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家庭教育的养成已进入小学课堂。父母在家庭角色、亲子关系、教养行为的大社会背景下,一览无遗。对孩子的个体成长产生的作用及影响,更值得所有家长深思。
我是80后,一个平凡的妈妈。工科生,兼职心理咨询。生于中国式家庭,父严母慈,从小习得“自强自立”的家风,认同用科学方法论证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父母者,子女之人生标杆。这是我用来教导女儿和鞭策自己的准则。家长自身的言传身教、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决定孩子“去自我中心”在“社会化”过程中的导向及功用。
心理学中,印象形成有一种叫“晕轮效应”,俗称“光环效应”。指一个人的优点被光圈笼罩并放大扩散,掩盖了光圈后其它真实品质的现象。这是一种心理错觉,更是以偏概全的认知偏差。
女儿小十六8岁,正处于“去自我中心”的转折期。秋游前夕,我随口问了句会和谁作伴。十六一怔,“哇”地放声大哭:“我没朋友!”我有点惊讶,也有点反应不过来。入学大半年,眼前的她实与平日里古灵精怪、伶牙俐齿的形象不符,“没朋友”更让我匪夷所思。我蹲下身,帮她拭去眼泪,平静地听小十六说:前几天课间,因为没有回答出N同学(班里学习比较好的孩子)提问的24×196等于几,被拒绝加入女生组游戏,并让她以后都只能跟男生玩……临睡前十六问我,想要加入她们是不是必须比N同学的乘法更厉害……我不曾想过学前零基础会成为孩子间的笑柄,心里划过一丝担忧。我又讲了遍《龟兔赛跑》,问她更喜欢谁。第二天,十六轻快地回答道:“妈妈,我还是喜欢小乌龟。不要找老师好吗?我想自己解决。”
我承认孩子之间存在个体差异,智力的部分因素也确实来自遗传,但个体的气质、能力更大一部分仍归于孩子家庭成员间的言传身教,尤其是母亲的格局及品行。对十六来说,遭遇集体孤立具有杀伤力是事实,伤心难过也无法避免。但与此同时,更让她体会到了学习成绩好能改善同伴间的关系,失败与成功的价值是同等的道理。
作为母亲,在我的认知范畴里学习成绩非唯一论。很欣慰小十六学会了逆境中对是非得失的独立思考、判断,面对负能时有自身的立场及选择。孔老先生有句话:“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承受挫折、具有从失败中走出来重新开始的勇气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才是难能可贵的优秀品质。
“独立”和“亲密”两者并非矛盾。好的亲子关系是“心理亲密,生理独立”。“心理亲密”指的是情感上的链接,是一种牢固的安全感。这种情感链接绝对不是时刻和孩子腻在一起,而是把它砌成孩子愿意走向独立的基石。
我有个朋友,女儿和十六一般大,入学前是个公认的乖巧女孩。懂事、听话、自理能力强,幼儿园里很受小朋友欢迎,也是老师的左右手,妈妈没操过一丁点儿的心。可是成为小学生后,问题一个接一个。我这个朋友百思不得其解,说女儿不喜欢做作业,完成效率也不高,休息天老想着玩,从来不会主动拿起书本。也常问我,小十六是这样的吗?也这么抵触学习和写作业吗?其实,这是大部分孩子的常态,确实没办法跟一个七八岁的孩子谈主动性,父母只能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慢慢地从良性发展。我这个朋友平日常和女儿打闹成一片,是无间隙的“姐妹”,更是无话不谈的“朋友”,母女间零距离。可是当学习逐步成为孩子的主导活动后,小姑娘心理尚未跟上相适应的节拍,也无法从学习中得到和游戏一样的快乐,内心的抵触就转化为各种情绪、行为。还有研究表明:童年早期在原生父母一方未得到过健全的爱或关注;或是在单亲家庭背景中长大的孩子成年后,他们通常会心怀太多的遗憾和渴望,把自己童年中的缺失及创伤转化为“爱”加倍补偿于他们的下一代。殊不知,这种“爱”是一种心理剥夺,这种剥夺又被外在的无微不至的照顾和爱护所掩盖,父母自身经常忽略或无视这种剥夺。所以我对我朋友的唯一建议便是先把自己整理好,重新建立起与孩子间的关系,既为人母,角色就要符合生命循序、人伦身份。书中也否定了把亲子当作“朋友”,主张老祖宗“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家风,该拒绝的拒绝、该惩罚的惩罚,有规训、有磨砺,树立起父母应有的威性,做到“爱而有度,严而有格”。
追求优越感VS自我需求。当下的教育理念或为我不完全接受,引导孩子追求优越感,沿着有益和有成就的方向展开的观念确实没有错,父母的拳拳知心也可以理解,但教育并非万能。我否定东一榔头、西一捶子的“全才”式教育,更倾向于有目的、有系统地培养“术业有专攻”的专才。
我有个发小,他的儿子也和十六一般大,给孩子的第一个兴趣培养是围棋。开始的学习过程很顺利,孩子表现的兴趣度也很高,没多久朋友的儿子就拿到了棋院的考级证书。进入第二阶段后,难度和知识点加深,孩子在理论掌握上稍显吃紧,但在真人对弈中明显力不众心,终有一次在对弈练习中败阵,当场痛哭。朋友回家小心劝慰,让儿子练习人机对弈,先把理论活用起来。可是孩子像是“打了霜的茄子”,见棋盘掀桌子,朋友为了维护孩子自尊也只字不提。后来,孩子表示想学架子鼓,朋友义无反顾地继续陪伴。只一个月不到,孩子嫌打鼓太累,脚要踩双手要动没力气,还要记拍子,中途放弃了。
鉴于此,我不得不说现在的很多家长在孩子兴趣养成上要么是盲目跟风,以“缺什么补什么”的错误观念,打着鸡血似地花了钱花了精力,到最后发觉一样都没学精学深。要么是学的东西太多、负荷太重,想打造“十八般武艺”的全才,完全违背了学习认知循序渐进的原则。在书中提及的韦氏儿童智力就是语言能力和操作能力的结合,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体,两者缺一都无法维持孩子兴趣培养的积极性。因此,我建议我这个发小应该以身示教,引导孩子独立思考,所学所用积累于平时,用自己的文情才华营造学习氛围,造就良好的家庭文化环境,改善学习方法才为上策。
分享一段我个人向往的人生目标和生活态度:
“充分发挥功能”的人更能积极面对人生。我很欣赏心理学家罗杰斯对人性的乐观态度和“充分发挥功能”的观点。它是在马斯洛“需要层次”基础上的升华,主张重过程轻结果,态度决定走向。罗杰斯如此评价:对自己的经历持开放态度,试图迎接生活的每时每刻。这类人相信自己的感觉,只要觉得对的事情就会去做。他们对别人的需要不会“漠不关心”,也不会因为别人的异议而停止行动。不屈从于社会期待的角色要求,但并不意味着充分发挥功能的人桀骜不训。同样,他们也会走过大学、工作、结婚成家的传统道路,但这些选择符合他们自己的兴趣、价值观和需要。这类人比其他人更深刻而强烈地体验他们的情感,无论是积极还是消极。能接受并表达他们的愤怒,因为这种敏感性,这些人在生活中体验到的东西也更丰富多彩。
教育具有时代性,科学正在淘汰那些传统和陈腐的习惯。孩子的教育和成长不论是父母的保护抑或是老师的帮助,都是无关宏旨的,关键是孩子要得到正确的教育。我所指的教育不单是学科知识的传授,还有孩子人格的训练发展。我认为后者才是教育最重要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