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来,从事前台工作是我人生的一个意外。当年还在学堂力争GPA的时候,谁曾想帷幕之后的场景是站在服务业的最前线,不是异国深造,也不是薪资过万。若以结果论之,我好似打了一场败仗,在父母眼中,白拿了文凭。可惜,他们没有看到成功之处,结果论的他们却教出了一个过程论的女儿,这是多么大的教育创新!
我相信生命是有感召的,在蹲了三年办公室后,我觉得自己看清了一些东西,比如绝对不想要的,和模模糊糊想要的。于是,来到了现在的地方。
我不知道哪来的自信让我接下了做旅舍前台的挑战,“高等教育”塑造的我是为朝九晚五准备的,可以在电脑上指点江山,但从未在一方柜台前挥斥方遒。以前的我觉得服务业的最前线都是重复性的机械劳动,比如超市收银员、酒店服务生,看似不可缺少,却也只是带来卑微到尘土里的价值。所幸,我在这里的工作和生活并没有陷入这样的刻板印象。我确实站在了尘土里,但也看到了尘土扬起的光芒。
一切从作息调整开始。
旅舍的工作三班倒,早班从7点到15点,晚班从15点到23点,夜间由外聘师傅守着。我们有个小交接本,上面记录着每一班给下一班的留言,仿佛接力一样,完成时间顺序的协作。前台的工作如琐碎牛毛,细而杂。初来乍到,被大波信息流冲撞得头昏目眩,重新回过神来后,首先意识到的是,当站在柜台后的那一刻,我是没有“我”的。在柜台那头的人看来,我代表着自己的行为,也代表着同事曾经做过的事情,甚至代表着旅舍的所有过去。这样的团队协作不比以前接触的项目,项目团队是有时间节点、人员分工,每人有每人的承担,并能提前通过全体会议的形式来做沟通和预演。项目所面向的目标是人为设定的,它是有形状和可预期的。而旅舍前台呢?它所面对的是一个活生生的客户群体,是人本身。想想你每天多变的心情,难以捉摸的口味,知道有多难伺候了吧~~前台工作是个长期的流动项目,它没有甘特图,没有排期表,每天面对的都是可能性,问题随时都会冒出,而因为交接班的协作关系,同事的每一个决定都会影响到其他同事的工作内容,从这个角度看,其实它对信息的即时沟通和团队默契度的要求更高。
因为不想拖后腿/0\,犯了多次坑同事的错误后,开始渐渐学会从整体角度去考虑问题,说人话,就是不仅做好当班这个时段的事,还要考虑到未来一定时间内的准备工作,居安思危。小到做好入住提醒,比如室内吸烟会扣押金哦~第二天是12点以前退房,不要睡过头哦~免得第二天办理退房的同事按流程办事时却被客人一句不知情而无言以对。还比如在初次接待团队住客时,有必要澄清我们青年旅舍环保理念的背景,所有房间没有一次性洗漱用品,需自带,以及不带实名证件的尴尬后果,尽力在前期将所有能想到的问题都避免掉,尽力做到对接无缝,最好是大家住得开心,我们也接待得开心啦!
