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看这本书封面粉嫩嫩、暖呼呼的,翻开一看全是成年人最难以启齿的伤痛。
这是一本讲抑郁症疗愈的书。
幸运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
《以为长大就会好了》,作者金惠男、朴钟锡都有医学背景,是韩国的精神分析科医生。
其中,朴钟锡自己就曾是一名抑郁症患者。
在抑郁面前,即是是拥有专业精神分析的医生也不能幸免。
在本书中,朴钟锡也将结合自己的亲生经历,告诉大家该如何抚慰我们那颗精疲力尽的心。
在朴钟锡的故事里,他讲到在他抑郁症最困难的时候,得到了一名多年不见的朋友帮助。
他说,“我真的很感谢世界上有那么一个人,把我当成’人’来看待。”
还有书中,作者作为一名医生,很诚恳地向一个患抑郁症的小孩道歉,为自己的专业知识没能给孩子带来安慰和帮助感到抱歉与羞愧。
这些真的很让人感动。
抑郁症患者只得内心得了重感冒的人类,他们正努力地在人群中生存,治愈之后依然是要重返社会中的,他们内心也渴望着普通人的认同,而不是被视为一个异类。
-
然而现实呢?
抑郁症很普遍,社会对于抑郁症的偏见也很普遍。
本书的作者是韩国人,书中也都是很多韩国青年的案例,就心理学的发展与普及来说,韩国在东亚地区还是具有代表性的。
书中开篇就提到,目前人们对精神类疾病存在的偏见也很普遍,将抑郁等症状归结为个性或意志的问题;对于精神医学存在的偏见也很普遍,认为“疯子”才去看精神科、吃了药会变傻等等。
错误的观念更加深了人们对于精神类疾病的恐惧。
这些偏见是确实存在的。
此外,其实还有另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就是随着心理学概念的普及,很多人也喜欢自己“对号入座”。
例如,做一个测试题,就开始自己“诊断”,觉得自己“抑郁”了,进一步深陷自我怀疑中,或是将“抑郁”作为拖延、逃避的手段……
这些其实也是不正确的认识、不健康的心理,需要及时调整。
-
抑郁,是一种正常的情绪反应,当我们遇到伤害时,都会产生这样的情绪。虽然有些痛苦,但时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消失的。
我们应该关注的,是更深层、更持续的抑郁症状。
本书中讲到了恐慌障碍、抑郁性人格、职业倦怠症候群、慢性疲劳症候群、说谎癖、强迫症、情绪控制、焦虑症、无力感、职场妈妈的苦衷、父母的欲望、成功后的抑郁……都是很常见的一些症状,感觉就在我们身边。
书中一一分析了这些症状的成因,也探究了症状疗愈的方向,并总结了健康告别心灵创伤的12个方法。
-
以为长大就好了,后来才发现成年人的世界没有容易两个字。
还能怎么办呢?
给所有的烦恼说拜拜,给所有的快乐说嗨嗨。
一起做一个情绪稳定的成年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