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等待了几周后,终于可以带父母一起去看《抓娃娃》了。
电影名字本身就很抓眼球,是现实中的“抓娃娃”游戏?还是说要精准地把握娃娃的教育,后来看到一篇介绍,这是对“教育要从娃娃抓起”的演绎。在欢笑泪水间,这部片子生动地展开了……
没有想到,为了激励孩子努力考上清北,家里经过全方位打造变成了一个外表贫困实则高科技十足的状态,食材递过去,对面的炒菜送过来…孩子的肌肉、菌群情况一目了然——各条线的成绩都得到了最高首长沈腾扮演角色的肯定。
细想想,培养一个孩子需要一个团队的力量吗,电影中的确比较夸张,但现实中的确需要一整个团队,母亲给予无微不至地照料,父亲陪伴玩耍、体育运动,给予安全感和力量感,双方的长辈,则在各自擅长的领域中给予孩子以滋养,在各个阶段提前给到孩子适合的铺垫,是真正的陪伴成长而不是陪同成长。
故事中的小儿子在父母经历了把大儿子富养养残了之后,进入到了极度穷养模式,去捡瓶子来贴补家用(起因是想利用前七天可退的漏洞免费玩PAD,结果被父母发现,由团队里的人专门用开水烫了一轮、从而不被接受)。那种被同龄人戏弄的场景真的很令人心痛,虽然同样的场景发生在了父亲身上。
其实想问一句,复刻了场景的教育,一定会带来同一个结果吗?其中的伤痛如何来消解?我想起来自己从小经受的教育,以母亲的严厉教育为主,起因是爷爷跟她讲太宽松的环境会带来一些能力的缺失。于是能够记忆起来的是,不弹够七小时就不能下去玩,于是雪天里我只能看着漫天雪花、雪层渐厚、小朋友们开心雪仗而兴叹,当雪停了、雪堆变成了黑雪的时候我才下了楼,可是自己依然玩得很开心。只是多年后想起这一幕,非常想抱抱那个小女孩,你是可以去打雪仗的,只要你愿意。后来母亲和我专门讨论过这件事,其实我是可以下去玩的,如果可以的话,她情愿我不学琴,虽然弹钢琴是我当年“哭着喊着要的”,我想都会有一个过程吧,坐得住,有耐心,然而方式方法很重要。
看下来最大的一个体会是,父母以自己的意愿雕刻孩子,往往都会带来伤痛与难过的体验,正如最后阳光少年选择了体大,在赛跑的中途还捡起了瓶子,是不是也算一种伤害的反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