因为工作内容是流动的,一开始还真不太适应这个节奏。我尝试用以前的时间管理来安排工作,列出要完成的事情,并分配时间,但,纯粹异想天开哇~~前台每天出现的场景便是:眼看当下终于无人,安心坐下处理某个问题时,忽然飘来一位客人要点酒水,或是借个充电器,或是咨询附近地点,巴拉巴拉一通后,呀,发现取水处热水没了,又屁颠屁颠去烧开水,瞥一眼大厅,几个杯子被遗留在角落,又哼哧哼哧去收回、洗掉、擦干。转完一圈,停下来,诶,我刚要干什么来着!看一眼时钟,靠,来不及了…… 身在服务前线,帮助客人完成诉求是前台的第一工作,因而我们是没有“我”的,没有“我”代表着同理心,这是创造良好客户体验的基础。而在客人看不见的部分,我们是要做大量的后勤、反思、总结、改善工作的,这又要求我们有“我”的品格和追求。在江南驿青旅,这个“我”体现在我们融入旅舍建筑、场景细节的环保实践,体现在自助及帮助他人自助的青旅内涵,体现在对可持续生活可能性的探索。入住、退房、迎来送往,洗杯、拖地、维护卫生,这些动作日复一日,若一家机构没有了“自己”,那它只会被这些机械重复的琐碎淹没,成为服务业的芸芸众生;而若它有意识地去拥有一副骨架,那琐碎杂务便如周身之血,循环往复却日日向新。虽然我们的主要业务是旅舍住宿,但并不满足于停留在旅舍的天花板,而这个天花板之外的世界便是最吸引我的地方。
再回头看前台一脸蒙蔽的自己,拥有情怀很简单,但拥有定力着实难,所以,迎面来的第三个认知便是——我若没有“我”也是会扑街的。如何寻回断了的思绪,如何在专注间自由切换?甚至如何感知到客人的细微情绪,接收后,又如何不被客人的负能量影响,端平自己的心境?问题看似简单,其实追究起来,犹如修道,不仅仅是改善时间管理的问题。飘忽地说,就是做任何事情,都要有定根,人是在移动的,但心可以是沉稳的。客人多的时候不要紧张,一个单子一个单子地来;传达信息的时候不要着急,一个字一个字地明晰;矛盾出现的时候,不要陷进浮起的情绪,抽离而出,一句一句地倾听……我越来越相信再大的压力也可以一点点消化,再大的问题也只是善意的误解。换个角度看,前台就像一个修习所,如何在重复琐碎中保持心性清醒,例行工作却也日日向新,这是半年多的实践来在这个岗位所发现的新挑战,平凡到不起眼,不曾想水也很深……
以前觉得服务前线是干纯体力活的,现在却发现是个高情商需求岗位。一名真正优秀的前台,不是靠文凭、靠技能来证明的,显性才智在这里是绿叶,隐性知识才是红花。它除了需要卑微到尘土里的实践,也需要一个人敏锐的观察力、应变力、专注力和统筹力,与人为善,甚而修习心性。还好,这个人生意外没让我失望,实在是个有趣的过程!
哐当~~~哐当~~~以下是花絮时间:)
早班的上班路上,左手是悬而未落的圆月,右手是蓄而待升的初阳,沉醉得美轮美奂……渐渐爱上早起的节奏,好像身体也清明起来了。
晚上11点下班的路上,车轮声消弭,偶尔有几只狗窜出同行。听自己的脚步一踏一踏,有时忽然觉得好像置身梦里,偌大的宇宙,我为什么在这个星球,在这个城市,在这条街道,在这个时间点,踩下这一步?我为什么会在这里,为什么而存在…
最喜欢的旅舍的两个位置,一个让我收获了新男神——村上春树和木心,让我重新爱上了纸质书的手感,村里没有太多的娱乐生活,但从不觉得无聊和单调,因为有太多想读、想学、想做的事。感觉老板莉姐其实是个资深文艺女青年,涉及的书目泛而偏,不能更任性……第二个位置让我每天都可以听见鸟叫,或打个小盹,或看广场上的人来人往,被生活包围,然后安心背单词、看世界(刷手机)、发散思维~~~
从不喝咖啡的我不曾想和它还有这样的缘分。旅舍的每名员工都要接受多面手的训练,既上得了前台,又捣腾得了吧台,制作咖啡是基本技能……于是,第一杯颤颤巍巍的咖啡面世了。相对前台,吧台更偏体力活和巧手技能,比如如何做一个漂亮的煎蛋(啊,不想提这伤心事/0\),如何制作简单的茶水和甜品,自然也包括每天、每周和每月的例行清洁。套用昆达利尼瑜伽老师的用词,日常的劳作是一种生活瑜伽,做吧台就是练习一种生活瑜伽,做到极致,估计瘦身又瘦心。
最喜欢在村里迎接各地来的朋友!想要沐浴阳光,咱就去爬山,想谈心聊天,就为你亲手泡一杯现摘薄荷茶,淡而散,不完美的味道,就像生活的本来面目。
哈喽哈喽!都看到这里了,有空来玩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