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晨读,碰巧《习惯的力量》这本书我去年看过,因此觉得很熟悉,但是说来惭愧,我还是不能很好地灵活运用,知道了其中的原理,但是不能很好地将它与自己日常行为结合起来,不过趁着这个契机,我又重新翻阅了一下,温故而知新。
001.
很多人没有办法坚持健身或者阅读,并不是他们不知道这对自己好,而是没有一个明确的暗示,让他们意识到做完这件事情的感觉棒极了。
“习惯是这样产生的:把暗示、惯常行为和奖赏拼在一起,然后培养一种渴求来驱动这一回路。”比如,我们听到手机来了消息,大脑就会开始预期阅读信息时产生的短暂分心,如果一直未能满足这种预期,那么这种预期就会不断加强。清楚了习惯的回路,我们就可以通过建立新的习惯回路来替换旧的习惯。(书中有很多案例,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都可以通过掌握习惯回路来获得新的习惯行为。)PS:其实在写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我感受到自己对于书本的输出反馈比较乏力,之前给我朋友安利这本书的时候,我是通过描述了书中的几个案例向她说明的,但是总的文章脉络说得不清不楚,这个能力真的有待提高。
002.
相比于智商,自律性会对学生的学习表现有更大的影响。
· “相比于智商,自律性会对学生的学习表现有更大的影响。”会想起读书的时候,班上成绩好的同学,都有一个特征,他们都是能够非常专注于自己学习的人,特别自律,记得高三的班主任是这样形容我们的学习委员的,“自打晚自习开始,她坐到座位上,就开始埋头学习,连双脚的位置都没怎么移动。”这位学委后来是被保送到清华的,其实当时只当是老师的“形象描述”,并没有没有结合多想,可是再到后来大学学习,真的发现同学间的区别还真是这样的,成绩优异的同学,不管是课堂上,还是自习,都能够有强大的自律能力,轻易不会被外界干扰。对比起自己,我真是个多动症中年患者。去年我同时还买了《自控力》的两本书,只是年底筹备婚礼,看了开头就一直闲置至今,哭笑不得,要赶紧拾起。
003.
诚实地记录是让自己变好的第一步。
《习惯的力量》一书中,我对其中一个例子印象也十分深刻,一位有咬指甲习惯的学生,心理医师让她随时记录下她指尖紧张感的时刻,并在索引卡上打勾,通过一段时间的记录,她了解到自己咬指甲这一习惯的发生时间和次数等。后来,她遵循医师的方法,在想要咬指甲的时候采用别的方式转移注意力,并且也将成功克制咬指甲这一习惯记录下来。案例的最后当然是学生克服了这一不良习惯,准确地说,是她找到了新的替代习惯。
对于我自己,也感受过“记录行为”的魔力,去年健身的时候,坚持两百多天记录每一顿饮食,和每次运动的情况,这样做以后,我在每次忍不住想吃东西的时候都将它等量成我需要花费多大力气才能消耗掉这次摄入,只要想到自己累成狗的样子,食欲也随之大减。后来,当然是有不错的减脂成效,还有隐约可见的马甲线。两百多天的记录,翻看才知道有多无聊,但是单看记录的每一天,都充满了汗水和成就感。
相对而言,今年没有一个良好的开端,记录饮食一直断断续续,所以肉肉也悄悄地回来找我了,我到底是经历了什么,堕落至此,赶紧吃块蛋糕压压惊!
今天比较啰嗦,因为我比较焦虑。(iД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