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时代原生家庭的话题不少,有些名人比如姜文,比如王朔在谈到母亲,会表现出冷漠,甚至有些人极力的避免谈到自己的原生家庭。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原生家庭,也都有自己的痛和快乐。我也一样,只是我的快乐被痛掩盖了。
1.弱势性格,疲惫不堪
从小印象中我的母亲很强势。我和哥哥不能有自己的想法。这样的家庭氛围造成我在外人面前特别拘谨。
上了大学之后,那种不适应表现得特别明显。说话都不敢看着对方的眼睛,唯唯诺诺的,没有一点能够承担责任的想法。
毕业找工作,去了招聘会后被那么多人包围着,看到那么多优秀的人,心里压力蹭蹭往上涨。面试一次又一次失败,让我心灰意冷。好不容易工作了,不能适应环境,不懂人情冷暖,说话做事很直。
2.困在其中,不如暂时离开
上大学和毕业后工作,一直有个习惯,就是写日记,尤其遇到人际关系方面困惑特别多。因为没有朋友,家人又不理解,自己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抒发出来。
看着自己写的内容,一点温度都没有,越看越压抑,问自己:有什么价值呢,不如撕掉,再写再撕掉。有的时候心里竟然想:不如把它收起来,以后我成功了拿出来看看自己经历了什么。那时心态可以用绝望来形容。
那个时候在尤其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我看到的都是问题的表象,没有能力看到问题的本质。
转折点是在结婚之后,当离开原生家庭,慢慢融入一个正常的家庭,我才认识到了原生家庭的一些问题。认识到问题来源对我当时很重要。
如果有时候困难像迷宫怎么走都走不出的感觉,就先离开一会,或许等看过多一些风景,原来的问题就容易多了。
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只有不去找解决方法的人。总归不急,方法总是有的。专注做好当下就好了。
3.接纳在前,改变在后
后来接触了个人成长,认知层面的理论对我意义很大。疫情期间通过参加《脆弱的力量》读书营,在理论上给自己一个支撑,从此打开了一扇窗。
当时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个问题,“你做什么事的时候,感觉自己被赋能“,我写了很多答案,为了想客观的认识下这个问题,看了一千多份同学的答案。
总结起来几乎所有我们花时间做的,喜欢做的,不管是对自己还是对他人,对父母,都是在给自己赋能。当我认识到这一点,我感觉到自己充满价值感和能量。
不谈接纳只谈改变是不科学的。我们要先知道真实的自己是什么样的,不然会走很多弯路,结果还是不知道问题出现在哪里。
认知情绪是自我认知很重要的方面。有一句话说先处理情绪再处理事情。不冷静的时候做什么决定都是错的。自己的情绪很容易激动,面对母亲更没有顾及,每次打电话都会吵起来。如果心情不好我妈恰好一个反问:你怎么想不到?我都气不打一处来。
有一句话说,你和母亲的关系,就是你和这个世界的关系。我很认同这句话。当我情绪得到改善后,跟母亲的关系好很多,看到周围人,事,物也更加宽容。
每个人生而不同,都会面对各种问题,如果你遇到和我同样的原生家庭的这些问题。通过我的经历证明,走出来只是时间长短的问题,我很庆幸在30岁这个年纪走出来。人生还有很长,希望可以找到更多的意义,实现更多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