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在高中同学群里聊了几句,大家无比怀念小时候安静快乐的童年时光,小十字街和广场附近的小人书摊,2毛钱可以看一下午书,我想我读书最早的启蒙就是那些书摊吧!几乎看完过小时候所有可以看到的小人书,还是在当年那个闭塞的小县城,童话故事充满了整个回忆。
在家猴儿吧唧的我只有在书摊那里才能安静下来,为了对得起掏出去的一分分的钱每本小人书都要看上好几遍才放下,那个时候的暑假基本都是在书摊前度过,早上过去中午到点回家吃饭下午接着去,也不用担心被人贩子拐走,父母上着班似乎从来没有担心过什么,现在想想真是不能和过去比较,前段时间带着妞妞去海边踏浪,一路上多少担心和悉心照顾,妞妞倒是跑了一圈跑野了胆儿越来越肥,我回到家之后却累病了。累,真心累!这几天除了葛优躺就是睡觉了,好像要把前阵子欠的觉一起补回来一样。
怀旧是一种上了年纪的主题,太过于珍惜记忆中过去的美好而陷入空想中的一种寂寥落寞心情,衬托出来的是对现实的不满与不接纳。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接受了“顺应时代”的观点,也许是在与长者的对话之后,看到了自己内心的浮躁和愤懑,感受到那股压抑而又想崩发的暗流,是,来自于不接纳。也不想再去明白那个时刻别人为何给我如此忠告,心结这玩意儿还需要时间才能把它慢慢打开,不是一时的哭诉或压抑就可以解决掉的不是吗?但是无论如何我都得让自己学会“顺应”。
这种顺应不再是一种无声的反抗或者无奈的接受,而是懂得当下就是这样的境遇你该去积累能量突破困顿,而不是自怨自艾。过去再如烟花般绚烂它也已经成为过去,而当下的自己却不能背着过去的美丽和痛苦举步维艰。
人生会遇到很多困顿的境遇,也未必每一次都可以顺利突破,有些路兜兜转转很多年或许还没走出来,命运这玩意儿是一种自我诅咒的枷锁,信它便会被它所禁锢,人都说“命已注定”,其实影响自己的是长期以来形成的心智模式,没有突破那就是将过去的路走上一轮又一轮,直至你生命的年轮刻上深深的一样的痕迹。
生命还有很多不可思议的可能性不是吗?想突破命运的魔咒就要看你如何改变自己的心智模式了。举个小小的例子,有时候我们都会去抱怨身边有个怪怪的同事、神叨叨的领导、不解人意的老公或者不解父母苦心的熊孩纸……在悲观者的世界里充满了有问题的“别人”,因为他们不会向内看,不知道内心那个哭泣的小孩需要怎样成长起来面对这些问题,只能归责于环境、他人,长期这样的思维模式造就出一种“怨妇”心态,而久而往之周遭的人和事也就会顺着悲观者的心态发展了,彻底成为自己的命运,这就是心智模式的力量,而他们最应该懂的是:改变永远都要先从自身做起。
这些话,同样也是说给自己的,我们努力想做的就是不断和人性中的自私、懒惰做抗争,让自己离心目中那个美好的自己,再靠近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