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者是一位曾攻读法学的资深编辑。在这本书里,她不仅讲了很多关于编辑、作者、读者的有趣故事,而且描绘了一本书是如何被打磨出来的。
如作者本人所评价,这本书确实可视为一本通俗有趣的出版知识普及书,也可让读者初探图书编辑的职场生态。
关于编辑
“刚工作的时候,非常享受工作的每一天,好朋友说,你的工作真好,你正好喜欢看书,那就是你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还有钱发。”
作者这样写道,她正好也是一位编辑。
编辑是什么呢?
编辑不卖书,不卖书号,不卖版面。编辑的工作不只是改错别字。
编辑是让想法变成书的人。
想法从何而来?
作者总结了自己在选题策划方面的N字诀:
1.移花接木:从其他领域的成功选题中移植经验。
2.顺藤摸瓜:阅读时留心书中提到的其他书或人,发现有价值的选题或潜在的作者、专家。
3.触类旁通:一本书的体例尝试成功时,可以扩展成丛书。
4.金榜题名:关注各类图书排行榜,从中发现热点和读者需求,但不要盲目跟风。
5.道听途说:做个有心人,捕捉各种信息(来自书报刊、网络、聊天、路人甲)。
选题策划的能力来自编辑对各种信息的搜集和分析整合。
除此之外,编辑还应该提高审稿能力。
编辑需要发现和改正文稿中知识、结构或政策方面的错误,但他们的学问不一定比作者高明,那怎样才能做好稿件的“补强者”,让一本书更好呢?
这就需要编辑具备强大的学习能力和检索资料的能力,取各种知识为己所用。
还要妥帖地行使编辑的权力,修改稿件时不要自己想当然,应尊重作者。
编辑不止要与作者打交道,在一本书的出版过程中,也要与各种岗位的技术人员等打交道。因此,与人沟通的能力很重要。
比如,从作者对自己的称呼的变化中(或者直呼名讳呀,或者叫老师呀),捕捉对方的情绪并完美化解,就是沟通能力的体现。
在图书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条件下,编辑不止该提升自身修养,还得拥有市场意识。作者和编辑都该如此,知道市场需求,共同做出自己走心、市场欢迎的好书来。
关于书
从一个想法到一本书,要经过很多环节:
获得稿件(约稿或投稿)、选题讨论、版式设计、文字校对、审稿加工、用纸选择、开本确定、封面设计、印刷方式、附加工艺、装订包装、上架销售……
在一长串的流程中,有许多岗位的人们付出了劳动:
作者,排版员,编辑,封面设计师,印刷工,装订工,发行员,书店店员,读者……
读者拿到一本书,看到的每个字、每幅图,包括大小和用纸,甚至哪个出版社来出,其实都经过了重重考量。
仅仅一个好的书名,就不仅要求措辞上创新,还要读来抑扬顿挫,有时还得有分寸地借鉴其他大火的图书。
作者举了一些做译著中的小细节,来说做书的艰辛:
人名的音译。比如Holmes,译为霍姆斯就是法官,译为福尔摩斯就是侦探。卡尔·马克思不可以用卡尔·马克斯。
回译。将中文作品翻译成外文再翻译回来,就可能出错。比如Chiang Kai-shek(蒋介石)变成常凯申,Mencius(孟子)变成孟修斯。
多人翻译术语的统一。长著作经多人翻译,会有术语用词不统一的情况。比如,杂志Bunte被翻译成三种名称:《彩虹》《彩色》《邦特》,而经过查询之后才发现这本杂志通译为《缤纷》。
不止译著如此,所有书在出版的每个流程中都应该做到严谨、认真、准确。
作者说了:“书是一切好东西最终的表现。”
在传统出版业面临挑战的当下,作者能找到更能快捷生产内容的平台,读者有更唾手可得的阅读方式。
但是编辑不能失去信心,要创新,扮演好阅读的筛选者、把关者、引导者、传播者的角色,做出更高品质的图书:更有创意,更有价值,更具有不可替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