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休假,一个人静静的选择一家咖啡厅,待在一处发呆。每次娴静,每次思维的散发,总会对自己提出意见,该如何把控自己的时间,利用自己已知的东西去调整自己所在的时间。
换个地方,也就把以前所有的规划与时间的统筹全部更置。如何用现有的条件对自己的时间来做一个整体的规划,且如何控制下班时间来达到自己的知识需求量。
思考一下午,总的来说,由于工作时间的延长,对于自己所能拥有的时间不足于让我能够对外界知识需求量。
解决的问题,就是缩短加班时间。要缩短加班时间,就得尽快上手现在的工作岗位,也就说明脱离自己所在的舒适圈后的后遗症就出现了。为了尽量适应这个圈子,我不得不多多去适应、接触。就像狗撒尿一样,来圈定自己的圈子,用自己尿散发出来的气味来达到自己所适应圈子的舒适感,也就是所谓的安全感。
上班半个月了,依旧很多事情都无所适从。就如同瞎子过河,离开了自己熟悉的道路,来到陌生的路就不断的摸摸停停、反反复复的来熟悉这个环境。我不知道我是怎么想的,离开了自己的舒适圈,去外面打拼,其得到的什么。在陌生的区域我能得到什么,前半个月认为自己是为了学点东西回去,工资拿个四五千。就强迫自己去脱离那个舒适圈来到了完全陌生的地方,打拼。我都不知道我脑子是不是有坑,走过了这么多年,还是不断的触及别的领域,让自己每次都是匍匐前行。
舒适圈好,能待就待。脱离舒适圈来到陌生的圈子,能得到什么,别说是体验辛酸的味道。何必去吃苦,把自己贬的一无是处。
难道人生就要经历过辛苦才是人生;难道人生的定义就是别人限定的?这样活的意义是不是别人指定的?是不是力争上游,做个出色、不平凡的人?
不管怎样,这社会就是一些默默无闻的人在构建。出名的人,实用性就没那么大,于是不平凡的人,真正意义上没有平凡人重要。以至于,做平凡人没有什么难以启齿的。
既然不用脱离舒适圈且过着平凡的人生,这样有什么不可的。难道为了追求所以的‘不平凡’。所谓的‘别人家的’。
就如同自己,每去一个地方都会去星巴克。是因为星巴克对于我来说就是一个舒适圈,我知道它的价格,知道它的格局等。我不能确定在别的地方,是否我去的地方会价格过高,是否场所过于嘈杂,更者他们能不能让我待三个小时以上发呆呢?等等一系列我不得而知。所以,我何必去纠结那些,有者便去星巴克,无者就再去接触陌生的领域。在有的情况在,且自身也待着比较舒适,何必自讨没趣,去自作自受。
最近,由于对自己现在所做的行业,一窍不通,弄得有点心烦意乱。不过能让我头大,说明还要很多东西可学,知耻而后勇,为自己打气吧。
对于心态,慢慢的变开了。唯一要求的就是,如何把自己所处理的事情做好,然后学别的东西,进而加快步伐。
正如昨天去五环,转了三条线,每条地铁线都是人挤人,不用手去为之固定。一个同事说,真累,打死下次不做,好无奈。
而我很高兴,毕竟见到了另一面,这是我喜闻乐见,真真切切的体会到了,就是我的宝贵财富,看事情别只看坏的,至少我那时看到的是,芸芸众生在不断的为首都搭建,基本每个坐地铁的人都是平凡之人,为了活着而活着。随之逐流,岂不乐哉,因为找到了目标,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