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77 熊聪(Vivi)
今天读了《在森林里》, 这是一本黑白色调的图画书,在下午或者黄昏的时候,故事是“我”这个小男孩心中的世界,用第一人称的叙述视角娓娓道来:“我戴着一顶新帽子,拿着一只新号角,到森林里去散步。一只大狮子正在打盹,听到我的号角声,就醒来了。它梳好头发,跟在我后面;两个象宝宝在喷水,它们看见了我,穿上衣服,跟着我走了;两只大狗熊坐在树下玩,它们看见了我,带上花生、果酱和勺子,也尾随而来……我身后的队伍越来越大,我们来到一块空地野餐和游戏。捉迷藏时,轮到我找人了,睁开眼睛,所有的小动物都不见了,爸爸出现在我的面前。我该回家了!小动物们等着我,当我到森林里散步的时候……”。动物们一个个出场,带着一丝丝戏剧的色彩,流淌着一种静谧,读着这本图画书,如同随着小男孩儿一起漫步在月夜之中。
这部作品看似如此简单,没有鲜艳的色调,没有煽情的故事,为什么如此打动人。我从中感受一种与大自然对话的力量。又让我想到了松居直先生提到的一个词:“生命的节奏”。我特别去了解了一下这个绘本的作者和创造背景…..
此书作者玛丽·荷·艾斯(MarieHallEts),共出版了二十一本图画书,其中《在森林里》获凯迪克银奖,她被美国绘本界誉为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树立了绘本典范的作家之一。
艺术永远来源于生活,玛丽·霍尔·伊特斯出生在威斯康星州的一个有湖、有森林的小镇,她回忆说:“我孩提时代最快乐的记忆,就是在故乡度过的夏天了。小时候我喜欢一个人跑进幽暗的森林,一坐就是几个小时,一边倾听掠过树梢的风声,一边等待着森林里的动物出现。不只是带着小鹿的鹿、豪猪、獾、龟和青蛙,有时还会遇上熊、臭鼬鼠和毒蛇。”
提笔将这片封存在童年记忆里的森林画到纸上,这个图画书正式问世是在玛丽·霍尔·伊特斯接近五十岁的时候了,那个时候的她已经不是个爱幻想的小姑娘,而是一个体弱多病的妇人,她深爱的丈夫患上了不治之症,便和他静静地守候在芝加哥郊外的森林的家中,等待着死神的降临。对于她来说,那并不是一段可怕的时光,因为有一大片森林陪伴着他们。她日后深情地写道:“为了度过两个人在一起的有限的日子,我们达到了一个与肉体的死根本就无法破坏的大自然融为一体的境界,开心地眺望着来到森林里的动物和孩子们的身影。”在丈夫的弥留之际,她重拾画笔,断断续续地画起了《在森林里》,可还没有画完,丈夫就与世长辞了。随后她就离开了这片森林,带着画稿去了纽约,再也没有回来过。所以这本书,整个创造过程花了几十年的时间,从她的童年开始一直写到她的第二任丈夫离开人世。
读到这里,我的眼眶都湿润了,这是一本爱的记忆,森林像是一个永远守候在那里的家园。亦梦亦现实…
真正好的作品,一定是有内在的生命力,才能流传几十年,几个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