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是中国古代论述人生修养境界的一部道德哲学专著,是儒家经典之一,原为《礼记》第三十一篇,相传为战国时期孔子之孙孔伋(子思)所作。宋朝的儒学家对于此篇十分推崇而将其从《礼记》中抽出独立成书,南宋时著名儒学家朱熹则将其与《论语》,《孟子》,《大学》合编为四书,之后更被官方定为学校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中国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而今人研究中华传统文化《中庸》更是必读篇目。
“中庸”两字昭彰了全文之中心之意,“中”是居中不偏、恰到之意,“庸”是经常、平常之意,也有说“庸”即是“用”,这就变成了“用中”。具体指的是儒家的道德标准,待人接物保持中正平和,因时制宜、因物制宜、因事制宜、因地制宜,儒家的理论根源源于人性,《中庸》中将诚看成是世界的本体,认为“至诚”则达到了人生最高境界。此外它还提到五达道、三达德、慎独自修、至诚至性等为人处世,人性修养等内容。
《中庸》全篇共三十三章,其中十八篇包含子曰,九篇包含《诗》曰,仍然具有典型的语录体特征,但也有中心结构的特征渐显,在我看来《中庸》以第二十章为中心,全文围绕论述,但结构并不十分鲜明,但这并不影响它的阅读意义,而且可以作为语录体向今文章的过渡史料。儒家文化传承至今,其实其中内涵深蕴从未改变,儒家经典四书五经无论哪一本其含的大道理都是围绕“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言,它说了很多教育学习方法,学习范围,追求目标,自我修养,处事待人,提出纲常伦理,遵从礼法,君臣父子夫妇朋友相处之道,求之先圣。到底是成为一个真正的君子。
第一章开篇确题“天命之谓性,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依性行事为道,人与道不离,这是儒家最初的天人合一,人具道贯通天地而畅。“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解释了何为中庸并摆出它的地位达到便天下各位,万物繁育。第二章写君子行中庸做事宜有度,第三章写出中庸现状是“民鲜能久矣”,第四章通过写智者愚者贤者不肖者几类人点出今人为何不得行中庸。第六章描绘了伟大智慧的舜如何实行他的中庸一面“舜好问而好察迩言,瘾恶而扬善”,第七章用颜回例子举出行中庸之人以及与众人的比较,第九章说“中庸不可能”不易做到,第十章写出国家之真强。第十一章孔子以身为法与欺世盗名之徒相类,说自己其志宁不流芳后世亦守中庸之道,第十二章和十三章论言中庸之道众人皆可行之“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第十四章从现实中举例君子如何做到中庸处其位如何在上如何在下如何,第十五章“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因此引用《诗经》中的妻子,兄弟,父母来释解如何行中庸。第十六章用尊崇神灵与日常行君子中庸之道相比“夫微之显,诚不可掩,如此夫!”我们弗知弗闻弗见但却“体物不可遗”无法离开简明形象描绘出中庸君子之道于我们的意义。第十七章到第十九章是讲中庸之道的好处。第二十章是全篇最长的章节也是最呼应体现大学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哀公问政“故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并且指出国家的九条原则“曰: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也,敬大臣也,体群臣也,子庶民也,来白工也,柔远人远,怀诸侯也。”还谈了做事之则“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提出中心“诚”,“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并得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第二十一章到第二十六章都在围绕真诚谈论。第二十七章又谈回圣人的德行与道的关系,第二十八章引用了孔子对夏礼、商礼、周礼的看法体现了孔子对统治秩序的维护,有古板的不合时宜也是文人的爱国主义。第二十九章君子如何获得名望,第三十章称赞孔子德行有如天地,第三十一章和三十二章说至圣至诚之人才能治理天下经纶天下之大经。最后一章有些总结前文的意味,化德的境界,慎独,诚心,敬笃,到达指至高道德境界。
《中庸》作为儒学经典三十三章中涉猎生活方方面面,对于为人处世,教育做事,治国之道,个人修养对于现在的我们仍然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读过后愈觉得此书精深,受益匪浅的同时,愈觉得可以继续阅读体会儒学之道。
注《中庸》子思著中华书局出版2011年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