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1891.10.18--1946.7.25),近代最著名的教育家,被誉为中国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主张,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论核心。著作有:《中国教育改造》、《古庙敲钟录》、《斋夫自由谈》、《行知书信》、《行知诗歌集》...
三颗糖的故事简单描述如下:
陶行知在学校里面看到两个学生打架,一个年纪大一点的学生揪着另外一个小朋友打。陶行知过去制止了他们,了解了一下情况,然后对高年级的那个学生说,你到办公室里面去等我。然后就离开了。
到了办公室,看见那个高年级的学生已经在那里了,陶行知马上拿出一颗糖对他说:“来,拿着。”
学生十分诧异:“怎么了,老师?”
陶行知说:“我让你来,你就来了,还跑得很快,马上就到了办公室,比我还先到,说明你心目中有我这样一个校长,说明你很尊敬师长,我得奖励你。”
学生说:“谢谢校长。”
陶行知又拿出一颗糖给学生说:“来,拿着。”
学生又诧异了:“怎么了,校长?”心里面纳闷万分,难道我今天还打对了?
陶行知接着说:“我已经调查过了,你打了那个小朋友,是因为他欺负女生。你见义勇为,十分的勇敢、正义,非常不错,值得表扬!”
学生说:“谢谢校长。”
陶行知接着问:“那你觉得有没有其他的办法来解决这个事情呢?”
学生连忙说:“校长,我错了,我可以只是把他们拉开就行了,不需要打他的。这是我做的不对。我下次不会这样鲁莽,这样暴力了。”
陶行知马上拿出第三颗糖,对他说:“知错就改,善莫大焉,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你能够意识到自己的过错,马上承认自己的错误,并能想到后面不再犯了,真是好孩子。我应该奖励你。”
故事讲完了,如果你是第一次听这个故事,此刻你的感受如何?我第一次读到这个故事的时候,那个当下感受到了陶行知先生性格上的平和、教育孩子的智慧和对孩子深深的信任和爱。
由于做家庭教育的缘故,之后我细细品读这个故事很多次,每一次都会有些全新的发现,在此分享给大家。
三颗糖是陶校长在教育孩子过程中对孩子“认可、赞美、欣赏、鼓励”的方式。
一)奖励孩子的原因要具体,落实到人格品质上。这是一种看见,也是一种欣赏。
第一颗糖是奖励孩子“尊敬师长”
第二颗糖是奖励孩子“见义勇为、勇敢正义”
第三颗糖是奖励孩子“知错就改,承诺不再重犯”
很多时候孩子的自我认知是来自于周围环境对他的评价,特别是幼小的孩子。孩子如何看待和评价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很多时候是来自于父母、老师和同学对他的评价,所以,每一次认可、赞美、欣赏、鼓励孩子的时候,请你明确的把你看到的孩子人性的闪光点告诉孩子,而不是一句简单的“不错”、“做得很好”这种笼统的概括。
罗森塔尔:对孩子表示赞美和信任,孩子真的会朝着这些期待发展,成为更优秀的人。
二)控制情绪,用智慧看见事物积极阳光的一面,并及时反馈你的肯定。
同样是面对孩子打架,很多家长首先自己的火气先上来了,不问青红皂白先骂孩子一顿出出自己的气,这样的处理方式会让孩子觉得很冤、很委屈,或者他明明知道是自己错也会表现得理所当然,为什么呢?因你你惩罚过我了,惩罚过了我的错也消了,下次我还可以这么干,孩子是这么想的。
陶校长面对孩子打架“过去制止了他们”,我们不知道陶校长是如何制止的,肯定不会上来就对两个孩子指责一番、说一大堆“打架不对”的大道理。
