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正确与有效的关系
什么是心理咨询?科学定义是,协助来访者解决心理问题的过程。通俗怎么讲?理论支撑下的言谈举止。因此,心理咨询师从书本学来的是科学的理论知识,科学讲究真伪,知识来自实证研究,因而是正确的。而咨询呢?咨询是实践,是行为层面的,遵循有效的原则。我们常说咨询过程中“有效大于正确”,难道是不择手段?不不,当然不是。怎么理解呢?千万记住,它有个前提,就是“正确”。否则就是断章取义,南辕北辙。正如,我们学习理论知识就是建立起咨询的流程和框架,是立、建构,咨询实践开始呢?就是破、解构。
那么,什么有效呢?有效就是实现了咨询目标。
例一:一位姑姑,有四位侄子。自己经营公司,经济条件好,经常出钱出力帮助几位侄子。其他三位的“感恩”态度令她非常欣慰。只有一位的“理所当然”甚至还抱怨”厚此薄彼”令她非常不爽,想请咨询师帮忙,如何让其侄子“知道好歹”。
咨询师:出钱出力是你自愿的还是对方要求的?
来访者:当然是我主动的呀!这不,当姑的,想让他们也过得好嘛!
咨询师:你帮他的目的是——?
来访者:让他们过的轻松些——
咨询师:既然这样“不知好歹”,他也成家立业,能够自食其力,你不帮就是了——
来访者:????我这不是觉得——?不行,我愿意帮他,就是让他有“感恩”之心就行了,做人不知感恩怎么能行?
咨询师:感恩与否是他的事情,帮不帮是你的事情。他这样不认为自己有什么不妥或者心理问题,所以人家不会求助,所以改变他是不可能的,人家又不痛苦也不烦恼,反而你心理不平衡,那你说,接下来改如何?……
来访者:这么说……,是我的问题?
……
分析:助人,是一种亲社会行为,从社会角度讲,当然正确。可是为了解决来访者的“愤懑不平”心态,不帮才是有效行为。
例二:80岁老人,因为吃饭时儿媳将各种菜肴盛入一个碟中而不满,以为是儿媳嫌弃。其实儿媳是好意,为了婆婆夹菜方便,也很委屈,可儿子反复解释,媳妇是为了她吃饭方便,婆婆如何也不接受这个理由,更加生起儿子的气,为此家里各种别扭。后来,儿子改变了方法,在母亲面前数落媳妇的不是,对媳妇的各种不满……,老人立马烟消云散,既往不咎,没了情绪,甚至反过来说起儿媳妇的“好”。
分析:老人其实已经接受儿媳的做法,在意的是儿子是不是“娶了媳妇忘了娘”。
例三:小儿发烧不退,其实感冒发烧往往有个过程,父母尤其“隔辈亲”的老人,往往扛不住孩子不舒服带来的焦虑,说是“吓着了”,傍晚到十字路口捣鼓邮票“叫叫魂儿”,说不定真好了,以为是起作用了。
分析:其实是迷信,也是一种心理安慰,能降低焦虑。
例四:一位“被出轨”的妻子,明知丈夫在外“婚外情”多年,人家不哭不闹补上吊,照顾着家庭孩子老人,她的闺蜜一百个不理解,替她抱不平,反而,那个丈夫,浪子回头后的一天感慨:唉!人家不打不闹,为家尽职尽责,晚上不管咱回来多晚,第二天早早起来做饭,咱还能咋样?如今,夫妻恩爱,安享退休生活。本例中妻子对丈夫“不忠”的“忍”,如果从伦理上是错误的,是纵容。可是,从目标效果来看呢?是“有效”、有用的。因此,“有效大于正确”。
例五:婆媳吵架,媳妇来咨询。咨访交谈后得知,事情起因是婆婆趁媳妇不在家给孩子吃了太多“垃圾食品”,是婆婆错了。可是呢,媳妇知道真相后跟婆婆吵起来了。‘’吵架”这个行为本身就家庭关系来讲,犯了伦理错误。因此,本次咨询目标就是让媳妇接受家庭伦理规范,接受后,婆媳矛盾便迎刃而解。
二,情与欲
情是什么?是情绪情感。是一种主观感受,一种体验。是主体需要与客观事物之间的媒介。主体需要就是欲。心理咨询师的工作就是在合理情况下满足来访者的欲。情绪情感只是欲的外在表现。来访者情绪诸如焦虑、恐惧、哀伤等等,其背后都是有未被满足的欲。马斯洛将需要分为如下层次:
需要是一级名词,关乎个体个体生命本质。因此,咨询师要练就一双慧眼挖掘出来访者情绪背后的“诉求”。因而,咨询师往往开口第一句会问:你想要什么?我能帮你什么?心理健康水平好的人,大概知道自己的欲求。而心理不健康的人往往陷入混乱,一团乱麻,厘不清思路,只是表达情绪,不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或者要达到什么目的。心理咨询师此刻需要进入来访者主观世界,发现挖掘其需要。弗洛伊德有段名言:人一旦能够清晰地回忆起早年的创伤经历及其伴随情感,这些创伤经历从潜意识上升到意识层面,并且通过谈话疗法使病人能够说出来,这时,症状就会立刻消失,而且是永久地消失。
例一,一名初二学生不上学了,妈妈前来咨询。交流后得知,孩子酷爱篮球。孩子在学校允许时间之外打了篮球,被老师劈头盖脸一顿“拳脚相加”体罚。孩子的表现是情绪上“烦躁”、行为上‘’不上学”,其背后是受伤了的“自尊”。
例二,大二女生,阻止父母生二胎,手段“有我没ta,有ta没我”,父母不同意就自杀。妈妈第一次怀孕期间“两次割手腕”。这次妈妈又怀孕,阻止手段重演。父母求助。通过分析,发展孩子背后的“欲”是担心“爱被分享”,接下来的咨询就是如何消除或者减轻孩子的担心。
三,系统论的整体观。
因果论—整体论—目的论。
