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木版水印,来自古代的彩色版画印刷术。
关于我国四大发明之一的印刷术,人们最耳熟能详的大概是活字印刷,但对于用来复制传统水墨字画的彩色版画印刷,知道的人,恐怕就不太多了。
单色木版印刷在一千多年前的隋唐就已经出现,及至明朝末年一位叫胡正言的安徽人创办了“十竹斋”,聚集了一批能工巧匠,共同开发出"饾版拱花"套印技艺,使得木版印刷从单色走向彩色时代。
胡正言擅长篆刻、绘画、制墨,职业是书画篆刻家和出版家。“十竹”是他的号,据说是因为家里种着十来株竹子。“十竹斋”的功能,按照现代的说法,就相当于是人民出版社、印刷厂和新华书店三者的综合体,非常牛X。
不过即便是如此厉害的“十竹斋”,也依然逃不过历史巨轮的碾压,日渐消亡。
新中国成立后,彩色版画印刷术改称为“木版水印”。“十竹斋”这个明代印刷业老字号,等待着它断档了百年的新一代继承者。
▷ 魏立中,让频临失传的“十竹斋”重现于世。
初见魏立中老师是在他的工作室。工作室位于杭州一家小学内,这个城市里闹中取静的位置。室内古色古香,被大量的作品填得满满当当,当中摆放着一张巨大的实木桌子,是教学的主要场地。
他的课需要提前预定,名额有限,很难抢到。日常的半数时间他都在潜心创作,或者满世界跑,开班授课,做文化传播。
但小时候的他并不知道长大后自己会接触木版水印,甚至成为这门技艺的传承人。
他出生于一个大家族,家中藏书颇丰。他六岁时就开始学画,1990年就读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后,正式拜木版水印名家陈品超和张耕源为师,系统学习木版水印技艺。
然后他发现,木版水印的学习,并不如想象中那么容易。“我开始以为很简单,以为是学大概几年,就可以做得很好,其实等你学了一年,学了两年,甚至学了五年之后,你发现上了这条船,你很难再下来,就是说你就下不来了。”技艺的学习已经不再是具体的时间问题,而是变成了一辈子的事情。
画、刻、印是木版水印的三角,它们同等重要缺一不可,任何一样拿出来,都值得穷尽一生去钻研。聊到这个话题时,他发出如此感慨:“你要学好它的话,这一生太短了,所以我说我是时间的穷人。”
2001年11月,他创办了“杭州十竹斋”并恢复了已频临失传的十竹斋木版水印技艺。自2012年始,担任执行馆长至今。
▷ 曾千金散尽,为传承,依然义无反顾。
2010-2013年间,他在社会上招生,“满怀着希望,培养很多人出来,最后发现这样不行。”对那些社招的学生而言,“它只是工作,不是他的事业,所以很少有人有这个高度,能够一直学下去。”为此他花费了数百上千万的资金,结果全打了水漂。
他遭遇这段失败的经历后,被很多人劝告放弃,包括他的父亲。父亲是这样说的:“你把这个手艺扔掉,你干脆去做画画,去做任何事情都比这个好,比较有经济价值。”
“但是我认为如果我生命当中,如果没有这件事情,我觉得我活着干嘛呢?所以我说,我是用生命在工作,就是很真实,所以这个传承的路上,要讲的话,那太多的事情了。”
反思后,他认为,培养徒弟最好的方式还是走进校园,回到孩子们身上,只有从真正喜欢它的人里,才能找出优秀的传承人。
让优秀的传统手艺,找到优秀的传承人;让传承人的正能量,将手艺的能量传播出去;让手艺人,展示手艺的魅力,让这门手艺,在手艺人的手上,发出光芒来。
珍贵的手艺和手艺人,都是不可多得的文化宝藏。
我们期待着,熠熠生辉的那一刻的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