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看的东西越来越多,越来越对这个时代的生存法则有更深的体会。
在这个工业化时代,我们每个个体都是这个时代下的螺丝钉。而大学更像是这个时代的模具。回过头看看,早几十年,计算机还没有如今这般发达,国内只有少数几所大学开始教授计算机这门学科。
后来,随着工业界软件、互联网的飞速发展,计算机专业便在各个学校炸开了花。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工业界需要懂计算机的螺丝钉,各种软件公司嗷嗷待哺,急需一大批螺丝钉来帮他们制造软件。所以,就只能让学校去赶紧造。
想想看,我们每个人,从上学开始就要面对各种各样的测试,上学要考试,工作要面试,考试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过程已经越来越标准化。
什么是标准化,如果将学生分个级,ABC,那可以分成如下几样
A:体育95分,数学95分,英语95分,语文95分
B:体育85分,数学85分,英语85分,语文85分
C:体育70分,数学70分,英语70分,语文70分
不难看出,标准化就意味着,通过一系列可以测量的(重点)数据,来对一个学生进行综合考评。
放到工作也是一样,许多专业性岗位都要求持证上岗,而要获取证就要通过考试。
就拿对证书最没有要求的程序员举例,如果说你拿着一沓什么全国软件等级证书,到某个互联网公司要面试程序员岗位,那多半会被招聘方笑死。为什么,因为程序员面试里自有一套法则来面试程序员,而那套招聘法则中最为经典的,就是算法题。什么反转二叉树,斐波那契数列,最小生成树,各种花式排序查找算法,琳琅满目应有尽有。
对此有不少程序员抱怨,程序员的能力除了算法能力之外,还有各种架构能力,产品能力,沟通能力,程序设计能力,为什么偏偏要死盯着算法不放。是啊为什么,因为算法是最容易测量的。
想一想,在短短的一两个小时甚至几十分钟,你如何证明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所以各位,当你们在抱怨招聘方呆滞愚钝的时候,你应该想想,你能通过什么办法来证明自己的能力。
倘若你对这些螺丝钉式的流程非常鄙视,看不上,认为你自己是独特的,是不一样的,那么现在问题来了,你该如何证明你的能力。
你自认为读过很多书,在许多地方留下你的足迹,思考过许多问题,沟通能力很强,然而却没人知晓。
这个世界自认为千里马的人很多,但是真正的伯乐却很少。我们作为平凡的个体,不应该去幻想有一个伯乐会走到你身边,努力发现你身上的优点然后挖掘你,而是要尽可能通过看得到的东西来证明你自己。
所以,如果你读过许多书,就应该对书上的内容进行总结思考,可以是实践,也可以是以文字的形式写出来。你做过许多事,有许多工作经验,就应该时不时对你的工作进行复盘归纳,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形成自己处理工作的方法论,然后以文字的形式进行输出。如果你是程序员,就应该到github上去,写一些有难度有意思的项目来证明你的架构能力,程序设计能力……
当然,你也可以成为伯乐,如果哪天你真成了,别忘了我这匹千里马哈哈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