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名教师工作到第十个年头,有的已经成为骨干、名师了;有的却习惯了拿着相同的教案,讲着相同的课。人们常说:十年左右是教师生涯的高原期,说句实话,我的生涯高原期,如同春夏秋冬这四个季节一样,如期而至。且我的高原期还与众不同,遇到了一些尴尬:2009年,我是一名新手老师,它是一所新学校,我们几个新毕业的外地大学生一起住在集体宿舍,学校就像是我们的“娘家”。2015年,因为政策缘故,我需要去山区学校交流三年。2018年,交流期满,我本应该高高兴兴地回“娘家”,但此时我的原学校早已经变了模样,不仅校名变了,同事有一半都是新面孔,连校长也变了!此时的我,感觉就像风筝断了线,不知该往哪里飘!除此之外,工作也的的确确步入第十个年头,时常感觉自己仍然没有什么建树,精力和热情也不如刚毕业的那几年,我该怎么办呢?怀着这样忐忑的心情,我回到了原学校,没想到我走入了一片新天地……
一、学校已经不是那个学校
记得在我离开之前,学校就是简简单单的三栋楼,楼前一片大操场,楼与楼之间是几块草坪,平淡得像一杯白开水一样。而如今印入我眼帘的是一所有景有韵的学校:校园里有六艺庭院、听梦苑、十二生肖故事广场等景观,广场周边有关于六艺、传统节日、古诗词等知识的展示,广场地面有传统的雕刻组装图案,周围还安置了喷泉、水帘、亭子和文化墙等。走在其中,好像踏入的是某座文化圣地,又好似误入了某处园林。
漫步在教学楼中,欣赏着走廊两侧的学生作品,我不禁感慨,这还是我们学校的学生吗?居然能画出这么漂亮的画?还能自己制作小皮具,陶瓶?学校还能开这样的课程!还有学生去澳门海星中学交流的作品,门厅里贴着课本剧活动宣传海报!给我的感觉就是,学生的生活太精彩了!他们太幸福了!
而这一切,都起源于学校办学理念“成就每一个人”地提出,并且致力于开发和实践“全学习”课程改革和育人模式。从课程出发来设计校园空间环境,让各种资源与校园融为一体,在真实的情境中促进师生的学习力和审美力;让所有的时空都释放出教育价值,让所有的时空都成为课程场景,让孩子的学习以作品的形式展示、发布、分享,成为校园里最美丽的景观,让时空展现出生命成长的气息和活性,这些都极大程度地促进学生的好奇心、创造力的培养,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校长经常提的一句话:让每一学科在校园里都有自己的展示天地,让每一学科都能利用校园环境开发课程!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也不断地思考,我可以做些什么,让校园环境更好的为我们生物学科所用?我们生物学科有哪些可以外显的成果展示呢?于是我在带领大家参加北京市中小学生植物栽培大赛时,想到可以将获奖同学拍的最美植物照片和栽培感悟,制作成海报展示,这样不仅学生更加感兴趣,连我组织起来也会觉得更有劲头呢!
除了校园环境的变化,我还发现老师们读书与反思、学习与研究的氛围越来越浓了!原来学校里据教师的需求及工作年限,鼓励老师们自发成立了四个民间型的成长“自组织”,分别是“教师领袖成长俱乐部”、“青年教师成长共同体”、“未来教师成长联盟”、“班主任成长俱乐部”。大家一起抱团读书、思考、践行、反思,没有随着教龄的增长而安于现状,反而教学的兴趣越来越浓,热情越来越高了,于是我也加入了“青年教师成长共同体”,和大家一起成长!
二、走出去,世界更辽阔
回来之后我发现另外一个特别大的变化在于:大家外出培训的机会变多了!以前工作将近十年,从来没有走出北京市,同事也出去的很少。但是现在,就好像打开了闸门,不知是什么原因与力量,经常有外地的老师来校参观、交流,本校的老师也经常全国各地参会、上课、交流、研讨!除了学校组织的外出学习,甚至还可以自己主动申请外出学习!每每听着同事们带回来的新的理念、上课的经验、交流的收获,都让我羡慕不已,特别期待自己也能走出去看一看!但无奈自己的孩子还小,没有办法去外地。
没想到去年7月份的一天,校长把我叫到办公室,说西安要举办“全国中小学骨干教师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课堂变革”培训班,问我愿不愿意去?我脱口而出:“愿意!”但是转念一想自己的两个娃,我又和校长说了我的难处,很遗憾地说:“我愿意去,但我去不了啊!”再次没想到的是校长说我可以带孩子和爱人一起去,让我的爱人照顾孩子,我去参加培训!
