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高考季,再过一个月,各大媒体、网站又要开始新一轮的炒作,“我校考生xxx,以总分xxx分的成绩摘得全省文科状元”、“xxx省理科状元xxx分”,诸如此类新闻层出不穷。但同时,还有另一类新闻也时常出现在我们眼前。诸如:“高考状元职业发展低于社会预期”、“大部分高考状元大学毕业后都销声匿迹”等等。
与高考状元的火热炒作相比,其后期发展的能见度确实偏低,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来看《思考力—潮爆东京大学的思维公开课》这本书。
高中阶段,我们衡量优秀的标准就是做题,谁考的分数高,谁就优秀,考高分需要的是在有限时间内高效率解决具有标准答案试题的能力,即我们说的实现力。而大学、研究生、工作则完全不同,尤其是工作之后,社会千变万化、飞速发展,仅仅拥有高实现力难以适应社会发展。“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现代社会,在高实现力之外,我们更需要的是不断创新的能力,即思考力与创造力。
我们来看何为思考力、创造力。
思考力:透过现象看到问题本质的能力。
创造力:用个人独特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俗来说,思考力即发现问题的能力,创造力即解决问题的能力。
那么,我们该如何培养思考力与创造力呢?
在工作的时候,突然对同事提出来的企划案或新点子感到无法理解;这份材料看起来似乎很好了,但总感觉有些不足,可又说不上来;突然有了灵感,可是就是说不清楚……这样的情况我们时常遇到,对于这一闪而过的念头,我们该怎么办?是不了了之、就此作罢?还是抓住不放、深入思考?
这类思考大多时候像碎片一样,一闪而过,一不注意就从指间溜走,像断了线的风筝,渐渐飘远。但创意、新点子、想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往往包含在这一闪而过的念头中。因此,对于这些念头,我们选择的不是前者,而是后者——抓住不放、深入思考。
我们既然选择了深入思考,可又该如何思考呢?对话交流是一个很好的选择,通过他人提问和自我询问,不断地探索,直至破解茫然的状态,明确自己不明白之处,发现问题所在。
——培养思考力,即培养透过现象看到问题本质的能力,其核心就是培养发现问题的能力,即从茫然的“搞不明白”的状态,过渡到“已经理解了问题所在,只是还没有找到答案”的状态。
我们明白了问题所在,又该如何解决问题呢?
对于如何解决问题,书中提供了一个解决问题的模型,简单有效,适用于解决大部分问题。
该模型总共分四步:1.明确问题;2.归类;3.分解要素;4.逐个击破
我们以如何备考A大学研究生为例:
【问题的设定】备考A大学研究生
【归类】按照考试科目分:
1.笔试:专业、英语、政治
2.面试:一面、二面
【分解要素】1.笔试:
1.1专业:专业课会考哪几门、重点考察哪些内容呢?......
1.2英语:英语主要在哪些类型题目上有侧重?是语法、听力、还是其他......
1.3政治:政治会考哪些热点、政治理论呢?......
2.面试:面试会问哪些问题?面试出题类型是?面试在理论能力、表达能力、专业能力上分别有什么要求?......
【各个击破】每一项按要求逐个击破就可以啦!
将问题通过归类、分解后再逐个击破,是不是显得不那么难了呢?
通过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升我们创造力。
我们回到文章开头,为什么高考状元的发展往往有限?我想答案已经十分明朗了。实现力、思考力、创造力,不同阶段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我们都不是高考状元,难道不要更加注重思考力、创造力的培养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