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冒坚持原创的504天 写作心得分享。
全球各地“黑天鹅”频频起飞。澳洲森林大火、南亚大陆蝗虫、新型冠状病毒……这些我们以为的小概率事件,不可抗力事件,一旦出现,我们所受到的影响,都超乎预期和想象。
未来,我们唯一确定的,就是不确定性。
不少人在这次冲击之下,才真正意识到:一份看似稳定的工作和固定单一的收入来源,是多么脆弱;
发展副业,成为斜杠青年,不是高阶人生追求,而是生存刚需;
将自己的收入来源,也拓展为多类型多行业,也是一种保障。
这其中,内容创作无疑是门槛最低的一种,尤其是写作,无疑是一种性价比很高的自我投资。
写作可以很好利用碎片化时间,投入产出比更高。原本用于网络闲逛的时间,创造出自己思考的产物,可以充分享受作为”创造者“的高级快乐。
写作使得逻辑思维更缜密,更具洞见/insight。
社会压力急剧加重,新一代人面对的是收入/职业生涯/思维认知的多重危机。
这种普通人也能驾驭并成功变现的写作方式,也就是适用于屏读时代碎片化阅读的文章,具有“速度快,频次高,碎片化”的特点。比起文采,更在乎写作背后体现出的思维能力,会用户思维,能抓住关键,巧妙引发共鸣。
这种复杂综合的底层思维能力,也是可以培养锻炼的。我将结合这本《直面不确定性》,谈谈自己坚持写作500篇160万字的心得,如何用应对不确定性所需要具备的思维能力,来进行刻意写作练习。
第一部分:如何运用应对不确定性的思维工具,下笔成文?
(一)如何积累素材——训练敏锐的反应力和观察力,灵感堆肥
对不确定性的敏感,会让我们学习用变化的眼光看问题。
当我们无法笃定地认为什么是确定的,那就接受所有不确定性,理性地看待问题,深入地思考问题。
写作也是如此,我们不可能提出一劳永逸的方法,但是这种经过了内化吸收的内容,才能成为稀缺的干货内容。
一方面我们要保持独特辨识度,不轻易随大流,制造正确的废话,才能脱颖而出;
所谓的爆款文章,其实也有正面的“热点写作”。 我们可以兼顾,既要写自己想说的走心文字,但也要洞悉读者诉求。
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学会“用户思维”。需要具备一定的社交思维,要将“写作+传播”结合起来。
避免写感动自己的文字,多去表达读者心声,去反映能引起高度认同的观点和话题。站在一个读者的角度,看自己的文字,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不只是一味输出自我观点,要学习如何引发好奇心和关注,多运用“倾听”逻辑,多表达大家关心的,良性互动也是很好的动力。
日常的 “灵感堆肥”,我们可以:
用心观察——保持敏感性,多吸收新鲜事物;
深度阅读,大量输入——勤做笔记,深入思考发问:这些知识和信息有没有用?对我们有什么启发?作者的观点我们是否认同?书中学习的道理如何运用,如何改变我们的思维模式?
抓住机会,刻意练习——小到一次朋友圈和微博,也是公开表达的尝试。这种细碎但经典的小段创作,可以方便日后反复引用。
(二)拆解写作法——运用模块化思维,来应对复杂问题
所谓的“模块化思维”,就是指要解决一个复杂的系统或过程:
第一步,对复杂系统或过程进行分解,拆分成不同模块,逐个击破;
第二步,将分别完善过的模块,重新整合在一起,保证功能的一体化,完整性,兼容性。
运用在写作上,最直观的体现,就是“拆解写作法”。
当我们抱怨自己没空写作时,忽略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写作也可以被拆解为碎片化。有点类似于我们上学时,在写作文之前,先列提纲的最基础的方法。
我们不是一气呵成,而是利用碎片化时间,一段一段写;或者保存起来,积累自己的“写作素材卡片”。需要的时候,不断从素材库里调用卡片,只需要将卡片内容,进行排列组合,进行润色,一篇文章的初稿就完成了。
别小瞧这种看似投机取巧的基础写作方式,钱钟书先生也经常采用这样的“卡片写作”方式。
“阅钱锺书《谈艺录》,博闻强记,殊堪爱佩。但疑其书乃积卡片而成,取证稠叠,无优游不迫之致。近人著书每多此病。”
即使这种方法存在争议,但钱钟书先生的产量,效率,写作质量和口碑,都毋庸置疑。
模块化写作,当然有很多显而易见的缺点。但同时,对写作新手来说,也具备能利用碎片化时间的优势。当我们重温自己积累的丰富素材时,温故知新,还可以二次创作,以灵活的结构激发和促进创意,更有效率,拆解后更容易坚持和达成小目标。
(三)巧用类比,丰富说明,引人入胜
类比是一种分类和迁移,由此及彼,由已知到未知,由过去到现在。
创造类比的5个步骤:
第一步:找到已知的将要用于类比的原概念(喻体);
