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翻地覆的1644
1644年不是一个平凡的年头。
4月25日,大顺军会师北京城下,明太监曹化淳大开城门投了降。崇祯皇帝仓惶地跑到景山之上,最后望了一眼狼烟四起的京城,自缢殉国,结束了自己太过劳累和无限悲苦的一生。
4月27日,李自成在北京登基,正式继皇帝位。同时,派出招降吴三桂的部将唐通在距离山海关二三十里的一片石,遭到了吴三桂的袭击,并且吴三桂大开山海关,引着清军直奔北京城杀来!
6月4日,李自成率军撤出北京。
6月5日,多尔衮率军进入北京。
10月6日,张献忠在成都称帝,国号大西。
自此,在1644年的中华大地上,加上南方士大夫拥立起来的南明朝廷,一共有了四个皇帝。
所谓天无二日,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中原的形势变得异常的复杂……
谁做大明的皇帝?
前文说过,明朝在南京也是有一整套的政府行政机构的。崇祯死了,不代表大明亡了。朱由检的死最多只能标志着黄河以北的领土陷落,大明手里还掌握着数百万的军队和最为富庶的江南以及全国一半以上的领土。所缺的只是一个王,一个代表了大明正统延续的皇帝,而问题就出在谁做皇帝上。
照理说,先帝死太子继位。可崇祯死得太过匆忙和绝望,根本没有明确地指定接班人,或者说李自成没有给崇祯留下接班人,因为他的三个皇子都落入了大顺军的手里,结局怎样可想而知。
那接下来,谁做皇帝这个难题就扔给了南京的官员,现在在南京最有权势,最说得上话的则是南京兵部尚书——史可法。
有人给史可法提议:立福王朱由崧。为什么呢?第一:太子蒙难,算下来这位福王朱由崧血统最近,他的老爹老福王朱常洵——就是那位被李自成煮成福禄宴的主,是万历皇帝最喜欢的儿子。当年万历多次想立朱常洵为太子,多方阻力之下闹了几十年,终于未尝如愿。现在崇祯一死,朱由崧是第一个合法的继承人。
第二的原因更简单,朱由崧现在人逃到了淮安,在各路逃难的藩王中离南京最近。只要他一登基,等于第一时间给大明朝廷上下一颗定心丸,也有了一面凝聚人心的旗帜,本来就无可非议。
但是!
事情总有曲折,是因为总有那么一帮人,建设性没有多少,破坏力却极强。谁呢!东林党人。
这帮人是不愿意立福王朱由崧的,旧怨很深!
故事还是要翻回万历年间,万历皇帝宠爱小儿子朱常洵,很想自己死了之后可以传位给他。无奈已有长子朱常洛在先,东林党人揪着不能废长立幼这条不放,硬是和万历皇帝死磕了十五年,万历皇帝最终是屈服在东林党人登峰造极的嘴炮神功之下,立了长子朱常洛为太子,封了朱常洵一个福王。如今时过境迁,要是给朱由崧坐上了龙椅,这万一要是翻以前的旧账,那南京上上下下可大多都是东林党,能有好果子吃么?
东林党提议,要不我们立璐王朱常芳吧!
说到这个璐王朱常芳,下围棋,一流!玩音乐,超一流!但是要让他坐皇帝,玩政治,两字:呵呵……
史可法大概也知道璐王是个什么货色。于是偷偷跑到浦口,找到凤阳总督马士英商议:要不咱福王、璐王都不立,在惠王和桂王中挑一个?
马士英说:惠王朱常润就算了吧,成天吃斋念佛,就一个佛系青年,你让他出家行,当皇帝,哎,算了吧。
史可法当即拍板,那就立桂王,咱这就派人去广西接桂王!
南明弘光政权的建立
史可法兴致冲冲回到南京,和大臣们宣布,我们准备迎接桂王来做皇帝!赶紧安排。这些大臣觉得反正不立福王,折中一下也成,也算赞同了史可法的意思。
可这位桂王,刚刚从广西逃了出来,一头又扎入了张献忠四川的地盘,眼看也是凶多吉少。这边马士英从浦口回到凤阳,收到消息说,他手下的凤阳守备太监卢九德勾结高杰、黄得功、刘良佐三位总兵准备拥立福王!这位卢公公早年就是福王府里的旧人,当然想自己的旧主子能位及至尊,高杰、黄得功、刘良佐想利用定策之功可以将来平步青云。
马士英眼看自己要被手下架空,赶紧当机立断,以凤阳总督和三镇的名义在凤阳祖陵前拥立福王朱由崧!史可法被蒙在鼓里,还写信给马士英,说福王“贪、淫、酗酒、不孝、不读书,干预有司”等等不能立的理由。当马士英通告南京决议拥立福王的时候,史可法才发现自己上了大当,但自己骂福王的信,白字黑字都已经落在了马士英的手里……
当朱由崧的船只抵达南京浦口,看到迎接他的史可法,这时史大人脸上只有大写的“尴尬”
1644年5月15日,朱由崧在南京就任监国。南明的弘光政权正式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