1.集体焦虑
今天豪华同学一回来就跟我说:“喵,我好焦虑啊!好没安全感,我都不知道自己的核心技能是什么……”
“我也是啊……”
这是真的。
金融的东西自己还处于啥都不懂的状态,文案方面呢,还是个半吊子,怎么可能不焦虑呢?豪华同学怀疑自己这条路是不是走错了,我是已经连怀疑的勇气都没有了。
几天前,妹妹的好朋友来上海实习,微信说想向我借点经验。我的建议当然是,如果没有什么特别想做的事情,就进金融圈。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金融行业的薪水就是要比其他行业高。如果实习期能够留下来最好了,即使留不下来也已经有了相关经验,之后也比较容易找工作。如果实习期做的不是相关工作,后期要进入的话,花的陈本会比较高。
我的老板说,她曾经带过一个实习生,一年之内拿到了年薪60万,这对别的行业来说,可能已经是天花板了吧,但在金融行业只是起薪而已。
末了,还对她说,这个世界本来就是参差不齐的,早日认识到这一点,就可以早日从“努力和勤奋”的陷阱中走出来。
现在回想起来,真是想要找个地洞钻进去,我自己都还整天焦虑呢,这就给别人传授起经验来了。不过从上面这段可以看出,我已经从一个坚信“一分耕耘一份收获”的人一头扎进了投机主义者的怀抱。
甚至,曾言之凿凿的说过:对努力过于迷信,实际是一种自我蒙蔽,大家只是想以一种简单的方式来忽视这个世界的复杂性,这跟捂住自己的耳朵就以为别人也听不见有什么区别?
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固然重要,但是时代的浪潮扑打过来的时候,每个人的命运都是小如蝼蚁。
认清这个世界的游戏规则,有些弯路是可以不必走的。
听起来无比正确,简直义正言辞、大言不惭了……
可怕的是,现在居然觉得这个怀抱若即若离,不太能确信它能给我安全感,不然怎么会感到焦虑呢?
2.现在越来越不相信鸡汤了。
记得有段时间,工作很不顺利,于是跟顺子同学抱怨,感觉自己走了很多弯路,他用他老师说过的一句话来安慰我:那些失败的经历就像吃过的维生素,吃的时候感觉没啥用,或许还不好吃,但它会慢慢地在你的体内积累,提供营养物质。
本来,我是应该长舒一口气,然后恍然大悟地对他说,你说的对啊!可我歪着脑袋质疑道:那些失败的经历为什么是维生素而不是白开水或者辣条呢?
顺子同学一时语赛。
你看,鸡汤总是经不起质疑的,对吧?
我一直觉得,我们相信什么,就会看见什么,然后努力地去证明自己所相信的东西,豪华同学说,这个不就是传播学中的“拟态环境”理论吗?
是说,我们所处的环境其实是传播媒介通过信息筛选、加工、重新结构化以后,提供给我们的信息环境,并不是真实的客观环境,而媒介都有自己的倾向性,所以,媒介已经在我们的认知层面上决定了我们所相信的东西,因而你只能看到它想让你看到的东西……
鸡汤最害人的地方,也是如此,它给我们制造了一个虚假的世界,然后大家还以为那是真的……
可是,人是理性的!
人是理性的吗?
你说,一个二线城市会比一个偏远小山村文明吗?那是当然!
可我清楚地记得,大一春节期间,我去亲戚家拜年,要走过一段很空旷的路,我一边走一边等车,路上的飞车党们嗷嗷而过,可我的内心只有一点点的害怕。
另一次也在大一时,入学没多久,有一次去杭州玩,回到宁波时,已经半夜12点,当时走在大街上,内心的恐惧到现在我都还隐约记得。
如果城市要比山村文明,那为什么我会在偏远小山村空旷的马路上,面对飞车党,内心安定,而在一个文明城市的大街上却害怕不已?
还不是因为觉得自己对小山村是熟悉的,所以内心更安全,对文明城市是陌生的,所以更恐惧!
可是,难道就因为自己的内心感觉,在偏远山村发生危险的概率就会比在城市小吗?
你看,很多时候,内心情绪会盖过理性判断,人并不是时刻理性的嘛。
3.事实是残忍的
不久前,是我妹妹的生日,她那天刚刚高考完,我和老二在她空间互相留言。其实我俩情绪颇为复杂,她越来越独立,从一个只会哭鼻子的小婴儿,到现在面对各种选择或者难题时表现出来的杀伐果断,让人既惊讶又欣喜。
但我们也知道,随着她逐渐长大、独立,我们会在各自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我们之间那种相互陪伴、一起成长的缘分也会戛然而止,她会向朋友倾诉最近的恋情,分享各种开心,吐槽各种不开心,但她不会找我,当然我也不会找她,我们曾经是最亲近的人,但注定会成为最熟悉的陌生人,想想都觉得太残忍,可这又是事实……(没有兄弟姐妹的人大概不会懂)
活到我这个年纪,已经开始感觉到了人生的各种撕裂了,比如感觉自己还能做些什么,但是又不能不承认,好像已经注定平庸的一生;比如,我想谈一场坐自行车后座的那种恋爱,可是你有找到一家共享单车是有后座的吗?根本没有!这太不科学了;再比如,越来越觉得我那月薪六万的梦想恐怕是要实现不了了,是不是该到了改网名的时候了?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住在隔壁的96年的小伙子跟我说,你好萌啊!这大概是我今年听过最好听的话了,93年的阿姨不禁老脸一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