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古韵其四鲁迅的绍兴岁月
鲁迅自传
“我于1881年生于浙江省绍兴府城里的一家姓周的家里,父亲是读书的,母亲姓鲁。。。。。。”,1930年,鲁迅先生在上海生活的第三年,已值晚年的他回顾自己近50年的跌宕人生,梳理了他的这篇自传。其中不乏对在家乡绍兴生活的追忆,他用平静简短的文字,记述了曾经阳光明媚和风雨交加的岁月。
鲁迅的祖父周福清是进士出身,后又被钦点为“翰林院庶吉士”,是皇帝的近臣。当时这个消息传出来以后,用六面大锣(当时的规定中了状元以后要用八面大锣,进士是六面大锣)狂敲,一路的从大街小巷穿过来,一直到了这个台门。他们当时家族三个台门加起来,在整整400年中一共中过三个举人,但是没有人中过进士,周福清是第一个,他到达了周氏家族的科举的荣耀的顶点。经过400年的累事经营,为这个家族积攒了殷实的资产,当初因族人众多而建造的这座六进的高宅大院内,曾有六个房头合族共居,历经时代的变迁,当年有着六进的高宅大院,如今只有鲁迅曾经居住的第三进院落较为完好地保存下来。
科举所带来的荣光照耀着整个家族,鲁迅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出生和成长的。在这个四世同堂的家庭中,鲁迅备受呵护,鲁迅在父亲的教导下也开始读书识字,同时也有了他小时候的玩伴闰土,以及他们玩乐嬉闹的乐园——百草园,以及后来的私塾——三味书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在自然中寻求无限乐趣,也在城中最好的私塾里打下国学基础,少年鲁迅正是在这样平静而优沃的环境下成长。
然而在鲁迅13岁时,忽而遭了一场很大的变故,祖父周福清呗卷入了一场科举舞弊案,将周家推上了风口浪尖,面对家族横生的变故,13岁的鲁迅被迫前往外婆家避难,鲁迅的生活从此多是阴云密布,使自幼生长在高墙大院内的鲁迅真切感受到人情冷暖。
压抑的避难生活终于在半年多后结束,鲁迅回到了绍兴府城的家中,然而等待着他的并不是阳光灿烂的日子,而是祸不单行的艰难岁月。鲁迅当时曾经记载,他是三天两头要到当铺来,他除了祖父被抓,那还有一个就是他的父亲当时因为又急又气又担忧,一病不起。可是鲁迅先生按理说是大户人家,父亲生病就至于沦落到出入当铺吗?实际上从他的祖父辈开始,已经家道开始中落,已经走下坡路了,那他祖父在做官的时候呢家境还行,但是祖父一被抓,这个家境啊就迅速的破落了。为了治病,不得不把家里的那些存底的那些老货都拿来变现,所以鲁迅先生当时作为家里的长子,就由他来出入当铺来典当这些东西。
鲁迅当年常常出入当铺和药铺,来回要走好几里路,想象着一个十几岁的少年为久病的父亲往返奔波的身影,沉毅而寡言的担当起长子的职责。最终他父亲的病还是无力回天去世了,所以这个对鲁迅来讲呢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也是痛彻心扉的事情,也是他后来学习医生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父亲的去世带来的不止是悲痛,还意味着身为长子的鲁迅要开始直面台门内外的争权夺利,这使他深深厌恶。不仅如此,高墙之内吸食鸦片赌博,游手好闲的族人更使鲁迅感到压抑和窒息,他不愿一生陷于这样的生活中,决意逃离寻找新的出路。
为了谋求出路,十七岁的鲁迅从家乡出走先后去了南京、日本求学。他接触过海军、矿务、医学,最终认识到疗救旧中国最迫切的良药是新思想、新文化,因此毅然弃医从文,投入文艺活动试图改造国民精神。
在29岁的时候,从日本回国,鲁迅先生辗转来到绍兴府中学堂,任博物学教员。阔别家乡十余年,当鲁迅以一个教育者的身份回到家乡时,他又发生了哪些变化呢?可以通过他写的一首诗体会到他当时的思想。
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从那个20多岁的时候,他就立下了一个一生为中华民族奋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志向。1918年5月,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用现代体式创作的白话短篇小说《狂人日记》,开始了他以文为刀,以笔为枪向封建旧文化宣战,不断与压迫民众的旧思想旧文化斗争的一生。
