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基哥一起干了两个月,这两个月实在煎熬。
今天继续讨论新的创业想法,每当此时我总是头脑短线……基哥讨论的时候总会问我的想法,在基哥看来我是一个有想法的人。我也自认为是一个有想法的人,然而在这两个月的表现中,我虽有能力去胜任很多细枝末节的事务,却没有提出过一个有价值、接地气的想法。
我也常问我自己,为什么开会的时候我就不能提出一个创造性的想法呢?我一直以为是自己不擅长在多人的场合面前表达,不适应在群体讨论下进行思考。事实并非如此。 (对错误观念坚定不移且不去解决,影响会超级恶劣。所以给自己加个任务:每日/每周反思自己遇到了什么问题,本质原因是什么,应该如何解决)
不久前,我已经注意到自己思维的一个现象——
我非常擅长抽象、归纳,而且这种能力被强化得越发强大。然而,在创造力方面,我的进步基本是 ZERO.
为什么会这样?
为什么我很擅长分析问题,却不能提出创造性的点子?
/
其根本原因是:有想法 ≠ 能创造。
我常被别人贴上一个有想法的标签。因为我能够对事物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分析,因为我能够抽象出事物表象看到事物的背后,因为我能够根据基本的常识、常理对事物进行判断,因为我记住过很多知识、论述问题会引经据典。
这一系列的行为足以让非我者给我下一个有想法的判断。对外者而言,我可以palapala讲一大堆道理,反正他们似懂非懂、或者懂一些表示认同,或者即使不懂他们也觉得我能从这个角度思考问题很棒。然而这一切与创造力没有半毛钱关系。
因为——本质而言,这些观点、想法只不过是对既定事情的分析,它们不产生、不创造新的事物。如果有所创造,它只创造了观点本身。面对具体的事物,我需要真正的CREATIVITY(创造性).
思维方式的两种分类
/
坐车回来的路上,我重新对思维方式进行分类,按分析对象分为两类:一种是分析性思维,一种是创造性思维。分析性思维是我们已经认识到的世界,是一个从现象到公式的过程,或一个从公式到现象的过程,前者是归纳演绎,后者是分析综合。创造性思维是一个从0到1的过程,从既定世界中创造出不曾存在的事物。二者的区别就是,前者分析已有的,后者创造未知的。
当我对思维进行这样的分类之后,一切谜底都解开了。为什么我读过这么多书,能评论那么多事物,却依然提不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想法。因为我长于分析,但从不创造。
分析和创造矛盾吗?并不是。懂分析未必能创造(比如我),善创造的人未必懂分析(比如小孩子)。精于某个领域的知识是可以帮助我们在这个领域更好地创造,然而却也容易成为思维的枷锁。慎之。
好创造的两个来源
/
好创造的两种来源(道的层面)——更大胆,更懂得。大胆比懂得更重要,大胆是必要条件,懂得是锦上添花。创造一定要大胆,在做到大胆之前,首先要克服反面因素的影响。大胆的反面是什么——是胆小吗?不是!是可怕的司空见惯,是可怕的思维惯性!——这才解释了我们从不创造啊!因为我们习惯了,即使不正常、不合理的东西,人一旦习惯就会觉得正常、合理,失去对不合理的察觉,察觉不出来还谈什么改变。
首先是要冲破固有思维的影响,然后才能谈大胆——敢于在不可能中发现可能,接下来才是善于在不可能中发现可能(这属于技能的提升,不在我说的思想准备之中,属于术的问题)。比如Airbnb的模式——共享你的家。如果创业者从一开始就想,傻的,谁愿意共享自己的家,那么不安全,那就不会有Airbnb了,同理还有Uber……
更懂得是什么?——是回归事物的本质,回归人性的本真。人类的需求从来没有逃离过有限的那么些种类,爱、关怀、虚荣……但实现的形式(即产品)千差万别。好产品一定更贴近用户的需求,伟大的产品一定从人性的本真处出发。比如简书比微信的内容后台更贴近爱书写者的心,解决的是用户表达的需求,而微信则解决了人类沟通、刷存在感等需求,伟大在于是移动互联的先行者,连接更多的人,解决更多人的沟通需要。
足够的大胆就能够实现创造,更懂得则可以提供有方向的好的创造。具有实际意义的好创造需要这二者共同的结合。
接下来谈术的问题,如何实现创造?
/
我把创造分成两类:小创造和大创造,它们一样创造出了新的产品。小创造只是对原有事物的小改造,大创造是给人“哇”的感觉的创造,是从未有过的事物。
创造有以下4种方法:
1. 最简单的,对事物某一/几属性进行改良。
笔记本电脑是便携的,我想要变得更轻巧、更易于携带,于是有了平板电脑。
2. 反过来想,发现新的可能。
传统的媒体是媒体对读者进行单向传递,媒体是内容生产者。反过来想呢?让读者成为内容创造者。于是有了自媒体。
以前买家具都是在硬装之后(或快完成),买后交款。尚品宅配定制家具可以做到,前置家具购买的时点,利用装修中间的时长,恰好拿来生产家具。当然它的切入点是全屋定制,满足的是一次到位、省事的购买需要。
3. 回归最本真的东西。可采取的方式:去中心化,设计故事(来自乐纯的启发。人天生爱听故事——罗伯特·麦基)。
前几天乐纯牛奶(奶牛Denny10月25日的推送)分享了他们的两个设计思维:不断质疑设计对象的本质;设计一件事,而不是一个东西。前面这一点正是到这里所说的点,而设计一件事是如同去中心化一样的一种方式。(方式更有方式)可以参考那篇文章《这盒酸奶如何从零开始,做出打动人的设计?》,里面有大量的例子。
我举一些例子:苹果手机通过触屏实现控制,解放人的十指。去中心化,让人可以直接使用肢体去控制、去感知……而不再需要通过键盘、手写笔。
4. 对弱关系的事物进行强连接。
这是全部的重头戏,而我所能说的也最少。简单翻译这句话,意思就是把八杆子打不着的东西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怎么结合呢?现在能想到的方法:抽取共同的属性拼接(Uber一键打飞机,飞机和汽车同属出行工具),大胆推测(反复问自己,是不是忽略了什么,是不是有哪些不可能其实是可能的)……
拼接的例子:功能手机+PC = 智能手机。智能手机既拥有功能手机的通讯功能,又拥有了PC手机强大的运算处理能力。
新可能的例子:
传统的商业链条是:产品生产--运输--中间销售--终端消费
为什么不可以把中间链条砍掉,从生产直到到终端消费者?于是有了电商。
计算很麻烦,要进行大规模的计算更麻烦,为什么不能发明个机器帮我们呢?于是有了计算器,后来有了计算机、超级计算机。计算+机器=计算器
回到之前文章(我在公众号写的,简书未同步)所说的,为了解决一个问题,你能提出多少种解法?
换在这个语境下,为了创造新的连接——你的脑洞能开多大。
接下来的问题我就真不太懂了,有待进一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