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时间以来在给孩子们放古典诗词听。
由于年代的关系,《孔雀东南飞》放在很前面。反复听下来,孩子都背得出来了。
不经意地随孩子们听,越听心里越有疑问:这古代的爱情经典,怎么从字句里很少能听出爱的成分?特别是那女主的爱的成分?
就更别谈爱的深度了。这不是一首很好的颂扬爱情的诗篇。
爱得悲怆,以死明志,是不是应该经过反抗、抗争、争取,即使你再屈就、再忍受也没有一个在一起的可能的时候,实在是走投无路的时候,两个相爱的人,就把幻想当现实,就这么把眼一闭,把凡尘一抛,一了百了,怀着死后可以不分离,可以永远在一起的愿望去赴死呢。
爱的能量源,基本的就是生发希望、爱屋及乌、甘苦与共、心向美好。俩个真心相爱的人,自然有冲破一切困难,只要能够在一起,就是最美好的事情的能量。
两个相爱的人,面对一些不如意的时候,还有什么不可以沟通、忍让、解决的呢?
可从头到尾,我没有看出女主人有丝毫解决问题的意愿。
按常理,一对小夫妻,也不用说是多么的情深意切那样子的,分离了一段时间的话,见了面理所当然的会有胜新婚的欢愉,自然就抛却了曾经的怨忧,因爱而看到生活的希望,暂且忘却生活的困顿疾苦吧。
可是女主的丈夫面对久别的妻子,劈头盖脸承受的是无尽的抱怨,是极其不可思议的请辞:“我空有有那么多本领,来你家就白天黑夜地织布,婆婆还不满意。我达不到她的要求,你把我送回家去吧。” 这一进家门,面对的就是妇人没有任何回旋余地的“请归”,就是闹离婚啊。
这不用谈什么恩爱,就是平常的柴米油盐的一对夫妻,就别相聚,妻子也不会这样无情无义地说咱们离了吧?
婆婆决意休了这个媳妇。儿子却很决绝地表示,你休了她把,那我绝对不会再娶了。
后面的告别,按当时的情形,极少再有见面的机会了,是一定程度的生离死别了。相爱的两个人做这样的分别,会有很多的情绪,会沉浸在深重的悲伤里,是有说不尽的话诉不完的心事把?
可诗歌的主角怎么回事呢?再也不能相见的这两个人是怎样告别的呢?
妇人细数了她的嫁妆,更是精心打扮自后己,穿个裙子都要更换四五遍。这,这简直是违背常理呀!说的可是两个相亲相爱、以死捍卫爱情的人的长别离啊,这是双双旅游去吗?还有心情梳妆打扮吗?真是匪夷所思。
相约各不嫁娶,妇人回到娘家。
在兄长要她嫁人的时候,妇人也没有想法子拖延,没有任何抵抗,而是说兄长做主就好了。
难道那个时代的女子不能有一点自己的思想吗?一点都不为自己的爱情承诺做出努力,一味的退让、屈服,不计后果吗。
如果出门没有遇见骑马而来的前丈夫,没有丈夫拿话来相激,可能会是另一种结局吧。
毕竟整个东汉时代的婚姻还是比较宽松的,女子再嫁也很寻常。
在没有任何衬托、伏笔的情况下,只凭着“黄泉下相见”一句突兀的话,就各自投湖、上吊,惨烈地让人发恨:早干什么去了?不争取、不吭声,就死了算了?
这种自私的了结难道比沟通、争取、反抗容易吗?
那个婆婆再怎么样,知道不接回媳妇儿子就没命,难道不会让步吗?
那个兄长知道妹子再嫁的结果是以死抗争,他不会重新考量这个婚事吗?
总之,这首白描手法的汉乐府,过于平铺,心理描写不够。体会不到男女主人公的震撼深情,死得太突兀,缺乏情节和美感。
反复听,听多了,不由得很恨这两个自私的人。特别对于是独子的男方,没有担当,没有立场,对妇人、对生死都是;这个妇人,从她的对家庭的不满、对离别的淡漠,久别重逢见面就抱怨,丝毫看不出有什么情意。
死就是为了报复婆婆、母亲吗?那个孤苦老太太自然是后悔莫及的吧。
二十出头的年纪,过分的偏激就演化成一出悲剧。
哀其不幸、恨其不争;扼腕慨叹,痛哉呜呼!
P.S.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