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问与甄子丹就像六小龄童与孙悟空,李连杰与黄飞鸿一样,因为影视的缘故,成为了一个整体,说到叶问,必然想到甄子丹。
叶问在历史上确实存在,而且他还是李小龙的师傅,作为李小龙的师傅,叶问也应该有一个辉煌的人生,所以甄子丹的叶问就出世了。但甄子丹塑造的叶问只是他的叶问,导演的叶问,我们希望的叶问,而不是历史上的叶问,与其说是甄子丹塑造了一个历史人物,毋宁说是他塑造了一个精神人物。
历史上的叶问,他不可能和日军明面对着干,因为佛山被日军攻占之后,叶问就离开了家乡,随后加入了中统,成为了一名情报工作者。作为一名情报工作者,掩藏自己都来不及,那来的功夫去挑衅日军,还我要打十个,这可能是叶问在梦里打的。
再一个,叶问离开大陆去香港的原因和时间也不对。甄子丹的叶问是因为打死了日军军官而被迫离开了大陆,时间是1945年,但历史上,叶问是1949年离开大陆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他加入了中统,次要原因是他算是一个小地主。
还有就是叶问和妻子之间的感情,电影中两人无比恩爱,甄子丹的叶问非常珍重夫妻间的感情,一直陪伴着张永成。但是历史上的叶问,他离开香港之后,就和张永成见过一次,叶问1949年先只身到香港拿到了香港身份证,1950年张永成也和儿女也到了香港,拿到了香港的身份证,但随后就返回佛山了。再其后的十多年里,大陆和香港处于封锁状态,直到1960年张永成病死,叶问也没有再见过张永成。
历史上的叶问还是一个大烟鬼,他在香港期间,曾与一名上海女子混在了一起,有了一个私生子,期间他还吸食鸦片整整七八年,后来在儿子和徒弟的帮助下,才戒掉。历史上的叶问和甄子丹塑造的叶问是有非常大的差距的,甚至我们不能将两个叶问放在一起看。
甄子丹塑造的叶问其实是一个精神人物,他大义为国,和日本人对战,是民族英雄;他小义为家,柴米油盐皆在心里;他有情有义,是我们理想中的民族英雄,大丈夫。
叶问的前三部都在塑造这样一个精神人物的角色,但到第四部,却开始转变,叶问变得更加朴实,更加贴合历史。有人说这样塑造很好,让我们看到了真实的叶问,但从塑造精神人物的角度来看,这其实是一个败笔,而且第四部也没有将叶问完全还原,只能说是处在精神叶问和历史叶问之间。
如果让甄子丹塑造的叶问完全脱离历史,或者说是完全脱离历史上的叶问,可能这一系列电影会更加成功。甄子丹塑造的角色是当时乃至现在人们都希望出现的一个角色,他代表的不应该是叶问,而应该是千千万万个想要壮志报国的中国人,叶问只是一个代号,此叶问非彼叶问。
叶问第四部到底好不好,是不是败笔,关键是大家怎么看,如果将前三部中,甄子丹塑造的叶问看做为国为民的侠客,第四部就是败笔,如果将历史上的叶问带入甄子丹塑造的叶问,第四部就是好片子。其根本原因终归是甄子丹塑造的是精神人物,而不是历史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