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亲妈打电话的时候,又是温馨的开头,愤懑的结尾。一言不合,大杀四方,每次总是生生的忍住摔手机的冲动。
她总是在说我嫌她啰嗦,而她不知道的是,我烦的是她根本不知道“都是为你好”后面的那句“你这么不听话,我以后再也不会管你了,跟我没任何关系。”
她就不知道,这句话给自己孩子会带来多大的伤害吗?
事实上,我妈虽然爱我,但她也同样有着一些个中国传统家长的传统“习俗”,其实说这些“习俗”是恶习也不为过。
这些他们从小就会在我们耳边不停的说,不停的强化“都是为你好”的中心思想。而现在看来,如果你和你父母的三观不在一个平面上,那就意味着独立人格渐趋完善的你,会和他们产生越来越多的矛盾。
当然,也不是恶性循环。当我们走上社会,开始体会到生活不易,工作感情方面的压力时,也会促使我们和他们之间关系的缓和。
譬如我大学毕业前,每次回去基本不落家,除了中饭晚饭露个面,其他时间都不知所踪。小初高的时候是借着学习,躲着他们,到大学了,基本就是跟朋友在外面浪,或者去网吧打一天的游戏。
而现在,每个月背着房贷和信用卡,车子和其他衣食住行的固定开支,本就不高的工资越发捉襟见肘。深深体会到了生活不易,也越来越能体会到父母不易。
但今天绝对不是煲鸡汤,只是突然发现各自小时候,那些被父母念得耳朵生茧而现在看来却毫无道理的唠叨,惊人的相似。
一、你是我生的,为什么不能看你的日记/笔记/信/信息?
前半句简直就是架起了道德高地的机关枪,在他们说完这句话之后,往往会夹杂着忆苦思甜,或者是自己父母对待自己的童年。
真的,小孩子对隐私的看重就像成年人上厕所要关门一样,对待隐私要特别关注并不是从别处得来的知识,而是一个人身为人来天生所具备的观念。
另一方面,这些信息都记录着自己的心理活动,或是做了一次坏事之后的自责,或是对两性朦胧的认识,还有更多是校园生活细碎记录,这些属于自己所独有的东西,虽然没什么大不了,却对我们来说极为重要。
其实我一直都不太认同,父母生养了我们,我们就对他来说不能存在任何秘密。这些秘密对他们来说,可能无所谓,但对我们来说,那是我们想独自享受的一个回忆。
十分重要,重要到我可以容忍你管理我历年的压岁钱,但却万不能拆我日记本的锁,去偷窥我内心保留的那一份秘密。
二、我这是为你好啊!
为什么只要是你绝对是对我好,我就应该无论好坏全盘接受呢?臣妾做不到啊!
从小我们就被灌输,要听爸爸妈妈的话。可这么多年来,似乎闯出成就或是依然苟且着的人,与“听不听话”、“乖不乖”并没有什么直接联系。
退一万步来讲,对我好所以就必须按你说的亦步亦趋吗?2011年“狼爸”萧百佑第三个女儿考上了北大如今却籍籍无名;又过了两年,江西某效仿萧百佑的“狼爸”失手打死了自己11岁的儿子。
例子很极端,但绝对能说明一个事实:但凡建立在家长意愿上的行为准则,成功的只是家长的梦想,失败的就是挽不回的悔恨。
为我们好,但我们能分辨得出哪些能提升我们,哪些是我们怎么学都学不会的。老师总在教育我们,要充分发挥主管能动性,但“充分发挥”的前提,却是对自我能力的认知与探索。
多少孩子“听爸妈的话”报了一个自己不喜的专业,却在临毕业时想通了,后悔了;多少孩子变成了父母口中的乖乖仔,丧失了自我独立思考能力;更多的是那些参加工作许久了的人,在重大人生转折上,才恍然大悟,原来,我应该要这样做。
套用萧百佑的一句话:我们之间是讲民主的,但我是主,你是民,你必须无条件服从我。——这得有多种的控制欲才能说出的话。
三、少看电脑/电视,眼睛会瞎
这个论调还能扩展为:看一天书、写一天作业、听一天英语都没事,而看几分钟的电视、玩几分钟的电脑、听一两首歌就没问题,耳聪目明,精力旺盛。
记得我小时候喜欢看闲书,央着我妈给买了几本小说,说是老师指定的。
诸如被我当黄色小说的王小波、村上春树,反正店员夸奖她儿子有品位,自然她也就没有深究为什么我只翻那几页。
但是一旦超出她能理解的范围,比如痞子蔡、江南、天下霸唱这样的网络作者,她就会发飙。虽不至于泼妇骂街,但如果加上脏字儿,估计也就差不多了。
而我那时候只被允许看几类电视,科普类的如《走近科学》,综艺类的如《开心辞典》。一不小心多看了几分钟电视剧,就要被骂,看一上午中央九套的英文栏目却相安无事。
说起来,这已经算是一个玄学的问题了。
四、要多和成绩好的孩子玩儿,跟那些调皮的人玩会带坏你的
其实说这句话有道理吗,还挺有道理的,但再认真想想呢,似乎又不是这么一会儿事儿。
小学初中经常有这么一群人,明明是班上最调皮的,却也是成绩最好的。在没有成年人的视野里,他们的坏点子总是比那些小流氓很多。
而更让我想不通的是,他们的爹妈也是这样对他们说的,那按照我们爸妈的理论,他们是不是也应该只跟成绩好的孩子玩儿,我们这些成绩一般的孩子会把他们带坏。
但现在看来,和好孩子一起玩并不见得就能使成绩飞速前进,和学习差的孩子玩也不一定会沾染上什么不良习俗。而且,大家都明白一个道理:你的朋友圈构成,是由你自己来决定的。
一个在山脚喊着“山真高”的人,是永远都不会和山顶上感叹着“远方真美”的人成为朋友的。
END
还有其他诸如“都是一个老师教的,你看看隔壁的______”、“等你上了大学就好了”、“我吃过的米比你吃过的盐还多”,不胜枚举。
其实中国家庭教育细说起来,三天三夜都讲不完,但大多数家长都很难有耐心去倾听孩子的诉求,去了解孩子为什么不听话。
我老家隔壁就有这么一家,明明对自己养的狗千依百顺,却偏偏不愿意和孩子进行更多平等的沟通。对他们来说,小孩子什么都不懂,只要按照他们设定的既定程序走就好了。
但他们绝对不会想到,他们设计好的“硬件”,在不断升级的“软件”即孩子面前,也需要不断的同步升级。特别是在这个变化越来越快的社会,有些固定的社会认知和工作方式,早已被埋进黄土堆里。
还有一部分让孩子学这个,学那个,美其名曰: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然而他们从来没想过,真正的起跑线,却是家长自己。
有个讽刺笑话讲:聪明的鸟随便飞,有梦想的笨鸟先飞,知足常乐的笨鸟不飞,有梦想又不想飞的笨鸟就下个蛋,指着蛋说:你给我飞!可笑至斯,哀默大焉。
但是话又说回来,和父母的沟通方式也很重要。虽然中国家长对教育方面的学习,还任重道远,但一个有技巧的沟通方式,会帮助我们更好的在父母面前表达我们的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