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跟李维同班的日子不过一年多,高二上学期我们开始分文理班,我选了文科,李维选了理科。我们的教室相隔一个楼层,平日里见面的机会并不多。分班之后,我们的笔友关系也中断了,我将一起合写的笔记本送给了李维。
分班后不久我谈了男朋友。因为怕男友吃醋,我跟李维不敢有过度深入的交情。在高中生涯的后半段,我跟李维几乎没有联系。直到高三那年,李维学会上网,我们才在QQ上互加好友,偶尔聊聊天。我们还是以“晴哥”和“雪儿”相称,像是默契地延续我们的笔友关系。
高三毕业那年的暑假,有一天晚上李维在网上找我聊天。那天他可能喝了一点酒,思绪有点不受控制。他说他喜欢我很长时间了,他也感谢我在高一跟他成为笔友,我的这个决定很可能救了他一命。他说他在高中的前两年过得很压抑,很可能患上了抑郁症,但因为我的出现,让他感觉生活还有希望。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第二天我约李维回到老家小镇,我们坐在江边闲聊,我们都刻意回避着谈到感情问题。也许一觉醒来,李维已经后悔跟我说了太多。
斜阳向晚,江风轻送,我们沉默不语,静静感受着天地的宁静。我偷偷看了李维一眼,他的目光盯着远处粼粼波光,流露出轻快从容的笑意。
那一刻的李维像极我记忆中那个内敛的孩子,他的心思常常飞翔在乡村的天地间,从阳光、清风、雨露中听见诗颂和乐曲。似乎这些年过去,他只是外表和谈吐有所改变,那瘦削身体里面的灵魂依然纯真明亮。
“李维,我跟男朋友在几天前分手了。”我打破了沉默,“这次分手的结果挺糟糕的,大概我们之后都不能再当朋友了。”
李维惊愕地望着我,眼神几番闪烁,他的嘴唇轻轻动了几下,似乎想不出安慰我的话,只得又把嘴巴闭上。李维大概一辈子都是个孩子,对他来说也许情感关系算是一个过于复杂的问题,像他这样的人在感情中会很容易受伤吧。
“李维,我们来一个约定吧。以后不管怎样,我们都不要发展成情侣关系,要不然以后你失恋了就再也没有人安慰你了。”其时,我和李维甚至还算不上好朋友,也许我们之间更像是笔友。我不知道我们以后会不会走到那一步,但以当时的感觉来看,我们保持纯粹的关系也许能走得更长久。
李维望着江水静静地发呆。我能感受到他内心中的失落,大概一个幻梦还没有看清之前就过早地破灭。我不知道自己做得对不对,但我只觉得这样对大家都好。
良久,李维轻声问我:“以后如果你有了新的男朋友,我还可以偶尔找你出来聊天吗?”
“那当然可以。”
他轻轻吁出一口气,像是负担全无,竟然心满意足地笑了起来。一阵风猛地吹来,我们内心的郁结像蒲公英一样乘风而去,顿觉心情舒畅。
李维轻声唱着歌,我认出是张学友的《祝福》。我的记忆被猛地拉回小学六年级,有一段时间我喜欢这首歌,常常不自觉就轻哼。我记得有一次李维转过身认真地问我唱着什么歌。我把歌曲的名字告诉他,第二天还把磁带借给他。也许他就是从那个时候学会了这一首歌。
我又有一种错觉,我和李维从未分开过,三年的时光就是一场梦。此刻的我们还是小学生,放学之后相约一起来到江边静坐。我们小学旁边就有一条大江,以前孩子们在放学后常常在江边的凉亭中写作业,男生和女生各占一边。那时我偶尔抬头,会发现李维正匆匆把目光移去,不知道他之前是否在偷偷打量着我。
按照李维的说法,在五六年级的时候他就开始喜欢我。当时我感受到的炽热关注大概就是来自他深藏情意的目光。那时候的情感真美好,互相喜欢却又不敢表露心迹,情感在心底发酵,酝酿着醉人的芬芳。
此刻的阳光和晚风打开了一扇时空大门,我和李维都回到了几年前的夏日黄昏。只可惜啊,我们的心扉半遮半掩,少年的情意,少女的幻梦,被一河相隔,默默相望。
听着李维的歌声我突然流出眼泪,不知何故。我静静靠着他的肩膀相依而坐,轻闭着眼睛,任由晚风吹得脸上的泪痕一片清凉。
大概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喜欢静静靠着李维的肩膀坐着。他的心里有一团温暖的光,在往后的时光里一次又一次抚慰我受伤的心。比朋友深一点,比情人浅一点,我们长久处于这样微妙的关系中。
我和李维的大学在同一个城市,大学四年里我们不时见个面。有时我会叫他陪我去看演唱会,有时拉着他到某个咖啡馆喝着饮品坐上半天。在天气晴朗的秋季,我会让他带路,在他们美如诗画的校园里闲逛一整天。
在手机短信盛行的年月里,我偶尔收到李维发给我的短信,有时会告诉我他去哪里玩,有时告诉我他突然想到的一些有趣点子。偶尔心血来潮,他会在月夜登上宿舍的天台,一边喝着啤酒,一边深情歌唱。要是兴致到了,他会打电话给我,在电话里唱歌给我听。
