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京东》中提到京东有一股使命必达的精神,正是有着这股精神,京东才从当年中关村的一个柜台成长为今日的大公司,那么,什么是使命必达呢?
石田淳先生被誉为日本行为科学管理领域的第一人,为600多家公司和上万名商务人士提供相关咨询服务。基于行为科学管理,石田淳先生在《使命必达》中介绍了如何建立百分之百实现公司目标的机制,他本人也是最好的目标践行者,从完全没有跑过马拉松,到参加撒哈拉沙漠超级马拉松等赛事并跑完全程。
在《使命必达》中,石田淳提到日本老年人增加、年轻人减少的人口现状,日本企业经营方式也会因此发生巨大改变。生产商品的是人、销售商品的是人、管理这些行为的还是人,但是人口减少、缺乏人才的问题会越来越严峻,因此对公司来说,开发人才就愈加重要。
二八法则适用于很多方面,这里同样如此,能干的员工只占所有员工的两成,其余八成中有六成具备中等水平,另外两成是低水平员工,也被称为二六二法则。石田淳指出,让现有员工成长为能干的人才是今后企业的目标。
能力通过行为体现,我们先来看看何谓行为,行为科学中有一条“MORS法则(具体性原则)”,对行为做了明确的定义:
M=Measured(可计量)
O=Observable(可观察)
R=Reliable(可信赖)
S=Specific(明确化)
得同时具备上述4项要素才能称为“行为”,举个例子,跑步减肥很模糊,而每周跑三次,每次五公里,每周末量体重就具体得多,更易实践。
那么,做不好的员工为什么做不好呢?原因有二,不知道方法,知道了方法但不知道怎样坚持。因此,《使命必达》的关键就是着眼于人的行为,建立起帮助员工学习方法并且坚持下去的机制。
2
先来说说传授方法,分三步。
明示步骤:怎样能够最近地接触到目标呢?石田淳在《使命必达:百分之百实现目标的行为科学管理法》提出了行为分解的概念,关键在于有序地施行,举个例子,把大象放进冰箱分三步就非常详细。
检查行为:能干的人为什么能干呢?因为他们都采取了能取得结果的有益行为,在行为科学里叫做精准行为。比如顶尖销售员在拜访顾客结束时,会与对方约定下次带什么什么东西,如果别的销售员也能通过这种行为提高业绩,那么就可以说这个行为是精准行为了。
石田淳指出关注行为必不可少,但是检查工作不应过分细化,仍需参照MORS法则,行为是否具体,精准行为是否参加。另一方面,要检查检查者自身,不要随自己任意的想法要求员工,标准化很重要。
反复练习:最后就是反复练习。不舒服的事接触的越多就越习惯,在心理学里被称为脱敏。久不运动的人突然去跑马拉松是天方夜谭,不如先一周步行两次,一次30分钟,接着是每30分钟跑10分钟,跑20分钟,然后跑一小时,逐渐延长跑步的时间和距离,制定子目标,循序渐进,再跑马拉松就不在话下了。
3
其次是如何坚持,围绕行为展开。
现在已是2018的尾声了,想想你的年初计划是否完成,为何没有坚持下来呢?我们来看看人们是如何坚持行为的,首先要有发起行为的条件,然后付诸行动,进而产生结果,人们会根据结果决定接下来的行为。
A=Antecedent(先决条件)——发起行为的契机、行为之前的环境
B=Behavior(行为)——行为、言论、举止
C=Consequence(结果)——行为导致的结果、行动之后的环境变化
这就是行为科学中的ABC模式,因为有发起行为的条件,进而付诸行动,根据取得的结果来决定接下来的行为。这个机制几乎指导了我们的全部行为,比如房间冷是先决条件,按下空调开关是行为,空调吹出冷气是结果,无法坚持是因为实施的行为没能带来理想结果。所以想要养成习惯,就需要让行为的结果带来益处。
对此,石田淳说应该关注三种行为,一是多多益善的行为,比如销售员拜访顾客的精准行为,二是多余行为,比如上班时间聊天,这两者都被称为目标行为,三是妨碍目标行为的对立行为。那么,如何管理目标行为,使之持续呢?关键是对行为给予支持(创造愿意工作的环境)、为行为赋予动机(使行为带来益处)、降低难度,也就是操纵各种环境,达到操纵行为的目的。
机制关乎个人发展,是公司的武器,石田淳在《使命必达:百分之百实现目标的行为科学管理法》讨论了如何制定机制,一在方法,二在坚持。先要进行具体的行为分解,明确哪个是精准行为,检查是否做到了并且不断练习。其次是依据ABC模式,良好的结果是坚持下去的动力。石田淳常说,“工作是行为的累积,每一名员工的行为的结果,就是公司百分之百实现目标”,想要实现目标,你得有使命必达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