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期15天的国培结束了,我踏上了回家的列车。这一刻,才能静静地理理头绪,将自己的所学所思所感慢慢沉淀。
整个培训过程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聆听专家讲座,为期八天,每天两个专题,内容为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有效的教学方法;第二部分为学校跟岗实践,为期五天,每天听课评课。这样密集而紧凑的学习让我仿佛重回了学生时代,刚开始的几天甚至有些不能适应,因为感觉自己还没有将昨天学到的知识完全消化,今天就又有新的知识在等待自己。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问题的缘由。我想,这也正是培训的目的和意义所在吧——反观学生,反思自己,从而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身为语文教师,当以文化人。有无穷的理论在教我们如何去做这件事。但所有的理论和理念离开了实践就如无源之水,发挥不出任何的作用。所以在学习任何知识之前,都要以实践作为终极目的,这样才不辜负任何的学习。
此次学习给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帮助我树立了一个坚定的信念,为我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一个信念——上好每一堂课。新课标颁布以来,课堂改革面临严峻的挑战。所有的语文老师都在受着多重的煎熬。如何打破自己固有的知识结构和教育理念?如何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人人都说语文老师要多看书,看什么书?怎样将所看与所教结合起来?……无数的困难和压力让大家迫不及待地开始改变自己,从先进改革者身上学来的模式大家也赶紧纳入自己的教学实践,甚至来不及咀嚼。大家似乎都急于改变自己,却无暇思考改变的效果。我想,古训“三思而后行”还是很有时代意义的。人人都说世上的事有两难,一难将别人的钱装进自己的口袋,二难讲知识装进别人的脑袋。可见,通过讲授让别人接受知识是很困难的事,这是自然规律。所以,上课的模式基本可以确定为——以学生学习活动为主,教师讲授为辅,课堂时间比例应为三比一,即学生活动占30分钟,教师讲授不能超过10分钟。只有这样,学生才有可能有所收获,或者说他学过的知识才有可能入心。否则老师讲授的知识点对学生来说只能算是印象,时间久了,就连印象都没有了,又怎么可能将所学转化为智慧和技能呢?所以,一堂好课的第一步——师生活动时间分配要合理。
接着,就是如何上好一堂课了。备课是每个老师每天都在做的事情,但好坏程度就另当别论了。这里又要说到时间问题了。备课的时间究竟应该花在哪些地方呢?是制作精美的课件还是做大量的习题然后筛选?我能会发现,如果把时间花在上面这两件事情上,你其实是没时间去认真研究文本的。也就是说,我们会错失一个站在学生角度体验文本的机会。我们在给学生教一篇文章之前,一定要自己先读文章,并且是在不借助任何参考资料的情况下去读,可以称之为“裸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大概知道学生会在哪里遇到问题。这样一来,你的设问也会变得相对容易。接下来,根据自己初读文本的疑问去查阅相关资料,初步确立教学目标。这个时候可以结合学情,并通过一些优秀课例来修正自己的教学目标。这时你要上的这节课已经基本有了架构了,下面就要开始第三步,使之有血肉,变得丰满。想让学生在课堂上活跃起来,除了要有老师的设问,还要有学生的交流。分小组讨论是常见的形式,但若流于表面就弊大于利了。所以小组长一定要起到整合的作用。不管是几人一小组,我认为每场活动的小组长都不应该固定,而要轮流。这样才能让每个人都有锻炼的机会。
第四步就是拓展阅读和作业布置的准备了。老师在备课时就要找与授课篇目类似或相关的文章,从中筛选出一到两篇推荐给学生阅读,以此作为家庭作业。如果课堂效率够高,也可以在课堂上完成对这些推荐篇目的学习与讨论。我觉得这不是不务正业,反而是增加学生阅读量的有效途径。
我们既然是语文老师,首先就要守好自己的本分——建立自己的“课堂霸权”,向三尺讲台要效率。高考语文状元并没有成为应试教育的牺牲品吧?语文功底好的孩子语文素养也都不低吧?所以作为语文老师,我们要探寻的就是这样的一条路:在应试的路上提高核心素养。每上一堂语文课,就等于是让自己的德行接受了一次文化的洗礼。坚持三年,进了高考考场,至少不会做不完语文试卷吧?选择题的准确率应该会有所提高吧?同理,高考作文也没那么容易跑题偏题,文本阅读题也不会无话可答。
备每一堂课如果都按照这样的步骤,我想,老师的提高也会很快的。对于语文老师来说,提高自身专业素养不一定非得熟读文史类或文学类书籍,看优秀课例和前沿杂志,找大师“陪练”也同样可以提升自己。所以,要想成为一个有效率的语文老师,当戒掉身上的“自卑”与“自大”,热爱生活,尊重语文,力求每堂课让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的开发。做好这些本分以后如果还有多余的时间,可以去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朗诵、演讲、书法……或是参加比赛,让自己变成一个立体的语文老师,给学生和孩子做一个鲜活的榜样。我想,这样的语文老师培养出来的学生一定不会差到哪儿去。
身在一线,无需好高骛远,既为人梯,就一步一个脚印,打造无悔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