【纪录片——跟着书本去旅行 】
鲁迅的童年
鲁迅先生,更多时候在人们心中是一个战士的形象。他以笔为刀,通过《狂人日记》《孔乙己》等一系列作品,剖析当时病态社会中各层民众的精神病苦,以猛烈的批判唤起民众的反省。
但他也有着温情的一面,他在《社戏》里用饱含深情的笔墨讲述了小时候在外婆家消夏和小伙伴儿一起钓虾、看戏的经历。位于安桥头村的外婆家,承载了鲁迅先生童年时期的许多回忆,更是童年鲁迅的一方乐土。对童年鲁迅来讲,这里不仅仅是可以少念点书了,没有人来监督他,更主要的这个地方让他感觉到一种城里所没有的那种全新的新鲜的空气,是放飞心情的地方。
在水稻纵横水产丰富的绍兴水边捞鱼钓虾,几乎是历代绍兴人的童年记忆,对小鲁迅来说,钓虾也是他每日的乐趣所在。
在绍兴,无论是祭拜祖先、土地神,或是家里遇到喜事等,人们都会办社戏,通过演戏的方式来酬神祈福。在距离鲁迅外婆家约5里处,有一座水上戏台,始建于清道光十二年,经历多次修缮一直保存至今,这里便是鲁迅当年期盼已久赶去看戏的地方。在这种现场感看戏的感觉,给他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两边的豆麦的香味,晚霞的红色红遍了半边天,耳边传来悠扬的笛声,他就回想到当时的那种美景,也是鲁迅一生当中最美最快乐的时光。到后来整个中国都是风雨飘摇,大厦将倾,社会混乱,非常的压抑,跟小时候那种氛围完全是两个世界,所以他特别怀念这段与小伙伴们一起钓虾放牛看戏的乡间生活。
对于鲁迅而言,故乡绍兴是复杂的存在。这里既有鲁迅童年时的快乐与美好,也有他青年时的彷徨与迷惘。而在外婆家这一段时光,应该是他童年生活中最快乐的回忆,不仅仅是一种从未体验过的乡野趣味,更让他感受到了别样的真挚与温情,所以他才会在字里行间流露出浓浓的思念之情,《社戏》作为最后一篇小说收录在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集《呐喊》之中,或许在鲁迅先生看来这篇文章中流露的真挚感情,在当时会是另一种疗救病态社会的良药。
【纪录片——跟着书本去旅行 】
绍兴之酱味
所谓乡愁,对很多人而言就是故乡的味道,伴随着岁月的发酵,形成经久回味的记忆。
作为一名绍兴人,绍兴独特的酱鸭酱肉,安抚了鲁迅的这份乡愁。童年的那份记忆,鲁迅也用他笔下的绍兴特色风味,表现出来了他对于绍兴故乡的怀念之情。
为什么绍兴人这么喜欢吃酱货呢?第一个原因呢,是因为江浙一带的气候湿热潮湿,食物不容易保存;另外一个原因呢,就是因为绍兴饥荒、水灾特别多,所以本地人为了延长保质期和储备食物,就做成了酱制品。
酱腌风味在旧时是备荒之物,随着岁月的流逝,逐渐变成声名远播的绍兴味道,独特的酿造工艺与时间的沉淀加持,造就出绍兴酱油浓厚幽香的独特风味,用它做出的酱货自然香味四溢,成为绍兴人记忆中抹不去的酱味。
而酱味美食的滋味,主要来自于绍兴本地的酱油,几百年来盛销不衰,声誉日上。绍兴从魏晋时期就开始发展酱油制造,而酱油酱香浓郁的秘诀,来源于绍兴传统酱油的制作方法。每年夏季,用蒸熟的黄豆和炒熟的小麦做成曲子,浸在盐水中发酵,历经180天的日晒和夜露,滤汁去渣,缸中液体此时已经变得油亮厚重,酱油就此成型。与其他地区酿造酱油不同的是,绍兴酱油的酿造到这一步,还远没有结束。在第二年,往酱油中加入用小麦粉加水发酵而成的面饼后,继续晾晒去渣,总共需要经过两年的时间才可制成。独特的酿造工艺与时间的沉淀加持,造就出绍兴酱油浓厚幽香的独特风味,用它做出的酱货自然香味四溢,成为绍兴人记忆中抹不去的内里酱味。
鲁迅先生从1919年底回到绍兴,卖掉他的祖宅,然后把他老母亲全家接到北京去之后,他后半生再也没有回过绍兴,因此故乡的酱鸭酱肉,给晚年漂泊在外的鲁迅,带去了来自家乡的温暖,也给远方的游子带去了家的慰藉。
【纪录片——跟着书本去旅行 】
【版权声明】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和记录使用,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