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公五年(公元前707年)发生的周桓王率领四国联军攻打郑国却惨败的事件,着实让各国热闹了一番,摸透了周王底细的诸侯们,也都是口不笑心笑的越发不把王室当回事。
六年夏天桓公在鲁国成地会见了到访的纪侯。纪侯在去年遇到了大麻烦:齐侯,郑公在去年到纪国串门的时候,发现纪国弱小防备不好,就商议准备吞并它,他俩的狼子野心被纪侯敏锐的发现了。毕竟是在纪国的地盘,虽然齐侯郑公有不轨之心倒也不敢放肆。如送瘟神般送走了两人后,纪侯心中越发不安,时刻担心两国会发兵来打,到时迎接自己的就是灭顶之灾。
纪侯在不安中等待着,没想到事情有变,等来了周郑两国撕破脸皮,打起来的惊天消息,此刻得到这个消息,纪侯的心算是暂时放到了肚子里,甚至还有点沾沾自喜和拭目以待:让你郑庄公心眼坏,得到报应了吧。让周王打你,打死你。可纪侯也万万没想到,周王和他率领的四国联军战斗力那么渣,五打一还被人家打的狼狈而逃。心好不容易放到肚子里的纪侯再次不淡定了。郑国取得如此大胜,现在,郑庄公的尾巴还不得翘到天上,这时候进攻我国的作战计划恐怕都已经制定好了吧?不成,不能坐以待毙了,得赶紧找个能说上话,帮上忙的大腿抱。找谁呢,鲁国吧。鲁国跟周天子还有齐,郑两国的关系都错。于是乎这年冬天,纪侯冒着寒风和大雪前往鲁国,拜见桓公。
见到了桓公,纪侯仿佛就像见到了救世主。兄弟,你得救我啊,齐,郑两国不怀好意,这时候正虎视眈眈的看着我啊。你看我国小民弱怎么是它们两国的对手呐。兄弟,想当初你哥哥在位那会儿,你们鲁国和莒国不对付,我纪国可是二话没说的积极撮合着你们两国和好的呀。我要求也不高,我也知道你们鲁国跟周天子关系很好,我更知道你和齐侯郑公都是兄弟,让你出兵保护我不可能也不现实,但你可以替我去向周王求求情,让他给齐国下个和我国议和的命令,如此,我就心满意足,千恩万谢了。桓公默默的听纪侯说完,面露难色,说,君说的都对,但是,我做不到啊。『冬,纪侯来朝,请王命以求成于齐。公告不能。』纪侯满怀希望的来,又极其失望的回,在忐忑不安中等待。
七年,八年都没啥事。事实证明,邓侯是多想了。齐郑两国最终是没有动他。到了桓公八年,纪侯不知怎么滴就搭上了周王这条线儿,还把女儿嫁给了周桓王做了王后,有了这么个女婿,纪侯该心安不少了。
九年自然没啥事,就到了这年冬天,曹国太子来鲁国串了个门。
桓公十年冬(公元前702年),鲁国摊上事了,摊上大事了。因为几年前的陈谷子烂芝麻的小事,郑国公子感到自己受到了极大的怠慢和侮辱,于是就联合齐,卫在鲁国郎地打了一仗,当然,鲁国打败了。这是自隐公到桓公的二十一年来,第一场发生在鲁国国土上的战争。这似乎预示着一个和平时代的打破和新动荡的到来。
十二年夏,爱管闲事的桓公撮合杞,莒两国在曲池达成和解。然后他又想撮合郑,宋两个几十年的冤家达成和解。这年秋天,鲁宋两国先在句渎之丘结盟,为了试探宋国的诚意,两国又在虚地会见,冬天又在龟地和宋公会见,费了这么大的功夫,浪费了这么多的时间,没想到宋公最终拒绝了跟郑国讲和。费了这么大的功夫,浪费了这么多的时间,没想到最后被当猴子耍了。桓公很生气,你既然不愿和,那就准备打吧!这年冬,鲁,郑在郑国武父结盟,然后就开始联合发动了对宋国的战争。
十三年(公元前699年),不堪忍受宋国屡屡敲诈的郑国,联合鲁,纪两国和宋,齐,卫,燕四国展开大战,鲁国迟到了没有按时到达却没有影响最后的战局,宋国大败。
十四年鲁无战事,但冬天宋军攻入郑国都城,劫掠一番后回国。十五年(公元前697年),鲁,齐两国元首在艾地会见,商讨一同安定许国。郑国发生内乱,郑厉公出逃,冬,鲁,宋,卫,陈四国元首会见,意在共同出兵护送外逃的郑厉公回国,结果战争以四国的失败而告终。(不败才怪。为什么这么说呢,别忘了,宋国,卫国和郑国可是世仇,陈军却是没有什么战斗力的战五渣。这次军事联盟根本就不稳固,且各自心怀鬼胎)。
十六年(公元前696年),去年对郑国作战失败的鲁国,宋,卫三国不甘失败,又叫上了蔡国策划攻打郑国。夏天,战争打响,到七月,打到郑国以后桓公就提前回国,并祭告了宗庙,宴请了诸位大臣。
十七年(公元前695年)春,鲁,齐,纪三国在黄地结盟,并商讨如何平定卫国发生的内乱。之后,和邾国重申旧好,夏,鲁,齐发生边境军事冲突,秋天,受宋国之请,,攻打邾国。(邾国国君恐怕心都快被气炸了,不久前刚重申的友好盟约你都忘了吗?)
十八年(公元前694年)春,桓公准备带着媳妇回娘家。齐襄公在泺地和桓公会见,之后三人就在随从的护卫下回到了齐国。没想到,到了自己的地盘齐襄公也浪了起来,把自己的同门,桓公的老婆文姜给睡了,纸包不住火,这件事被桓公知道后,恼羞成怒的桓公骂了文姜,随即文姜就把这事告诉了齐襄公,见事情已经败露,襄公也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决定杀了桓公。某日,齐襄公派人通知桓公,说,兄弟我睡了你媳妇,确实是我的不对。所以我决定摆个宴席,兄弟我亲自给你赔罪,你看如何?桓公看这事情已经发生了,自己的小舅子也知道错了,认错也挺有诚意就借坡下驴答应了下来。酒宴上两国国君都各有心事,特别是桓公,带着媳妇回了趟娘家没想到就被媳妇给自己戴了这么高一顶绿帽子,心中愤怒,痛苦,看着主座上的齐襄公,也只能无奈的强颜欢笑。心中苦闷的桓公喝多了,喝醉了,他希望用酒精的麻醉让自己暂时熄灭心中的怒火。襄公等的就是这个机会。看桓公已醉,就命齐公子彭生把他抱上车,明白襄公真实意图的彭生折断了桓公的肋骨,最后,桓公死在了送他回住处的车上。
桓公就这么死了。死的并不光彩,就如同他当初在对待他哥哥隐公时并不磊落一样。
桓公在位十八年,完全抛弃了隐公的治国方略和外交方针。他不再把建立和邻国的和平外交关系作为主要任务,而是热衷于参与各种国际事务,甚至是干预他国内政。他高傲自大,已然不在把周天子放在眼里,虽然,这是当时的一种大趋势。他反复无常,今年刚与一国签订盟约,明年就可以与一国兵戎相见。他在位十八年,共参与或发动大大小小的战争七场。不仅百姓为此不胜其扰,隐公创造的和平稳定的外部环境也被桓公完全打破……
隐公筑基,桓公拆台,这是这对兄弟治国方略上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