例一:来访者,一位妈妈。孩上高中后因学习成绩下降接受不了,辍学在家,不出门,也不寻求帮助。那么咨询师通过来访者就得看到其背后家庭这个整体,面对的就是一个系统。而系统,并非每部分的简单组合。雪崩来临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心理学的系统论是以人为主体。不同于物理学、信息学的系统。心理学理论认为一个人不可能改变另一个人,一个人永远也理解不了别人。所有对别人的理解都是对自己的理解。基于此,要想改变别人,就得改变自己,自己变,关系就变,关系变,系内另一个人随之也就变化了。
例二:一位因丈夫出轨而痛苦的妻子来咨询。想要保住婚姻,就得努力挽回丈夫浪子的野心。而丈夫‘’诚心认错却坚决不改”。那么这时就得改变妻子,为了自己目标“不离婚”,得受得了“苦中苦”,将自己与丈夫看做一个系统,以妻子的改变促使丈夫的改变。
以上例子看出,面对一个痛苦的求助者,我们看到的是其背后家庭系统,即‘’是什么?”那么痛苦的如何产生就需要顺藤摸瓜找到原因,这就是‘’因果论”方法,即‘’为什么?”要解决来访者的“痛苦”,需要后现代咨询理念“目的论”,也叫‘’解构”即“怎么办?”。
四:三个陷阱
直觉思维、自我为中心思维、机械(因果)思维。
思维是一种认知过程。特点是间接性与概括性。内容是对信息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达到对事物整体本质的认识。影响思维因素很多,如过去的图式、当下的情景、经验等等。
例一,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语出《逍遥游》“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占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平!”
朝菌:在早晨长出的菌类。晦:黑夜,月终。朔:黎明,月初。蟪蛄:又名寒蝉,舂生夏死,夏生秋死。早晨出生的菌类不到黑夜就死去,因而不知黑夜与黎明;寒蝉春生夏死或夏生秋死,因而不知春天与秋天。比喻见识短浅。
例二,井底之蛙的寓意大家耳熟能详。不再赘述。
例三,刻舟求剑与缘木求鱼。
刻舟求剑,大家知道是由寓言故事演化而来的成语。出自《吕氏春秋·察今篇》:“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比喻人被时间框住,不知道已经时过境迁,再在刻痕地方找剑,是不可能实现的。
缘木求鱼呢?
出自《孟子·梁惠王上》:“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意思是爬到树上去找鱼。比喻做事情时,如果方向、方法错误,是找不到鱼的。
例四,“有一种冷叫妈妈觉得你冷”。
例五,盲人摸象。
原文:有王告大臣:“汝牵一象来示众盲者。”……时彼众盲各以手触,大王即唤众盲各各问言:“象类何物?”触牙者即言“象形如萝菔根”;其触耳者言象“如箕”;其触头者言象“如石”;其触鼻者言象“如杵”;其触脚者言象“如臼”;其触脊者言象“如床”;其触腹者言象“如瓮”,其触尾者言象“如绳”。有说像木头、有说像舂米的器具、有说像簸萁等等。都没脱离自己手所到之处的经验。
例六,据说历代皇帝很多都下过罪己诏。康熙十八年因地震,康熙皇帝罪己诏是这样的:
“朕御极以来,孜孜以求,期于上合天心,下安黎庶……地忽大震,皆因朕功不德,政治未协,大小臣工弗能恪共职业,以致阴阳不和,灾异示儆。”
这是一种更深层面上的“自我为中心”,正如人是无法拽着自己头发将自己脱离地面一个道理。
其实,人是无法脱离自我的,一切对人的理解都是对自己的理解。
我,人格结构上分为:本我、自我、超我。
属性上分为:生理自我、心理自我、社会自我。
理论学派:自我、客我、镜我。
我,无时无刻不是“关系自我”,没有他人就没有‘’我”。
2009年,有篇报道,题目是《出路》。说的是自2009年开始,有位导演用十年的时间跟踪拍摄三个孩子的人生,他们分别是农村孩子、小镇青年、国际大都市里的少女。三个孩子曾经共有一个身份——学生。
2009年,农村孩子马秀娟十岁,第一次背上书包上学。在作文中她这样写自己的人生理想:“长大后去北京上大学,然后去打工,每个月挣1000块,给家里买面,因为面不够吃,还要挖水窖,因为没水喝。”
与此同时,17岁的北京少女袁晗寒放弃央美附中的学籍,用父母给的两万元钱在南锣鼓巷开了一间酒吧。
还是那个夏天,第三次参加高考的小镇青年徐佳收到湖北工业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
每个人的选择,都实打实体现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是一种思维定势。是将特殊当成了普遍。而规律是普遍寓于特殊之中的,所以统统走入了以偏概全的误区,对事物判断就失真了,那么应对方法也就“驴唇不对马嘴”,不是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