他还是以我熟悉的样子过活,像一个古代的吟游诗人。对于后来他走上小说创作的路,我一点也不觉得奇怪。以李维的个性,我预感他早晚会走上这样的路,他需要一种艺术方式表达内心丰富的感受。
大学二年级,李维遇到暗恋的对象。他把暗恋对方的日常点滴当成故事写下来。我看过这篇作品,故事里面的女主角是一个长发飞扬的女生。这次写作上的尝试让李维感受到又一种新奇的体验,后来李维跟我说,除了爱情,那是他遇到过最美好的感觉。
李维开始对创作上瘾,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又抽空写了好几部短中篇。身为他的“红颜知己”,我看过一部分作品。他的作品风格像是高中随笔换了题材的延续,想象力丰富,也能传达出浪漫唯美的感受,只是文笔依然稚嫩。似乎李维的文笔像他的内心一样,固执地拒绝成长。
朋友曾戏笑我跟李维肯定是情定三生,要不然我们之间不会有这样紧密的缘分牵引。小学、高中、大学我们都共在一城,就连工作之后,我们兜兜转转又相遇在同一座城市。毕业之后,我跟大学时结识的男友分隔两地,感情慢慢变淡——似乎我逃不过毕业季分手的“诅咒”,高中和大学都这样。
李维在毕业之前已经找到一份在深圳当程序员的工作。父母为我找了一份安稳的工作,待遇不错,但过于安逸,也没有什么挑战和成长空间。这种一眼就可以看到老的生活并不适合我,内心深处我始终相信自己可以成就一番大事业,我需要一个更大的舞台。
毕业一年半后,我有点厌倦在老家的生活,经过大学同学的介绍,我到深圳找了一份图书编辑的工作。待工作稳定下来,我很自然地找李维相聚。当时李维正经历初入职场的第一次失恋,他追求的女同事跟他的顶头上司在一起。他深受打击,对人和人之间的信任,以及对爱情的忠贞产生了强烈的怀疑。
这样的结果印证了我当初的预想,李维的内心依旧像孩子一样,无法应对复杂的成人世界。那段时间他的情绪状态不太稳定,我担心他一个人呆着会想不开,于是每到了周末我都约李维出来玩。有时去看电影,有时去爬山,有时在商场里漫无目的地闲逛,我们之间从未如此接近。
深圳是一个快节奏的城市,我喜欢这个城市的氛围,它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而我就是一个披荆斩棘的战士。因为过人的头脑,还有极佳的人缘,我在新工作中如渔得水,事业上开展得很顺利。只不过,待繁忙紧张的工作停却下来,我会感到无来理的疲劳和失落,我感觉自己的生活失去了一点东西,但我说不清那是什么。
初春的一天,我百无聊赖地在办工室加班,某个时候听见一串笑声在不远处响起。同事黎春晓的男朋友来接她下班,送给她一大束鲜红的玫瑰花。这样的惊喜让她禁不住惊呼,在同事们的起哄中,她脸颊羞红,一脸幸福的甜笑。
那一刻我心里泛起强烈的失落,我突然明白到自己生活中缺少了什么。接着我发现一个让我震惊的事实,我竟然第一时间想到了李维,而不是我的大学男友。原来在不知不觉中,那个呆头呆脑的家伙已经爬到我心中最重要的位置。
我和大学男友一直没有说分手,似乎大家都不忍心把话说得太决绝,都期待着某一天我们的感情会突然死灰复燃。但其实我们只是不肯面对现实罢了,越是往后拖着,这样的一天越是不可能来临。那天我失眠了一夜,不断将李维和大学男友进行对比,我发现他们两人之间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不光如此,当我把高中男友跟李维对比,我发现他们之间同样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我终于明白,原来我一直没有放下当初的少年,我一直在兜兜转转寻找他的影子。
第二天我请了假,买了车票赶到前男友所在的小城。当我跟他面对面坐着相谈,我发现自己终于放下眼前的这个人,我们的感情早已终结。我们都坦然自己的情感,对方已经不能让自己心动,感谢过往一程的相伴。这一次见面并没有伤感,气氛轻松而愉快。我知道我们会彻底分开,在往后的日子里不再联系。
在分别的那一刻,我看见一个长相乖巧的姑娘走到他身边牵着他的手。看起来那是他的现任女友,那个姑娘远远地对我点头微笑,我也笑着还礼。我并不难过,更没有被暗中背叛的感觉,我真的能诚心祝福他们幸福快乐。我抬起头,看见漫天星光,也听见幸福在对我呼唤。
回来后,我约李维在红树林公园见面。那个黄昏像极了高三暑假的那个水汽弥漫的傍晚,一种似曾相识的情感在心底涌动。我们在斜阳余晖中深情拥吻。相恋两年后,我们结婚了。
《穿过沙漠便是天堂》 第48章
作者简介:一鸣,小说作者,写作教练,愿我能为你带来感动和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