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收益半衰期”的采铜在他的文章《25岁,为什么我仍在一无所有的起点上?》中说,感想上帝你不是文盲,你还可以阅读,你还可以写作。
而无论在哪个时代,读书和写作永远是成本最低而获益最大的两件事。
所以,我们很多人在迷茫痛苦、寻找出路时,很容易把目光投向读书和写字上,比如我,比如猫群的很多人,比如1.6亿公众号作者(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做原创),比如常年混迹于豆瓣、知乎、简书的文艺青年们,等等。
在这么多人中,有多少人能扪心自问,我是不是真的热爱写作?
最近看了一个95年的简书签约作者陈大力的采访,文末有两点我觉得讲的挺好:
1、写作肯定需要努力,但决定你的上限的,是你的灵气和天赋;
2、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写东西,拿它当当爱好是最舒服的,作为职业目标就不要强求了。
很多人,尤其是刚开始写作的人,怀抱着对作家美好生活的向往,或者对自由职业者不受束缚的生活方式的期待,企图通过喊口号的方式,一头扎进这片我们既陌生又熟悉的领域。陌生是因为我们其实不知道作家是什么样子的,熟悉是因为我们从小学到大,谁还不会写篇作文啊,是吧。
而且,我们也看了很多励志的话,“不去做,然并卵”,“很多事情,根本没有机会,等我们准备好了再做”,等等。
如果你和我一样,被这些话成功的洗脑了,那么接下来你肯定会有所行动,如开个公众号坚持每天输出啊,或者在简书上写字投稿啊,激情满满,火花四射,并幻想一年后的自己会有了质的变化。
其实,我最近状态一直挺不好的,我的日记本上已经有十几天每天都是简单的几句话了,包括前两天也是没有写文章,拿摘抄作数了。我好像不肯去思考了,我好像没有一开始对于看书写作这件事这么积极了,我好像又回到了舒适区,我的大脑一直在抗拒思考。
如果不是今天晚上听了半节采铜的课,脑子里突然有了灵感,我可能不知道会持续这个状态多久。
为什么?
原因是我一直在逃避。
逃避那些非常重要的,但是我就是不愿意思考的问题。
就像电影《后会无期》里说,“听过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因为你只是听过啊,你只是知道而已,你并不是真的理解真的懂,所以道理只能是道理,你知道的再多也不能对你的生活有一丝一毫的改变。
同样的,那些很重要的问题是什么?
比如:你真的爱写作吗?
真的要写作的话,你的目标是什么?你想要达到什么程度?
你模仿和学习的对象是谁?
你真的做好准备要走这条路了吗?
……
为什么我知道这些问题,但依然没有任何改变?
因为我在逃避,我不想,或者说我的潜意识里甚至是拒绝去回答这些问题的。
为什么?
因为一个习惯懒的大脑即便接收了一些新的讯息,在第一时间,还是习惯的忽略,不会触动思考的神经元。
再深层解剖,我发现其实是我害怕困难。怕目标定了以后达不到;怕遇到困难自己没有能力解决;怕努力了得不到好结果,即付出得不到回报。
再深层解剖,是自己真的懒太久了,大脑只要稍微转动了一下,就马上需要休息,要罢工。
有一次,我和朋友聊天,她说她不敢做出改变。我问她,怕什么呢?你有什么可失去的呢?
问她这个问题的时候,当时的我内心充满了信心和对自己的期望,我觉得自己敢于走出第一步了,还没走远呢,就妄想拉别人一把。
今天才发现,其实这个问题,也深藏在我心底,怕什么呢?你有什么可失去的呢?
而我现在才有点明了,也许我们怕的不是失去什么,而是怕发现普普通通的我们无论多么努力,原来自己还是那么的庸常,沦为众人矣。
我们想渴望融入集体却又想追求个性,我们走了和别人一样的路但不想走和别人一样的方向,但其实每个方向都已经有无数的人走过了,你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
于是,我们降低标准,说,我们不想有那么崇大的理想,我们只想通过写字发现自我、了解自我、解剖自我。能让自己逐渐夺回对大脑的控制权。
可是解剖自我真的是那么好剖的吗?
我看到很多和我一样刚开始的人,一开始写的都是写作或者看书或者跑步或者坚持这件事给自己带来了什么好处。
我很认同,的确,我混沌的生活因为有了这么一件需要好好思考的事充实了很多很多,同时也的确有了一些改变。
我们都知道,任何事物都是有两面性的呀。
我们在讲自己变好的事,我们又有没有勇气去讲自己信誓旦旦说了但又没做到的事呢?
解剖啊,什么叫解剖啊?就是要把自己剖开啊!
你感受到痛了吗?
要感受到痛才对啊!
你要不断的像X光那样一遍一遍的扫视自己,让自己身上所有的优点缺点全都暴露出来;
你要一遍一遍的忍受自己的出尔反尔,却又得不厌其烦的给自己打鸡血,渴望自己能有所改变;
你得察觉自己是真的在努力还是假装在努力,以便不让自己欺骗自己,欺骗家人,欺骗读者;
你得像自己写出来的字一样,通过一次又一次的梳理,渐渐做到言行一致。
然后,你以为这样就够了吗?
这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