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陪女儿看动画电影《疯狂原始人》,
其中有个细节引起了我的注意:
父亲为了让大家认可自己是个有主意的人,
拼命地做出各种搞怪的事情,
却没有一样是切实可用的;
直到最后,
他钻到一个硕大的骨架里,
利用火驱赶起一群大鸟,让它们带着自己和一些动物飞跃山谷,逃离险境,
并最终和家人团聚;
这时候才算是真真的出现了灵感大爆发。
那灵感到底是一种啥东西来?
在五四运动之前咱中国是没有“灵感”这个词的,
它出自英语“inspiration”,指一种灵气;
中国的大儒们就给取了这么一个高大上的名字——“灵感”。
要说之前这个词倒也不是完全没有出现过,
《西游记》里就有。
“我的儿,你真个有些灵感,怎么就晓得我是半路出家的?”,
不过这指的是感觉敏锐而已。
我们现在所说的“灵感”,事实上是一种灵光乍现;
突然就想到一种方法,
然后完美地解决一系列棘手的问题;
或者在创作作品的时候,
突然脑袋里就蹦出要写的东西。
比如大家耳熟能详的科学家凯库勒做了个梦,
梦到蛇咬住了自己的尾巴,
然后就发现了化学中的“苯”元素。
又据说,
美国的科学家发明出一种“仿生粒子”,
是一种无机半导体和有机蛋白质的混合体。
这玩意就是受到了“魔鬼终结者”的启发。
说到我们的写作,
很多人貌似没有灵感就无法成文;
想写点啥,得先等着灵感过来光顾一下才行。
大作家史蒂芬·金还真就遇到了这样的好运气。
人家去了一趟女澡堂,就写出了《魔女嘉莉》。
卖了40万美元哦。
生活境遇瞬间就扶摇直上了好吧?
但在他那本著名的《写作这回事》中,
我们也同样知道,
在这一次灵感来袭之前,他的退稿信塞了整整一屋子。
没有之前长时间的积累,灵感来了你怕是也看不见……
其实,很多时候,灵感就是来自于我们的阅读和对日常的观察,
它很可能就隐身在我们每天遇到的一些极小的事件里,和你躲猫猫呢。
而要找到它,不好意思,
先去静下心来学点什么吧。
一专业多涉猎相对应该算是比较靠谱的做法。
对自己的专业往死里去研究,
深入深入再深入。
好处嘛,
将来可能就会有很多孔方兄来找你聊天喝茶。
多涉猎就是不管什么领域,
自己但凡感兴趣的,或者在写东西的时候用得着的,
也去做一些较为细致的学习,
这样日后做个演讲搞个聚会啥的,
至少就可以因为自己的博闻强识跳出来装一装;
写作的时候,
也就有了旁征博引的资本了。
如果上面这些都没做过,
又在抱怨自己没有灵感,
那有衡问一句:
你的时间都去哪儿了呢?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有衡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