任何一个事物最起码有两个面,积极的一面和消极的一面。其实任何事物我们都可以从多角度、多维度去看待它解读它,你会看到完全不同的风景,进而解读出完全不同的味道。就案例中两个学生打架,打架是一个行为(不好的行为),两个人不会无缘无故的打架,打架背后一定有原因,这个原因是什么?这就是事物的另外一个面了。当然你还可以用这种思维继续去看打架这同一个事物:为什么是在教室里打架而不相约到操场上去打?看来是这次打架是偶然发生的,不是蓄意谋划的...这个案例中陶校长及时的发现了打架原因是积极的阳光的,并及时给了孩子反馈。
去年听说了一个案例:考试中,一个学生用手机查答案作弊,被监考老师抓了现行,没收手机,学生转身出教室跳楼身亡了。先不说孩子心理素质的问题,如果那个监考老师能看到“学生作弊”这个行为背后的初心是“他想要考好”这个点(如果他不想考好,根本就没有必要作弊,交白卷岂不省事),在“没收手机”这个行为之前先肯定这个学生“想要考好的初衷”,我想这个学生因为先被理解,所以他未必会做出如此过激的行为。这类事情我们可以认可他的初心,同时反对他的行为。
孩子任何一个行为习惯的背后,我们家长都应该具备“发现美丽”的眼睛,去看见、去欣赏、去认可、去赞美。
孩子“愤怒”的背后是“求权威求力量”
孩子“烦恼”的背后是“求自由求自主”
孩子“冷漠”的背后是“善独立善独处”
孩子“委屈”的背后是“求理解求认可”
孩子“抱怨”的背后是“渴望改变世界”
孩子“内疚”的背后是“追求精益求精”
孩子“浮躁”的背后是“希望快速高效”
孩子“恐惧”的背后是“不想被伤害”
孩子“懦弱”的背后是“有效伪装”
孩子“纠结”的背后是“追求完美”
孩子“嫉妒”的背后是“极度渴望”
孩子“憎恨”的背后是“无限的爱”
孩子“游离”的背后是“敏锐探索”
孩子“悲伤”的背后是“接纳转化”
孩子“无聊”的背后是“孕育希望”
孩子“紧张”的背后是“专注专心”
孩子“失望”的背后是“期待方向”
孩子“痛苦”的背后是“生命出口”
...
三)解决问题需要智慧的指引。我们要研究“孩子主动承认错误”这个结果是怎么自然而然产生的?
我们把这个故事倒过来推演一下,看看会发生什么。
假如陶校长到办公室以后,他开口先说:“你怎么这么鲁莽、这么暴力呢!你不知道打架不对呀?”
(这个孩子鲁莽、暴力,这也是一个事实,只是别人说他鲁莽、说他暴力,他内心不一定服气。只有他自己认为他自己鲁莽了、暴力了,他才愿意主动改变自己)
如果陶校长开口这么说,你觉得这个孩子的内心会怎么想呢?他很有可能会想:你不调查清楚事情的缘由就轻易给我下结论,我看你才“鲁莽”呢!你不问青红皂白就来指责我,我看你才“暴力”呢,语言暴力!你不知道我打架是有原因的呀?谁没事爱打架呀!我今天打他那是因为他欺负女生,男人怎么能欺负女人呢?我是在教训他,让他长点记性,这也是为他好呀!
一个人在陌生的环境里受到了别人的指责,他就会第一时间不由自主的为自己行为找推脱的理由,这也是一种自我保护的下意识行为。很显然这样的沟通不能起到我们期望的结果,我们期望的结果是让孩子认识到自己行为的错误,并加以改正。
上面的这个推演,有没有看到家长在面对孩子犯错误时候的影子呢?
接下来我要问一个关键问题:如果没有前面的“两颗糖”,这个孩子会主动承认自己的错误并承诺不再重犯吗?我想不会。让我们来看一看,前面“两颗糖”在这个孩子的内心世界究竟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我们来揣摩一下,这个孩子在去校长办公室的路上,他心情如何?他在想什么?
或许他心里在想“等一下校长会怎么批评我呢?”“我该怎么应对呢?”“如果校长愿望我,我该怎么办呢”...诸如此类的念头会频繁的闪过他的大脑。我想此刻他的心情有些忐忑,有些不安,甚至有些焦虑,有些担心害怕。
正当他坐立不安的时候,陶校长进了办公室,没有批评、没有指责,伸手掏出一颗糖塞给他:“来,拿着。”或许此刻的陶校长眼神温和、略带笑容的看着他。此刻这个学生有点蒙圈,因为现实情况跟预想的完全不一样,于是他十分诧异的问:“怎么了,老师?”