第二步:将新概念(本体)跟原概念(喻体)比对;
第三步:评估新概念和原概念间的吻合度;
第四步:将已知事物的概念推衍到未知事物上;
第五步:提取二者的共通性\不同点。
作为一个坚持写剧评+书评的生活杂博,我一直致力于把自己的经历和感悟,包括我年读110本书的体会,都融入这些好的影视剧作品里,让书评更加有意思,让剧评更有深度思考。
在写作技巧上,类比的运用比比皆是。就像《奇葩说》里,虽然选手各有千秋,但无一例外都在用“金句+讲故事”的方式,趣味横生,引人深思。
如果回归辩论本身,一味讲清楚是非,分清楚结果,那这个节目的可看性,存在感以及商业价值,都会大打折扣——没有人喜欢听别人夸夸其谈讲道理。
金句或许不易得,但是写故事是可以训练出来的:
以情感为线索,多采用案例,故事拉近和读者的距离,用金句升华主题,说服力和冲击感更强。
尽量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真情实感更打动人。
表达克制不啰嗦,不过度发散跳脱。先让读者明白你要表达的主题,内容和观点。
不仅如此,任何内容的写作或知识的学习都是如此:我们既可以运用类比法分析问题,举一反三;又可以把枯燥晦涩的新知识转化为更容易理解接受的内容。
(四) 坚持第一性原理,抓住事物的本质
仅仅依赖类比,容易让文章浮于表面讲故事,看热闹。
如果我们能在乐趣之余,恰到好处,一针见血,提出事物的内部结构和客观规律,为读者提供一种新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即干货丰富,读者粘性也很更强。
这就需要借助第一性原理这个思维工具:
与其根据参照物去推论,不如把问题分解成几个最基本的事实,然后检查每个事实部分。即使问题已经解决,我们还是要从问题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入手,重新审视是否有更好的解决方案。
写作也是如此,发散过后,一定需要突出中心思想,在结尾进行升华。
最重要的不是华而不实的噱头来吸眼球,而是诚恳永远大于新意。
要对自己和读者诚实。自己不拧巴,不拔高,不矫饰,带着个人思考和经历的文字,能让人记忆深刻。
美国作家多萝西娅·布兰德说过:“没有任何场景本身是所谓老套过时的,只有单调乏味的、没有想象力、词不达意的作者。赋予你的写作以最终价值的是你的洞察力和真知灼见,只要你写作时头脑清晰,思想诚实,就不会落入俗套。”
逻辑清晰,言之有物,提纲挈领,才能被读者看见和记住。
第二部分:如何在各种变化中坚持写作——培养超强的适应力
(五)目标导向:目标越小,越容易达成
任何事情,我们需要目光长远,但更要学会化长期目标为短期目标,化大目标为可执行,可量化,可评估的“微目标”。
我自己的写作目标有循序渐进的五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写作量。
首先培养起每天都写的习惯。不论如何,每天坚持写一定数量的文字,不管能不能成文。这是我参考村上春树的每日定量写作的方法给自己设定的目标。我一开始只有日更1000天的想法,有没有人认可,有没有回报,我都没考虑。
第二个阶段、阅读量。
当我开始觉得自己的水平有了提高,文章也算言之有物,自然很很想熟人圈以外的人的认可。
平台竞争很激烈。这个时代,大家的注意力都是严重被分散的。所以单枪匹马的个人创作者,一开始不要对自己有太大预期,因为容易失望;但也不要因为一直毫无起色的阅读量反馈,就轻易放弃。
记住一句话,你看到的那些KOL,在此之前,很多都是从业十几年以上的资深纸媒媒体人。先打磨出真正的好文章,再多尝试渠道方法,不会一直不被看到的。
第三个阶段、影响力。
这和阅读量也是有关系的。一开始多尝试,多摸索平台的不同规则,系统打造个人品牌,每个平台的定位,受众,规则,扶持政策,都不一样。
可能你的文章更适合其中一个平台,就能更快得到阅读量和影响力的正向反馈,也更容易坚持。慢慢挑选反馈比较好的少数几个平台,作为重点深耕平台,认真打磨。
第四个阶段、变现能力
这是每个能够稳定输出的写作者都想实现的目标。头条对流量写作和深度写作都有不同的奖励机制,门槛很低,容易达成。
第五个阶段、自由职业。
能不考虑收入,去做自己喜欢的事,大概是所有社畜的希望。
随着打卡进步,目标和步骤会越来越清晰,自己也会越来越有底气。
(六)精力管理——打破固化思维,寻找最优方案
完成一篇质量尚可的深度书评,我最快的用时是6小时:
2.5-3小时阅读(精读+泛读+素材)+0.5小时找重点反复读+2小时4000-5000初稿+0.5小时修改
与其为抽不出整块的6小时苦恼,不如想想,如何将有限的业余时间扩展为双倍,甚至三倍?
