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Humanization」,我更喜欢用「User-friendly」来翻译 人性化 这个单词。毕竟诸如“人文关怀”、“人性满足”的官方解释总感觉太过泛泛且空洞,缺少了点敲击内心的实在感。
就好像那种可以方便切水果却免不了浪费果肉的小工具,身边随处可见的所谓“人性化设计”似乎都逃不过顾此失彼的魔咒,只集中于解决表面问题,而忽略了人性化的真正初衷。
“除了对心理、生理需求的满足,更重要的是对精神追求的尊重。”
好在还有日本人在坚持,带来这种能够触及内心的感动。
日本人对待人性化设计,少了那份“为人性化而人性化”的急功近利。这个民族向来认真谨慎、谦逊低调的特性被注入到设计成果的每一个细胞中,不追求惊艳和赞赏,他们更希望得到的是,来自使用者的会心一笑。
这些实心实意的小关怀,被隐藏在日本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无论是庞杂的公共设施,还是微小的产品包装,“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在默默地为你好”——是他们用来诠释“人性化设计”的方式。
地铁 · 5秒钟实现换乘
▼
即便是靠谱快捷如地铁,也经不住总因为换乘而上上下下徒步辗转于偌大的地铁站。运气不好碰上复杂的换乘站,步行上十几分钟也是常事。
而在日本,地铁站设计者将站台与站台之间的空间维度连接了起来,能直线到达的就绝不绕路。
比如你需要在A站换乘,且到达A站时列车停在1站台,而换乘偏偏需要前往3站台......这时候,原本左侧开门的列车会双向开门,恰好停在2站台的车也会双向开门,而你,只需要从右侧下车穿过停在2站台的列车,就可以在5秒钟之内实现换乘。
门禁系统 · 节省等电梯的3分钟
▼
节省时间永远是追求效率的日本人不变的研究课题,就连进入家门一系列动作都被设计成人性化的联动,为的就是节省每次等电梯的三分钟。
当你在门口刷门禁时,电梯就会开始自动下降到一楼,当你走进电梯间,就已经有到达一层的电梯开着门迎接你了。
台阶 · 不只为大人设计
▼
为了让“小公民”们方便,日本人愿意在台阶的设计上多花点心思。
在靠近扶手的位置设置适合儿童步高的台阶,有些地方甚至会连扶手都设计成两种高度。
卫生间 · 处处都有心意
▼
日本的马桶设计基本上人见人夸——冲水时水箱上的水龙头会流淌给水箱补水,而这个水可以用来洗手。且不说节水的意义所在,这一设计光是在提高空间实用率上就立了大功。
更为人性化的设计出现在公共女卫生间。
为了使女性不因为小便时发出的声音而感到尴尬,马桶附近会设置一个专门的扬声器,按下按钮就会响起水流声来遮盖小便的声音,当然,这一点也不会浪费水。
再来看看卫生纸——设计师坂茂将卫生纸中间的芯筒由圆形改为四角形,人拉动纸时卷筒会产生阻力,从而发出“喀哒-喀哒”的声音,让人在使用时能容易地拉扯到想要的长度,从而节约资源。另外,四角形的设计也便于储藏排列,更节约空间。
牛奶盒 · 藏起来的暖心谢意
▼
乍一看上去和国内的牛奶盒并无什么区别,仔细观察细节,首先能看到在开口处,为了防止顾客打开错误的一侧,标示着“开口”。而为了方便盲人,在非开口的一侧有一个可以摸出来的豁。
如果你非要打开另一边,将会看到更为暖心的画面——
这里写着一些字:谢谢你对回收资源做出的努力。
在日本,为了充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也为了节省垃圾桶的空间,使用纸盒后,应该完全打开、洗净并且晒干再统一回收。
但是这个过程过于麻烦,所以喝完直接就扔的人也不少。
只有认认真真去做回收的人,才会打开盒子的另一个口,也才会得到这句由衷的感谢。
泡面 · 不再多此一举
▼
先不说日本的泡面味道如何,就单纯看这种不用拆调料包、直接倒热水就可以吃的设计,就自带了满满的人性关怀。摆脱难搞料包的同时,再一次地节约了时间和资源。
雨伞 · 能站起来就好
▼
全球人民关于雨伞都有一个烦恼——它很难稳稳地靠在墙边,下雨时遇到没有专门雨伞收纳桶的地方,经常会东倒西歪沾一身脏。
于是日本品牌 Nendo 将伞把设计成一个开口状的半三角形,这样就可以容易地被立在墙边,也可以挂在桌角。
茶包 · 一个不经意的参照
▼
设计师深泽直人把茶包的提线部分设计成环状,并且颜色和泡后的红茶颜色一致。泡茶者可以意识到茶的颜色和环的颜色之间的关系,在长期饮用后以此作为参照:今天喜欢把茶泡得比红环的颜色浓一点,又或者今天想试试把茶泡得淡一点。
❤
所谓感动,是源于对方不肆意张扬、不苛求回报的细心关照。
这种润物细无声般的人性化设计,解决了那些真切存在,却被大众忽略甚至习惯忍耐的痛点——
“别人想不到的,我们来替你考虑”,这大概就是日本人坚持将人性化返璞归真的意义所在。
部分素材来自Pinteres及知乎
转载要和我们先联系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