陶校长和蔼可亲的说:“我让你来,你就来了,还跑得很快,马上就到了办公室,比我还先到,说明你心目中有我这样一个校长,说明你很尊敬师长,我得奖励你。”
我们来想象一下,这个学生接过第一课糖,听了校长这番话,没有预想中的雷电霹雳,这番话恰似一缕阳光照进了心田,此时他的内心应该是暖暖的、舒服的。
于是学生说:“谢谢校长。”(这是中国人在受到认可后自然而然的一种反馈,就好比有人称赞你的好,你会自然而然的跟一句“哪里哪里,你太客气了”)
出乎意料的是,此时陶校长又拿出一颗糖给学生说:“来,拿着。”
这回学生真的是诧异了,太意外了,不自觉的问:“怎么了,校长?”心里面纳闷万分,无数念头闪过脑子,甚至还在想:“难道我今天还打对了?”
陶校长接着说:“我已经调查过了,你打了那个小朋友,是因为他欺负女生。你见义勇为,十分的勇敢、正义,非常不错,值得表扬!
哇塞!这个学生听到这番话,他内心深处的委屈和忐忑被深深的理解到了,这种感受带给他内在的冲击可以用电闪雷鸣来形容,深深的击中了内心的要害!这种被深度理解所带来的内心震撼会让他卸下所有的伪装、放弃所有的抵抗,愿意完全的敞开心扉,因为在他内心深处有个声音在大声的告诉他“对面那个人太懂你了!”“士为知己者死”...
于是才有了后面学生连忙自己说:“校长,我错了,我可以只是把他们拉开就行了,不需要打他的。这是我做的不对。我下次不会这样鲁莽,这样暴力了。”
大家看清楚了这个“学生主动承认错误”的结果是如何一步一步自然而然发生的了吗?这里不得不佩服陶校长的处事智慧,值得我们好好学习。一个人“渴望被理解”、“渴望被认可”,这是内心深处的一个普遍需求。
当一个人被深度理解的时候,
他就会敞开心扉愿意让你进入他的内心世界
当一个人被深度理解的时候,
他就会排泄掉所有的不良情绪从而重获新生
当一个人被深度理解的时候,
你才有机会去引导他的思维方式、信念系统,从而让他从根本上发生改变
解决问题是导向,在沟通的领域里,“有效果”比“有道理”更重要!我们应该学会多说一些“有效果”的话,而不是说了很多“有道理的废话”。
四)面对对方的过失是“直言过失”还是“让对方自己发现过失”?
案例中这个学生“鲁莽”、“暴力”,这是这个故事反应出来的这个学生的缺点。这个缺点陶校长看到了吗?当然看到了,那么陶校长可不可以直接给这个学生指出来呢?当然可以。但可以直接指出缺点,陶校长又为何没有这么做呢?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深思!故事里是学生自己主动承认错误,他自己说自己“鲁莽、暴力”,跟陶校长说他“鲁莽、暴力”究竟有何不同呢?细细品味一下。
五)陶校长的第三颗糖,有没有继续表达“认可”、“赞美”,并有点“促使行动”的意思呢?(教练技术的最后一步)
陶校长拿出第三颗糖,对他说:“知错就改,善莫大焉,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你能够意识到自己的过错,马上承认自己的错误,并能想到后面不再犯了,真是好孩子。我应该奖励你。”
1.一个人的过失,只有他自己认为是过失的时候,他才愿意付诸行动去改正过失。很多时候直言他人的过失,往往会让对方难堪、让对方感觉没面子,继而触发对方的对抗情绪,不利于让对方产生行为上的改变。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那是指药效而言的!如何让病人喜欢吃、主动吃“利于他疾病”的良药呢?我们何不把“良药”做得甜一些呢!
2.一个人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且承诺改正不再重犯的时候,我们更加应该为对方感到高兴,看见对方的巨大进步成长,并加以认可赞美,这样可以坚定对方的改进决心和勇气。随喜赞叹,功莫大焉。
陶行知:教育孩子的全部秘密在于“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
祝福天下所有家长开启智慧!
祝福天下所有儿女健康成长!
潘海松
2020年4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