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里,猫窝成一个团子,睡在花下。一双橙色的眼睛,晶莹剔透,与之对视,灵魂似乎都要暴露在它的面前。
鲜艳的蔷薇花,在微风中轻轻摇摆。花的那边是大堂,教堂的祈祷场所,这时候,三位老人,正在默默祈祷,我们从旁边走过,也惊扰不了一颗虔诚的心。
站在门口,修女指了墙上的浮雕,低着声音给我们介绍教史,还赠送了资料册,邀请我们到另外几座教堂参观。
“我们这里有点远,修行的人不多,如果想感受更浓厚的宗教气氛,汉口那边比较合适。”她一脸的谦卑,微笑着说。“你们慢慢参观,离开的时候,请往祭坛稍微鞠躬就好。”
据说,当年意大利传教士来东西湖传教,乡民对“洋鬼子”都有所忌惮,不敢轻易靠近,唯独一位中年男子上前打了招呼,并热情送上西瓜给对方解渴。
后来,男子随神父入了教,而他的儿子也入堂奉教,并掌握了一口流利的英语。再后来,这个孩子敢打敢拼,又具有语言优势,在大汉口大展拳脚,创出一片天地来。他,就是刘歆生,人称“汉口地皮大王”。
柏泉天主教堂,全称“汉口柏泉圣安多尼小修院”,由意大利传教士1842年建立,是武汉地区创办的首家宗教教育机构,刘歆生小时候学习英语的地方,就在这里。
也许是偏僻,人迹罕至,两栋罗马风格的修院楼里空荡荡的,布满了灰尘,破败的椅子随处可见。从门口进来,就像是走进了一小段的时光隧道,在微弱的光线之中行走,人有些恍惚。脚步过后,地上的脚印清晰可见,一步一个脚印。
一位老妇人,拄着拐杖,小心翼翼的迈着步子,在大树底下缓慢行走。阳光穿过树叶缝,给她穿上了一件斑驳的外衣。她踩在金黄的落叶上,从大楼的这头移动到那一头,然后转个弯,再从那头,走回这头。
看到我们,老人稍微停下来,呆呆着打量了我们一阵子,然后,又继续移动自己的脚步。
时间在这个时候,成了老人唯一的游戏。
而大树对着的,无玷圣母雕像后面有一座花园墓地。这个不大的空间,是汉口教区许多中外神职人员,包括神甫、修女、司铎等的安息之地。
他们传教于此,魂归于此,在教堂的一个角落,与信仰同在。
人的一生,总需要有所追寻。无论环境如何去改变,道路起起伏伏,那是外界里的镜花水月。如果心中修筑进来一个灯塔,必然能明亮内心,坚强自己,给自己于勇气与自信,让人无所惧怕,勇往直前。
下午四点,车子转出大门,车顶扫过低矮的树叶,惊起了鸟儿,它们从修院楼顶上的野草丛里飞起来,盘旋着四处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