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有一副对联是这样的:“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是宁府上房的对联,据说不通世故的贾宝玉一见这幅对联,心生厌恶,纵然宁府室宇精美,铺陈华丽,亦快速离开。这里的“人情世故”代表一种世俗的关系学,人与人之间表面上温良恭俭让,实则充满着尔虞我诈。
《论语》中亦有关于“人情世故”的描述,孔子从自身的几十年的生活经验上谈起,告诉我们为人处事就是累积人生经验,人生经验的累积就是知晓“人情世故”,知人知事。这里的“人情”并非指人与人之间表面上的客套,例如过年过节,亲戚朋友间礼尚往来,实则内心里隔阂颇多;这里的“人情”指人与人之间融洽相处的真实情感,包含现在的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等学科的学问在内。“世故”指透彻地了解事物,懂得过去、现在、未来,掌握事物运行的内在规律。通晓“人情世故”是需要几十年人生经验不断修习才能得来的,是做学问的至高境界。
《论语》第二篇《学而》篇有这样一句话: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活到了七十二岁,这里简单的一句话涵盖了孔子一生的生活经验以及内心状态。
这里“十有五”指15岁,“有”同“又”,“立”指确立为人处事的原则,“天命”:含有上天旨意、自然禀赋与天性、人生的道义和职责等意义,“耳顺”指听得见各种不通的意见,且内心平静,“从心所欲‘是指内心获得真正的自由,“不逾矩”指不违反礼法,规矩。
这句话大意是,孔子说:“我十五岁时就开始立志于做学问,经过十五年的人生磨练,三十岁时为人处事的原则确立了,四十岁时遇事不会迷惑,五十岁时懂得了什么是天命,六十岁时能听得进各种不同的意见,且内心平静、不起波澜,到七十岁时内心得到了真正的自由,且不越出礼法、规矩。”
孔子讲述了他从十五岁至七十岁学习和修养的整个过程。这一过程,是一个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阅历不断累积,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过程。整个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十五岁到四十岁是学习领会阶段,立志做学问且不断精进,经过十五年的人生磨砺,能够领会为人处事的基本规律,主要针对形而下的人生学问的掌握;五十到六十岁是安心立命的阶段,能够知晓天命,内心不受外界所扰,通晓了形而上的思想精髓;七十岁是知行合一的阶段,内在精神、主观意识和外在行为融合为一,也就是身、心、灵的和谐统一,这一阶段道德修养甄于完善,完成从“人”到“真人”升华。
孔子把自己的人生经验放入《为政》篇来阐述,就是要告诉为政者要加强自身的修养,从日常为人处事中去磨练体会,为政的道理在于真正懂得人情世故,为政者具备这样的学问,才能实现人民安居乐业,国家长治久安的治国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