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组(二)
一、 数组的应用
(一) 冒泡排序
冒泡排序是一种简单的排序算法。它重复地走访过要排序的数列,一次比较两个元素,如果它们的顺序错误就把它们交换过来。走访数列的工作是重复地进行直到没有再需要交换,也就是说该数列已经排序完成。这个算法的名字由来是因为越小的元素会经由交换慢慢“浮”到数列的顶端。
1. 算法描述
比较相邻的元素。如果第一个比第二个大,就交换它们两个;
对每一对相邻元素作同样的工作,从开始第一对到结尾的最后一对,这样在最后的元素应该会是最大的数;
针对所有的元素重复以上的步骤,除了最后一个;
重复步骤1~3,直到排序完成。
2. 动图演示
https://images2017.cnblogs.com/blog/849589/201710/849589-20171015223238449-2146169197.gif
3. 分析过程
int[] nums={9,8,7,6,5,4,3,2,1,0}; 0,1,2,3,4,5,6,7,8,9
第一趟比较:8 7 6 5 4 3 2 1 0 9 交换了9次
第二趟比较:7 6 5 4 3 2 1 0 8 9 交换了8次
第三趟比较:6 5 4 3 2 1 0 7 8 9 交换了7次
第四趟比较:5 4 3 2 1 0 6 7 8 9 交换了6次
第五趟比较:4 3 2 1 0 5 6 7 8 9 交换了5次
第六趟比较:3 2 1 0 4 5 6 7 8 9 交换了4次
第七趟比较:2 1 0 3 4 5 6 7 8 9 交换了3次
第八趟比较:1 0 2 3 4 5 6 7 8 9 交换了2次
第九趟比较:0 1 2 3 4 5 6 7 8 9 交换了1次
4. 代码演示
int[] nums = { 9, 8, 7, 6, 5, 4, 3, 2, 1, 0 };
for (int i = 0; i < nums.Length-1; i++) //比较的次数
{
for (int j = 0; j < nums.Length-1-i; j++) //交换的次数
{
int temp = nums[j];
nums[j] = nums[j + 1];
nums[j + 1] = temp;
}
}
(二) 练习
5. 练习1
需求
定义一个大小为10的整型数组,用随机产生的数据为数组元素赋值,并将它们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参考代码
Random 类
Random类默认的无参构造函数可以根据当前系统时钟为种子,进行一系列算法得出要求范围内的伪随机数
Random rd = new Random()
rd.next(1,10)(生成1~10之间的随机数,不包括10)
6. 练习2
需求
<v:shapetype id="_x0000_t75" coordsize="21600,21600" o:spt="75" o:preferrelative="t" path="m@4@5l@4@11@9@11@9@5xe" filled="f" stroked="f"><v:stroke joinstyle="miter"><v:formulas></v:formulas><v:path o:extrusionok="f" gradientshapeok="t" o:connecttype="rect"></v:path></v:stroke></v:shapetype><v:shape id="图片_x0020_16" o:spid="_x0000_i1028" type="#_x0000_t75" alt="图8.13.BMP" style="width:257.25pt;height:211.5pt;visibility:visible;
mso-wrap-style:square"><v:imagedata src="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1.png" o:title="图8.13"></v:imagedata></v:shape>
步骤:
1.定义数组存储价格,并利用循环输入。
2.定义变量min保存当前的最低价。
3. 将min和数组中的其余元素依次比较。
(三) 作业
1. 需求
实现用户随机输入6个整数,按从大到小排列
<v:shape id="Picture_x0020_2" o:spid="_x0000_i1027" type="#_x0000_t75" alt="Snap1" style="width:229.5pt;
height:131.25pt;visibility:visible;mso-wrap-style:square"><v:imagedata src="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2.png" o:title="Snap1" grayscale="t"></v:imagedata></v:shape>
2. 实现思路
定义数组存放用户输入的数据
使用冒泡排序算法
循环输出交换后的数组
二、 二维数组
(一) 值类型和引用类型
1. 描述
前面介绍的基本数据类型都是值类型,到目前为止,我们学过的引用类型只有字符串和数组,那么值类型和引用类型有什么区别呢?
