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福大学教育研究所的威廉•戴蒙教授,通过长期研究发现,优秀的、真正有创新潜力的学生,学习动机不是由阶段性目标外在驱动的,而是由内在目的驱动的。前者可以叫要我学习,后者叫我要学习。
这对应着英文当中的两个词,一个叫target,一个叫purpose。Target就是一个具体的目标,本意是靶子,确切的阶段性的目标。Purpose是目的,做事的内在缘由和企图。
想想看,自己很多年的学习动机都是阶段性的目标驱动的,当年在小县城读书,能够离开小县城最正当的途径就是通过高考,所以这个目标就驱动这自己废寝忘食的努力,等高考结束后相信很多学生都做过和我一样的疯狂事:焚烧高中课本。对于学习这件事情,当时的自己是多么的深恶痛绝。
高考的阶段性目标实现后进入大学,很多学生的阶段性目标就是“60分万岁”,只要能顺利毕业就可以。所以在大学期间逃课、通宵上网等等竟然成为了普通的日常,这也是我被荒废掉的大学生活。
这种阶段性目标驱使的学习后果就是我们被迫而学习,这也是很多人从学校出来后就再也不学习的原因。
那些一直有purpose的学生,则一直能保有对学习的热情,在学校里呈现出来的状态就是不是为了考试而学习,能够在离开学校后依旧保持极高的学习热情。
这些人在是极少数的存在,甚至会被大部分不学习的人嘲笑,认为他们是苦行僧,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我要学习”的人开始成为真正有竞争力的人,并且,生活得非常充实。
如果一个人只有阶段性目标,而没有内在的目的,那么在这些阶段性目标差不多都实现的时候,它有两个结果:
第一,当这些目标都实现的时候,比如说你博士毕业了,然后又找到了一份很好的工作,然后就是平庸、就是无聊、就是中年危机。你选择这条道路、这种思维方式的时候,你已经把很多的可能性悄悄屏蔽了,不知不觉给自己做了一个你不知道的手术。
在这一点上有点像吸毒和服用兴奋剂。吸毒和服用兴奋剂都是用一种外在的东西来给你制造驱动力,但一旦这个东西不存在的时候,自己产生快乐的能力就被废除了。如果我们总是用阶段性的目标,也就是用target作为我们努力和行动的目标,那么就会出现一个结果,叫不可持续。
假如你在阶段性目标都实现以后,你得到的最大感受就是“不过如此”,与此同时又没有别的动力让你去想干什么,你会陷入到一种挥之不去的迷惘和厌倦状态,这是很多成功者的中年危机状态。
第二,上述还是比较幸运的,大部分人没那么幸运,总是在某一个阶段目标、在通某一个关的时候,一下子命都全丢了,死在某一个关口上,
由此,这个社会其实分成了三类人:
1、一类是连初期的阶段性目标都打不成的,心态就可以用一个词来描述,习惯性愤怒。
2、如果幸运一点,你通过了初期的目标,已经达到了中期的目标,开始向后期的目标进发,就进入了所谓的中产阶级。这个时候你的状态其实:一方面,意识到自己的状态很脆弱,弄不好随时有可能掉到习惯性愤怒的状态里;另一方面,你又没办法继续往前走,所以就会陷入到一种所谓中产阶级的习惯性焦虑当中。
3、就是上述的不知道干什么的,“成功者的中年危机”。
这就是我们追求阶段性目标很滑稽的结果:要不就是习惯性愤怒,要不就是习惯性焦虑,要不就是习惯性迷惘。
假如不选择这样一种路径,你是按照威廉•戴蒙教授说的,用一种内在的目的驱动你自己,这个目标也许是遥不可及的,但是它永远牵引着你,即使你到不了大海,只要你一直向着大海的方向,你就既不会愤怒、也不会焦虑、也不会迷惘。原因是你努力奋斗的动力,是自内而外,你学习不是要我学习,而是我要学习。
从今以后,我要时刻审视自己是否是内在目标。
感谢:《得到》“伯凡•日知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