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上世纪90年代师专毕业,被分配家乡乡镇中心初中任教。那时单位刚刚有四所片区联中合并而成,全乡的初中生和教初中的老师都被集中到一个学校,原有的学风、教风完全不同的一群师生聚到一起需要磨合,更需要有效的管理方式。于是,级部式管理模式应运而生,每个年纪有正副主任各一人负责,级部主任主持级部的全部工作,权力很大下设8个班级和30多名教师进行教学。据说此模式在当时是全县首创,现在已经全县乃至全市普及。
工作之初,一切按部就班,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课余时间白天打打球,晚上打扑克,如此几年就过去了。慢慢开始厌倦这种无聊的闲暇生活。发现同事中,有人在读函数本科,还有人在准备考研,还有人利用社会上的考选机会跳槽转行,自己开始越来越不满足于现有的平静生活。于是乎就在大家都报函授本科的时候,毅然和几个要好的同事报了成人自考本科。
报名之后就是搜集考试资料,那时信息闭塞,不知道自学考试有考纲和教材,看着报名的科目到大学的教材中搜集,英语干脆就是看的高中英语课本,心里还想只要英语能过就坚持考下去。第一次报了两科来年的考试中英语凭高中的底子过关,63分(60分合格)。另一门《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仅仅56分了,因为教材不对路,考纲不了解。不过,这次考试英语的成功使我有了信心。思想史的失利使我知道了备考的思路和方向,剩下的就是——学习,学习,再学习了……
自学渐入佳境,自己也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当然,教学工作一点也不能马虎和耽搁。平时和考友交流发现他不仅在家学,课堂的讲完课学生自主学习中他也学,我觉得可以借鉴,于是乎照办。有一天我讲完课后,正沉浸在对自学内容的梳理中,忽然之间,一只大手把我的书从我手中抽走。我抬头一看正与主任的目光相对,满满的不满挂在脸上,好在给我留了面子,主任啥也没有说就走了。自此我不敢在讲课之余干“私活”了。
学习总是要进行的,否则考试咋过关。于是,每天晚饭后就学。有段时间,考试在即,家里孩子闹,我们两个就相约去办公室学习,因为晚上学生回家,办公室很安静。学了几天效果很好,于是继续。忽然有一天,我俩学的正酣,突然房门被推开,抬头一看,主任和几个领导突然闯了进来,他们的目光首先盯着我们手中的自学教材看,然后问了些“备课呀”之类的招呼之类的问题。鬼都知道他们心里一定很反感我们的“不务正业”。但过了一会儿就走了。至此我们在干啥他们应该很明白了。
付出就有回报,每次考试都有学科通过,并且成绩也越来越高。学习积极性也越高,渐入佳境。以至于每次进考场都是已最快速度做完,基本得多少分心中也能估出来,到成绩查询是基本上八九不离十,高时80多分低时70多分。这时信心满满,雄心勃勃,希望能早一点修完14门课。但一次最多考四门,但这四门却并不是你能够想报考就能报考的,这时我了解到可以借考——即你本科所选科目与该专业专科中科目相同的你可以到专科中借考。于是为了能够早毕业,我又进行了一次借考,这样在同一考季中我就可以考过更多科目。
当我在最后一次最后一科的备考前,正赶上放暑假前的期末考试阅卷,离考试还有5天时间,订的教材才到手。这意味着我必须在这5天内学好这本书,并合格,这样本暑假就可结束课程,申请毕业,否则就延迟下去。而在这个档口,学校又承揽了不知那个县区某个学校的阅卷任务,陡然是我们的阅卷任务有又增加了,而我还有一本书要学。怎么办?我只有不断压缩我的休息时间,晚上,拼命学,有时只睡一两个小时……更坏更糟糕的还在后边,有一天主任突然通知我去县教育局拿份材料,且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本想利用有限的时间好好复习,看来又成为奢望了。不过,去就去吧,不就是不想让我好好学习吗,40里的路程我可以在车上学,不过半天的学习时间又不能保证了。
好在苍天有眼,皇天不负有心人。随后的考试中,以72分顺利通过最后一科,我长长出了一口气……
现在,我的自学岁月早已过去了十多年。回顾这段时光,心中还是满满的感动,为自己的所作所为。写到这里我想起来了自学课本扉页上的自警的那句话:30岁,有的人死了,有的人人生刚刚开始。
感谢我这段生活经历,感谢这一时期鼓励我、支持我乃至刁难我的所有的人们,毕竟是他们陪伴了我的那一段人生时光,见证了我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