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关于死亡的三个问题
前几天突然染上病毒性感冒,几天时间浑身上下不舒服。特别难受的时候,躺在床上,我突然想到几个问题:
1、如果自己突然离世,最放心不下的是谁?
2、如果自己突然死亡,最难受的会是谁?
3、如果自己生命还有一天的时间,应该去做点什么事呢?
越想,越觉得自己浪费的时间太多,留给亲人的时间太少。更为难受的是,基本没有留给亲人们什么保障。
向死而生,也许就是这样:当感受到生命尽头越来越近,一个人就会放下无谓的追逐,去完成人生真正的使命。
02 不要误解了李开复的死亡学分
正好这两天读一篇文章《有一种生活,叫向死而生》。里面谈到身患癌症的李开复,以及他的一本书《向死而生,我修的死亡学分》。在遭受癌症折磨过程中,李开复修的7个死亡学分是什么呢?李开复的答案:
1.健康无价;
2.一切事物都有它的理由;
3.珍惜缘分、学会感恩和爱;
4.学会如何生活,活在当下;
5.避免名利的诱惑;
6.人人平等,善待每一个人;
7.我们的人生到底是为什么?
为什么李开复的死亡学分没有财富、没有名利?我们财务自由追求,个人品牌的塑造难道又走偏了?其实这是一个误解。
李开复其时,已经历经微软、谷歌高管职务,专心打造他的创新梦工场,财务自由早已实现,个人名气早已如日中天。他还要财富有什么意义?他还去用健康换名声有多大价值?
如果没有财务自由,李开复的死亡学分至少应该多修2-3分,内容就是因为财富困境带给他的人生遗憾。
作为一个普通人,追求名利只是减少人生遗憾的一条最近的路径而已。
03 财务自由后,人生方可坦然向死而生
我一直相信,普通人、完成财富积累的人和实现财务自由的人,面对人生终点的感受是不一样的。
一般来说,普通人最大的遗憾,是没有给父母最好的、最直接的回报;没有给子女最好的教育,也没有留下什么给子女安全感的资产。而这些都是源于自身财务的困境,说到底,就是没钱。
而实现一定规模财富积累的人,往往最大的遗憾是,反思自己仍然一直投身于事业,没有给亲人更多时间的陪伴。事实上,一定规模的财富积累,并不一定真正解决了长期的财务困扰,不进则退的焦虑,仍然挥之不去。这个时候,最大的困扰,没有时间。
而真正实现财务自由的人,由于早已建立源源不断的财务管道,因而可以实现时间自由、精神自由。才有时间去做自己应该做的、愿意做的、喜欢做的事情。当生命的终点来临之际,才能坦然面对。
身无分文,高谈“淡泊名利”就是一个笑话。
责任在身,这才是我们仍然对财务自由孜孜以求最底层的原始动力。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