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月荷
读完《麦田里的守望者》,对叛逆的霍尔顿充满了深深的同情和怜惜。再看看我们身边的很多孩子,在他们身上也或多或少地有着“霍尔顿式”的影子。
一、青春期的孩子就像长满刺的玫瑰,随时准备刺伤接近他的人。
青春期叛逆的孩子,任性顽皮,孤独敏感,对抗着来自父母的任何关怀。他们的内心会突然冒出许多令人吃惊的念头,有了一些无法言表的痛苦;他们开始模仿追星,试图改变自己;他们厌倦一些以前喜欢的人和事,想要远远躲着他们。他们孤独无助,就像一颗浑身长满刺的玫瑰,随时准备扎向试图接近它的人。
玲玲就是这样一个正直叛逆期的女孩子,她今年刚升上初三。原本乖巧可爱的女儿,正一天天变得让父母都不认识了,她表现出来的叛逆让父母大伤脑筋。玲玲从小学到初中,还是比较听话的,学习成绩在班上也算中上等。
玲玲母亲是会计师,在一大型集团任财务主管,整日里忙的顾不上家,还经常在外出差,跟女儿的交流就更少了。父亲在出版社工作,时间上比较宽裕,陪伴和教育女儿的重任就落在了父亲肩上。
父亲是转业军人,对孩子要求很严厉。再加上自己又是做文化教育工作的,自认为教育女儿不成问题。这个父亲算是很尽职了:女儿每晚做作业,他就一直在身边守着。
可是女儿自从上了初三以后,每晚都要很晚才能完成作业。父亲观察过女儿完成作业的情况:开始做得很快,后来就慢下来了。一会儿拿起这本书看看,一会儿又翻翻笔记,估计是遇到不会的题了。
一开始,父亲还去问女儿,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女儿说:不用。再后来,每晚写作业都到快12点了,好像还是没有完成当天的学习任务。无奈,父亲只能让女儿先休息。
二、青春期的孩子用沉默发泄对父母的不满
玲玲的班主任老师给她父亲打电话:玲玲这学期的成绩下降了,白天上课也不专心,还老走神,是不是家里出什么事了?
父亲大为恼火,自己把所有精力都用在女儿身上了,可她到底想干什么?
父亲没有反思,没有帮玲玲找到困扰她学习的原因,没有静下心来听女儿申辩,没有和女儿进行心灵的沟通。
而是在玲玲回家后,进行了严厉的批评,并用粗暴的方法强行将女儿的手机没收了。
玲玲没有哭,也没有闹,而是用沉默回应。对于父亲的说教,她已经听了好多年了,能不能来点新鲜的,老生常谈的话,她再也听不进去了。
母亲还是能理解她的,可是,母亲已经有两周时间没有回来了。想想,玲玲都有些恨母亲了:我在她的心里就一点不重要吗?
她厌倦了学习,厌倦了父亲那张严厉的面孔。每天在学校,她想的不是如何学习,而是怎样才能逃避学习。她就是想和父亲对着干:你想让我好好学习,考上好高中,好大学,可我就是不想成为你期望的那样。
玲玲喜欢画画,特别是画动漫人物。当然只能是偷偷地画,父亲已经撕了她很多张画,她恨他。而只有在她画画的时候,她的内心才会平静,才会快乐,才会达到忘我的境界。
现在,在课堂上她不想听课了,就在下面画画。想着,反正将来也不想考大学,学不学无所谓。
三、父亲的心碎了一地
一个周末,父亲带玲玲到西餐厅吃饭,想借此机会和玲玲多聊会,想知道她现在到底是怎样想的。
父亲问女儿:你喜欢你们学校吗?
女儿:不喜欢。
父亲:喜欢你们老师吗?
女儿:不喜欢。
父亲:那给你转个学校吧?
女儿:都一样,不用了。
父亲:那你就好好学习,需要什么我都可以满足你。
女儿:真的吗?那我不想上学了。
父亲:那怎么行,不上学你想干什么?
女儿:什么也不干,就在家里待着。
父亲:你这么小的年龄,不上学在家待着,那将来 怎么办?
女儿:反正有你们养着,我才不想像我妈那样,将来挣那么多钱。
……
看着女儿一幅满不在乎的样子,父亲的心都碎了。事实证明这些年他所做的一切努力,以及教育女儿的方法统统失败了。
四、陪孩子一起渡过青春叛逆期。
是啊,母亲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是不能被替代的。玲玲的母亲,为了自己的事业,同时也为了这个家,在女儿的成长过程中,没有尽到母亲的责任。
特别是女孩子,在进入青春期时,更需要来自母亲的关心和陪伴。只有这样,才能让女儿的逆反心不至于发展到不可控制的地步。
看到玲玲的现状,母亲深知:由于自己的疏忽,已对女儿的心灵造成了很大的伤害。母亲痛定思痛,决定辞去现在的工作,回归家庭,好好陪伴女儿,直到她考上大学。
其实人的一生,最关键的就那么几步,青春期又是关键中的关键。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孩子们的变性期。
变好了,就是龙;变不好,就是熊。所以,人生最关键的这一步踏稳了,走实了,后面的路跟着也就顺了。
叛逆的青春期,是孩子们人生成长中的一杯苦酒,每个人都要面对。饮下它,有的会一醉不醒,终日浑浑噩噩;有的,只是轻微的小醉,待清醒后,犹如醍醐灌顶,会发生脱胎换骨的变化。那是一种觉醒,更是一种成长。
作为父母,在面对青春期叛逆的孩子时,你要做的就是怎样品尝那杯发酵的苦酒。
是看着孩子走向绝境而不知所措,还是陪孩子一起平稳度过那段艰难的岁月,这即使对孩子勇气的考验,更是对父母耐心的一种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