值类型的存储空间是分配在栈(stack)中,引用类型的存储空间是分配在堆(heap)中。数组属于引用类型,所以如下代码代表的意思是:
int[] arr = { 1, 3, 5, 7, 9 };
数组的各个元素在中分配,并按顺序依次排列。而变量arr分配于栈上,它存放的是一个内存地址的指针,这个指针指向堆中数组元素的地址。
也就是说,可以通过变量arr找到堆上的数组元素。
<v:shape id="图片_x0020_1" o:spid="_x0000_i1026" type="#_x0000_t75" style="width:191.25pt;height:108.75pt;visibility:visible;mso-wrap-style:square"><v:imagedata src="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3.png" o:title=""></v:imagedata></v:shape>
2. 演示
下面通过例子来演示值类型和引用类型的区别
代码
/**
值类型演示
*/
int num1 = 100;
int num2 = num1;
num1 = 50;
Console.WriteLine("num1={0},num2={1}", num1, num2);
/**
引用类型的演示
*/
int[] arr1 = { 1, 3, 5, 7, 9 };
int[] arr2 = arr1;
arr1[0] = 500;
Console.Write("arr1的值是");
for (int i = 0; i < arr1.Length; i++)
{
Console.Write(arr1[i] + ",");
}
Console.Write("arr2的值是");
for (int i = 0; i < arr2.Length; i++)
{
Console.Write(arr2[i] + ",");
}
分析过程
(二) 二维数组
1. 概念
二维组有两索引(索引号都是从0开始),其中一个表示行,一个表示列。从概念上讲,二维数组就像一个具有行和列的表格一样。
2. 定义和创建
定义一个3行2列的数组
int[,] arr = new int[3, 2];
注:在声明或创建数组时,[]内的逗号数目加1即维度数加1
3. 初始化
声明时初始化
int[,] number = new int[3, 2] { { 1, 2 }, { 3, 4 }, { 5, 6 } };
省略数组大小初始化
int[,] number = new int[, ] { { 1, 2 }, { 3, 4 }, { 5, 6 } };
省略new关键字初始化
int[,] number = { { 1, 2 }, { 3, 4 }, { 5, 6 } };
4. 使用数组
获得元素
二维数组元素的引用方式为
数组名[下标表达式1,下标表达式2]
注:下标都是从0开始
获得第一行第2列元素的值
Console.WriteLine(number[0, 1]);
获得多维数组的长度
l Rank:返回数组的维数
l GetLength(0):返回数组第一维的长度
l GetLength(1):返回数组第二维的长度
l GetUpperBound(0):返回第一维的最大下标值
l GetUpperBound(1):返回第二维的最大下标值
注:GetUpperBound(0)= GetLength(0)-1
Console.WriteLine("数组的维数:"+arr.Rank);
Console.WriteLine("第1维数组的长度" + arr.GetLength(0));
Console.WriteLine("第1维数组的最大下标" + arr.GetUpperBound(0));
遍历二维数组
使用双重for循环
for (int i = 0; i < arr.GetLength(0); i++)
{
for (int j = 0; j < arr.GetLength(1); j++)
{
Console.Write("arr[{0},{1}]={2}\t", i, j, arr[i, j]);
}
Console.WriteLine();
}
使用foreach循环
foreach (var item in number)
{
Console.Write(item + " ");
}
三、 动态数组
(一) 概念
所谓动态数组是指在程序运行时可以动态改变数组长度。前面所介绍的数组,相对应的被称为静态数组,即定义数组后,就无法更改数组长度。
在C#中,如果需要使用动态数组,可以使用ArrayList,不过需要在程序开头添加一个引用
using System.Collections
注:动态数组只能是一维的。
(二) ArrayList的声明与创建
有二种方式:创建时声明一个初始长度,或不声明初始长度
ArrayList list = new ArrayList();
ArrayList list2 = new ArrayList(10);//初始长度为10
注意:
初始长度仅仅是系统给数组开辟了一个空间,并没有实际使用,所以在未使用的状态下,其长度还是为0;
ArrayList的长度即元素的个数用count属性来表示
Console.WriteLine(list2.Count); //返回结果是list2中的元素个数
(三) ArrayList的操作
1. 赋值:顺序添加
通过Add()方法,给ArrayList添加一个元素
ArrayList arrayList = new ArrayList(10);//初始长度为10
arrayList.Add(100); //向第一个元素赋值
arrayList.Add(200);//向第二个元素赋值
2. 赋值:插入到指定的位置
insert(下标,元素值):下标从0开始,
下标不能超过原有数组的长度
arrayList.Insert(1, 400); //400插入到下标为1的位置上,原先下标为1的元素值被”挤“到后面一个位置上,依次类推
3. 删除元素:删除指定值的元素
remove():删除第一个与指明匹配的元素
ArrayList mylist = new ArrayList(5);
mylist.Add(200);
mylist.Add(100);
mylist.Add(200);
mylist.Add(300);
mylist.Add(100);
foreach (var item in mylist)
{
Console.Write(item + " ");
}
mylist.Remove(100);
Console.Write("\n");
foreach (var item in mylist)
{
Console.Write(item + " ");
}
removeAt():删除指定下标的元素
mylist.Remove(1);//删除下标为1的元素
removeRange()方法用于删除一定范围的元素
remove(int index,int count)
index:表示从第几个开始删除(从0开始计算),
count:表示要删除的个数
mylist.RemoveRange(1, 3);//表示从下标为1的元素开始,删除3个元素
四、 作业
(一) 问题描述
有一组学员的成绩{99,85,82,63, 60},将它们按升序排列。要增加一个学员的成绩,将它插入成绩序列,并保持升序。
<v:shape id="图片_x0020_12" o:spid="_x0000_i1025" type="#_x0000_t75" alt="图8.11.bmp" style="width:251.25pt;
height:123pt;visibility:visible;mso-wrap-style:square"><v:imagedata src="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4.png" o:title="图8.11"></v:imagedata></v:shap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