我利用三个时间段来进行写作日更。
1.固定时间
一开始养成自己写作的固定生物钟,每天准时进入写作状态,不要拖延或放弃。
初入写作,绞尽脑汁几小时不见得有一篇文章的雏形。我们可以先用几天的固定时间,完成一篇文章。
2.碎片化时间
琐碎时间可以做些不怕被打断的事:构思,列写作大纲,列写作主题清单,查找素材笔记,查找资料。细碎时间可以修改文章,但不建议用在写作。进入状态是需要较多时间,还没等状态重启,就已经结束,得不偿失。
3.暗时间
我特别擅长一心多用。比如通勤的路上放着电视剧,一边记录剧评灵感点,一边看自己喜欢的公众号学习;闭目休息的时候,在脑海中提前构思。几种对专注度要求不高的事,可以并行。
方法总比困难多,关键在于思维方式。逆向思维,曲线救国,都不失为一种寻找突破口的尝试。
(七)自我寻找激励机制:获得源源不断的动力
即使知道提升写作能力是一种低收益,长半衰期事件——短期之内很难见到成果,长期一定有所帮助;但长期孤独写作,又得不到外界给予的肯定和奖励,一定会容易灰心。
我根据自己的经验,总结下来,畏难情绪主要为以下三种,也各有“三字经”对策:
怕写不好:不着急,不害怕,不要脸。
没有人是一口气能写出来诺贝尔奖,也不是写得好的人才有资格写。创造一个简单,干扰最少的写作环境,专注进入沉浸式的“心流”模式。写得不好,也可以尝试。
怕进步慢:不怕慢,就怕停。
微小进步强过毫无进步。自己设定“进度条”,先树立一个小目标,像升级打怪一样,自我点滴积累成就感。
村上春树几十年来,每天都在固定时间写4000字,没有灵感或者灵感迸发都只写这么多,为的就是培养规律性和持久性。
我的习惯是,如果我“下笔如有神”,会一鼓作气,写到时间用尽,灵感用完。因为以我的写作量和爆发写作强度,远达不到作家要保留体力“持久战”的极限。
我们可以把这些小目标与自己的一些物质需求挂钩,一方面可以激励自己,并奖励自己的完成度;另一方面,也可以遏制自己的消费欲,囤积癖和过度物欲。
表达纠结:先完成,再完美。
写完再去审视。哪怕初稿很不满意,大不了推翻再来,好过什么都没有。
很多人都觉得,早就错过了写作的风口;现在才开始,太晚了。文字远没有视频来得风生水起。
那我们为什么还要坚持辛辛苦苦,刻意练习写作?
首先,写作本身可以增强自身的不可替代性,即使需要才华加持,灵感偏爱,最重要的仍然是长期训练出一种写作的“肌肉记忆",不然下一次风口来袭,依然是来不及。
其次,好的视频创作是文字创作的升级版。很多时候,高级和低级之间不见得有很明显的高下之分,是金子总会被看见。何况做任何事物,想要进阶高级层面,都需要打好底层能力的基础
最后,十年前开始写作最好,其次是现在。开始也许晚一步,不开始很可能就会晚终生。
通过《直面不确定性》一书,我总结了自己走上写作当做副业的心得,然而,这本书里最重要的内容还是,透过“黑天鹅”反复地警示着我们:人类通过观察或经验获得的识,具有严重的局限性和脆弱性。
对确定性,对稳妥,对完美计划安排的追求,则成为我们需要克服的一种天性。
未来充满不确定性,世界高度不可预测,这个世界还会好吗?我们还需要按确定的行为和目标去努力吗?
答案毋庸置疑。
就像约翰·列侬说的:“所有事到最后都会是好事。如果还不是,那它还没到最后。”
在不确定的时代,我们无法避免意外的发生,我们能做的,就是拥有直面不确定性的勇气,把危机变机遇,是一种稀缺的能力。不仅需要敏锐的反应力、超强的适应力、快速的行动力,更需要多个备选方案。
当我们把自己准备好、设计好后,所有看似消极负面的变化,也有可能成为转机。
作者:小冒,热爱阅读,平均年读110+本书。
用刻意练习写出多平台10w+的野生写作者。立志通过写作改变人生,坚持工作、娱乐、阅读、写作和自我提升五不误。愿意写深度思考剧评的娱乐生活杂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