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辞职一事上了热搜,我对马来西亚一直没太大兴趣,但上榜新闻还是点开看了,瞬间被94岁的马哈蒂尔惊到,在我的观念中94岁已是高龄,手拄拐杖、佝背颤巍、说话漏风,完全没想到这个年龄还能手握重权,积极活跃在政治舞台上,如果单看其外形、政治手腕、行事风格,根本不会想到这是个垂暮之年的老人!
联想到最近出现频率非常高的一个人——84岁的钟南山院士,活跃在疫情一线,腰板挺直、精神矍铄、思维清晰、炯炯有神;还有全球著名投资人、股神巴菲特,90岁仍是伯克希尔·哈撒韦的掌舵人,满头银发在一群年轻人中也并不突兀。
他们深深地触动了我,从他们身上,我感受到不亚于青春的活力与价值。反观身边大部分人包括自己在内,早早就开始嚷嚷要退休,要过理想的晚年生活,闲居在家,颐养天年,有大把的自由时间可以支配,可以跳广场舞,也可以出国旅行,或者上个老年大学,又或是含饴弄孙,与后辈共享天伦之乐。
古人云“人生七十古来稀”, 在我们往常的观念中,60岁就算是进入老年了,精力、思维等都受到限制,人的各个方面都会变差;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的寿命也相应提高了,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清朝时人均寿命33岁,民国时期只不过35岁,到2018年我国的人均寿命已达77岁。
现代社会,该如何来定义“老”?年龄是衡量“老”的标准吗?从马哈蒂尔、巴菲特、钟南山等人身上,能够发现老去的只是年龄,年龄的增加,增长的是学识、阅历、经验与智慧,这是年轻人所不具有的,只要心不老,就将永远年轻。从呱呱坠地到垂暮老矣,人生的不同阶段,就如春夏秋冬四季轮回,风采各异。
肖伯纳曾说过:“六十岁以后才是真正的人生。”已过不惑之年的我,或许是该考虑如何拥有精彩有价值的后半程人生了。
首先,良好的心态是决定性因素,态度决定一切,升级思维模式,用积极的心态面对年龄的增加,老去的只是时间而非生命!《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对老龄化有积极自我认知的老年人,比那些不那么积极的人长寿约7.5岁。
其次,找到生命的意义,继续设定目标并努力达成。50岁或60岁只是生命的一个阶段,它可以是上一阶段的延续或结束,但并不是分水岭;某个工作可能结束,而生活一直是在进行中。因此不管是人生的哪个阶段,有目标才有动力、有期待,特别是60岁以后,继续工作或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无关乎金钱,只为锻炼大脑,不使智力退化,同时创造价值,丰富自己的“第二人生”。
最后,坚持运动,打造一个健康的体魄,这是一切的基础。跳舞是一项非常好的运动,《公共科学图书馆》2018年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与传统的健身活动相比,跳舞导致更多大脑区域的体积增大,作为一种有效的措施,以抵消大脑老化的有害影响。可见,跳舞作为一个团体性运动,不仅强身健体,还能锻炼大脑。
从现在开始,有一份美丽的心情,有一项坚持的运动,有一个接纳自己的态度,有一颗漂亮的心,即使韶华老去,也让岁月有了非一般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