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老的《原因和目的》的一文中说到,因果观总是隐含着决定论,目的观则相反,意味着人有自由意志,对行为有选择的自由。行为的目的分为内目的和外目的,外目的太强烈时,内目的可能消失;内目的太强烈时,外目的也可能消失。以前在医院里遇到过有为了看病而看病的患者,只是为了和医生见面,不断重复诉说自己的症状和痛苦,具体怎么治疗对他们来说并不在乎,这是手段的目的化。现在更常见的是目的手段化,“现有内目的,后有外目的,也就是目的手段化,这往往意味着人的生物性之社会化”。例子就是打球由好玩变成为了成败。“现有外目的,后有内目的,则是手段目的化,意味着社会价值之个人化或奖励的内在化(自我奖励)”。举例是读书先为了奖赏和避免惩罚,为名利地位和工作,而在读书的过程中因对知识增长、人生体会和境界提高而感到满意和愉快,读书这一手段就目的化了。
今天看到一篇博文,《我半年工资,养不起一个暑假里的孩子》引发家长热议。“数学200元一节、英语2000多元一期、钢琴450元一节,各种培训班账单被称为‘碎钞机’”。其中有个评论是“其实比花钱更重要的是对孩子的关注和兴趣。很多父母对孩子没有兴趣,把孩子放在培训班是为了自己能腾出时间玩手机。少玩点手机,自己教就可以省不少钱”。现在的教育焦虑,让很多家长因为钱焦虑,此外,确实也有很多家长因为想解放自己,而给孩子报了很多兴趣班。有腾出时间来忙自己工作的,有个同事就发过“孩子在课堂里昏昏欲睡,自己在窗外奋笔疾书”的朋友圈,自然也有腾出时间来玩手机的。若家长自己对看书学习都没有任何的动力,也不愿自己画时间精力去保护好孩子的好奇心,不能帮助其建立自律的习惯,那是否只能指望“望天收”了,希望老天赐给自己一个爱学习会上进的别人家的娃儿?
之前看过一本《游戏改变世界》,书中将““游戏化思维””设计到学习之中,在学校中尝试实行了“学习的远征”游戏,其中融入了游戏中让大家会沉迷其中的原则:目标、规则、反馈系统、自愿参与。让学生们在学校中可以用游戏的方式来学习,每次解题都会有新的线索和挑战出现,同时有成就的激励。在游戏中为了达到的目的“更满意的工作,更有把握的成功,更强的社会联系,更宏大的意义”,通过对学习的具体过程进行赋义,让学生有更多的、更系统的刺激去将其学习这个手段来目的化。对于小孩子来说,如何保护好奇心、合理设计目标难度和给予支持或许会比物质奖励更有意义,但是要求家长付出更多的心血,这种心血不是全副身心的投入,而是自己也很享受看到孩子成长的过程。
批判性思维一下,所做的这些他律的事情,不管是内目的还是外目的的激励,是不是仍然是为了控制孩子或是学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