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影片结束的时候,全场的观众都没有动,字幕滚了半分钟后,大家才陆陆续续的起身离开,大家都很安静,一直到走出放映厅,才有人开始说话,而我只是长长的嘘出了一口气。看了这么多年电影,从来没有一部战争片能对观众产生这样的影响,诺兰做到了。
逃亡的陆军、被征用船只的平民、喷火战斗机飞行员。影片一开始,诺兰就把这代表了陆海空三种视角的角色摆到了我们面前,分别冠以一周、一天和一小时的标题,至于标题是什么意思,自己去猜。在前十几分钟里,根本就看不出克里斯托弗诺兰的个人风格,给人的感觉就像是近年来流行的“大战争小人物”那种战争片风格的又一次复制。
然而随着剧情的推进,才让人警觉,前面标题的意义。逃亡陆军的一周、被征用船只平民的一天、喷火战斗机飞行员的一小时,三个视角三条时间线,却像一个螺旋一样,同时进行而又不断交叉,运用悬念和时间差来讲故事,可以说是十分的克里斯托弗诺兰了。
在以往的战争片中,基本上都是从两个角度去表现战争,要么是通过大人物们的运筹帷幄去表现战争的宏大,要么是通过小人物们在战争中的精神洗礼去表现战争的残酷,《敦刻尔克》却跳出了固有的模式,让我们既跳出了战场,又身在其中。因为从三种视角去表现战争,所以我们能够立体而宏观的去观察这一著名历史事件,而这一切又是通过几个小人物的角度去表现的,所以我们又能观察到战争对个体的影响。克里斯托弗诺兰敢于用悬疑片的手法去表现战争,这十分大胆,也相当成功。
在影片一开始,我们看到的就是几名游荡逃亡的英军士兵。他们是谁?属于哪个部队?为什么跟大部队走散了?我们什么也不知道,紧接着枪声响起,他们相继死去,只剩下主角仓皇逃命。这个开头十分粗暴而有震撼力,一下子就压迫的人呼吸急促心里紧张。而随后,这种紧张感并没有消失,伴随着汉斯季默大神的配乐和诺兰精巧的叙事结构,还有那该死的从没停止的秒表的声音,让人在看这部电影的时候精神高度紧张,情不自禁的想要继续看下去。
《敦刻尔克》开始的突兀,结束的也更突然。一般的战争电影顶多到最后丘吉尔的演讲词那里给一个升华就结束了,但这部电影的结尾却停在了逃回家乡的那个英国士兵茫然无措的脸上。他会重新回到战场吗?那对父子会继续回去救人吗?汤老湿扮演的飞行员在德军战俘营里过得怎么样?诺兰不会告诉我们答案,甚至连战争片惯用的历史介绍字幕也没给,就这么戛然而止。
整部电影下来,给我的最大感受就是绝望。战争,作为人类之间解决矛盾的最暴力手段,它的样子不应该是视死如归般的壮怀激烈,也不应该是插科打诨般的轻松诙谐,它就应该是绝望,让人难以呼吸的绝望。片中带着死神呼啸的斯图卡轰炸机的俯冲、海面上仅露出一角的沉船、在搁浅船上逼人下船的士兵们、几次三番陷入生死边缘的主角等等,片中的每一分每一秒都透露着绝望。这才是战争对每一个普通人的影响,它只告诉你一件事,家就在你目力所及的地方,但你却可能永远也回不去,这,就是绝望。
有人说这部电影太肤浅,没有反思没有升华,但我认为这才是表现战争最好的一种手法。大部分战争电影总是喜欢在结尾升华一下,要么告诉观众这场战争很伟大很艰苦卓绝你们一定要好好珍惜呀,要么告诉观众你看看普通人在战争中过得多苦多难受多不容易。但《敦刻尔克》并不想教育观众任何事情,它仅仅是把发生的事情展现给你看,告诉你因为战争,这些人想回家是多么的难,他们的经历是多么的绝望。然后一个戛然而止的句号,留下空白给观众自己思考。
没有任何一场战争是伟大的,war never changes,人类历史上的每一场战争都是源自于人类的贪欲,谁也不比谁高尚。所以在这部电影中诺兰并没有将敦刻尔克大撤退描写的多么慷慨激昂、多么艰苦卓绝,而在这部电影中诺兰还把英国人在二战中的那些毛病数了个遍。这场行动伟大吗?并不伟大,因为我们看到的是几十万人不择手段的想要逃离虎口回到家乡,而这种“反伟大”的手法却也衬托出了另一种伟大,那就是大战争环境下的个体为了拯救更多其他人的生命所作出的伟大壮举。那个老船主可能根本无法与一个二战中杀敌无数的战争英雄相提并论,但他却要比那些“战斗英雄”要伟大的多,因为他把无数个年轻的生命带回了家,给了他们希望。
让人们看到战争中的绝望,这比说一万遍“我们要珍惜和平”都要管用,如果每一个人都能意识到战争所带来的没有荣耀没有辉煌而只有绝望的话,那那些天天喊着打打杀杀的人会少很多。
你热爱战争的唯一原因是没参加过战争,没有感受过分别离别和永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