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加入青椒以来,我的思想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从诗意的物理课到创新的地理课;一路走来直到今天曾琦教授带给我们的《挑战惰性知识--布鲁纳与《教育过程》的启示》,让我收获满满,如同注入新鲜血液,使我沸腾!
其一:学习不是为了记忆知识细节会表演,而是为了掌握结构能迁移。
掌握知识的两种情况:一种是融会贯通的理解,另一种是鹦鹉学舌的表演。司机的对普朗克的演讲倒背如流,学的不分真假,可是当提问环节到来时,一个问题就把他打回原形了,表演终归是表演。
犹如复制粘贴的人生,用别人的碎片包装自己的生活,这种日子毫无意义可寻。在我们教学中也不乏有这种现象,死记硬背的掌握,和举一反三的理解。我在七年级讲“现在进行时”时,为了让孩子们好记,就为他们列了一些句式,如肯定句式:主语+be+v.ing。可是有个孩子做题时就把she ___(be watch)TV做成了she be watching TV.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就是不理解意思,不能把知识消化掉变成自己的内容,不会结构迁移!后来我单独为他又讲了一遍。
其二:知识的网络化。
细心的曾教授为我们分享了好几个例子。其中一个老师问谁能记得北美五大湖的名字?没人知道,有的则是说又还给地理老师了,还有的是知道其中一个。老师给我们打出答案,苏必利尔湖、密歇根湖、休伦湖、伊利湖和安大略湖,发现一分钟就可记住并不会忘记,因为她把五大洋的英文首字母提出来放一起变成了HOMES,联想它们是飘在大洋上的房子!瞬间难题变简单了!
记得我初中时我的英语老师帮我们记单词时就会给我们讲故事。如在学八月August时,老师说,“我们在坐车人多时会怎么样?”
“挤。”我们大声说。
“人多容易踩脚,我被别人踩到就会哎呦一声,”我们点头说是,老师在黑板上写“哎呦Au~挤哟gu+st”。我们大笑,但是我们都记得这个单词。而今我已上班十八年,可这个单词我从没忘记。以至于现在我还在用这种方法教孩子单词。
知识网络化的学习使我想到这几天我正在学习的思维导图,尝试着把它运用到教学中去。今天我在讲一篇英语短文时,我让他们把主人翁写下来,然后让他们围着主人翁这线索,分别写出文中讲到几件事情,小组合作讨论,再分享给大家!看着他们的积极参与,我也微微笑!
最后分享一下曾教授一句看似玩笑却富含哲理的一句话,她认为人生是一场马拉松,抢跑不一定第一个到达终点,站错了起跑线位置才可怕!因为那样会离自己的终点越来越远!让我们重新看一下自己站的是不是自己的起跑线,如不是,请寻回你自己;如是,请全力以赴!
虽然有时我的做法还不成熟,还不能够很好的把老师讲的知识转化吸收,并运用到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但是相信有那么多的名师为我指点迷津,我一定会越来越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