最后我们全家四口一起去西安参加了这次培训,期间从食、宿、行各方面,参会老师都给了我们全家特别的关照,让我能够踏踏实实的学习课程!而这次培训也让我收益颇丰!在课堂上我们经常会随意提出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不但占用了宝贵的课堂时间,更重要的是,这些问题大多都是一些浅层次问题,不利于学生思考,更不利于提高课堂效率!我学习回来之后,备课时特别注重精心设计问题,尝试以“主问题+小问题”的形式列出每节课的问题串,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我还将培训班中学习到的知识,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给全区初二生物教师做了一次《精心设计问题 单元整合备课》的讲座,受到了老师们的一致好评!
如果没有校长的大力支持,同事们的热情帮助,如果我没有抓住机会,那么我现在可能还安于一隅,一边彷徨一边蹉跎地走向退休。而当我走出去,领略了外面世界的精彩,让我意识到原来自己还可以追求更多,原来自己还可以做到更多!
三、人人都可以出产品
从教十年来,从来没想过自己可以出产品,觉得那都是专家们做的事情,我只是一个普通的生物教师,踏踏实实教课就好了;从教十年很少动笔写文章,少见的那么几篇,都是为了完成任务“憋”出来的!
我们校长爱思考、爱写作,几乎每天都有新文章产出,经常发表在各大期刊报纸上,还有自己的专栏和微信公众号,专著也有好几本。我以为这就已经很厉害,但是某次培训,看到校长展示的各种证书,我才发现原来校长的研究不光是写出文章这么简单,甚至还拿到了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校长经常和我们反复强调:要有产品意识!你每年都在写教案,你的教案能不能成为产品?你每天都在讲课,你的课堂有什么特色?能不能给你的课起个名字?校长会把大家的写的反思、设计的学习单和教师节征文都制作成精美的书刊发给大家,让大家体会自己的文字成书的那份愉悦!
久而久之,我也会经常思考:我有什么东西可以作为成果展示给别人呢?于是我把每一节我觉得比较好的课,都绘制成教学流程图留存起来,以后可以不断润色,期待将来可以打磨成我的一份作品。那么我的课堂如何能够贴上个人特色的标签呢?我认真思考总结我的课堂的特点,同时结合生物学科的核心素养,经过不断地改进和完善,提出了我的“四有”生物课堂。
“四有”指的是有理、有据;有用、有趣。本模型的基础是“有据”,“有据”是指与生物相关的生活情境和生命现象等事实,在此基础上探究其中的生命活动规律,帮助学生形成理性思维和提高科学探究能力,此为“有理”;同时学生在研究生命现象的过程中,体会其中的趣味,认同蕴含的生命观念,此为“有趣”;最终能运用所学解决现实生活中与生物学相关的问题,形成社会责任,此为“有用”。
虽然这个模型还不成熟,但它是我职业生涯的一座灯塔,无论是我的备课还是授课,我都会朝着这个方向不断努力,这样我的教学生活就不会枯燥乏味,而我的教学水平也会不断精进,总有一天,我可以到达那个塔顶,俯瞰大海,熠熠生辉!
如今我已经回到我的“娘家”快两年了,我似乎又找到了刚毕业时的激情,同时又比那时候的我多了明确的目标,并且正在一步一步地朝着目标努力! “好风凭借力,送我入青云”。很庆幸,我遇到了一所有生命活力、有创新精神的“新学校”,我可以听从她的教诲,接受她的监督,我需要做的就是借助这种力量,努力将自己的根扎得更深,汲取更多的力量,待到破土而出,实现自己的职业梦想!
(北京市育英学校密云分校 高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