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晨读资料分享的书是《每天最重要的两小时》,事实上,这本书我看过,但当时追求看完,根本没有对书中的理念进行梳理,虽然书中的一些内容对我起到了影响,但没有晨读对我的感触深。
正好,最近遇上了有关的状态,重温旧识,见解更深,等过段日子,可以旧书重看,一定别有一番滋味。
目前的现状是,每天把自己安排得很忙,忙到恶性循环。
例如,上班的时候一直找店里没做好的事情做,经常“加班”,渐渐地对上班有所恐惧。事实上,没有那么多必须做的事情,如同老师挂在嘴边的话,事情那么多,是做不完的。
老师潜移默化地教了我很多东西,而我却没有及时把握,总是被说上两遍以上才放在心上,实在惭愧。
今天我又旧态重演。我想把能做的做了,然而在我想把前次漏包的茶叶拿出来时,老师让我放下,把已经拿出来的另一种茶叶包了再说。
每次只拿一种茶,其实就是每次只做一件事。我常常在生活中想要一次性做好一堆事,事情上,这是不现实的。每次只要做好了一件事就够了,没必要把自己弄得太累,反而得不偿失。
包好茶叶后,我就想继续包其他茶,老师阻止了我,让我泡点茶,先休息下,看看自己到底接下来要做什么。
这次认清决策点的经历,让我彻底明白慢下来的好处,给大脑一段时间的思考,给身体一点时间的休息,反而让我之后工作的有序进行。
有时候,感觉自己学有余力,于是在有些课上,记笔记的同时,还会做点其他事。
今天猛然发现,这实在不好。急于求成的下场就是,笔记记住了,心却没记住,且感觉自己的时间太紧张,往往导致心理能量很快用完,晚上常常对一些事,心有余而力不足。
以后,要多考虑下自己的心理能量问题,不急于完成“任务”。每天早上花点时间规划下自己的时间安排,且有选择性地把重点事情安排在精力充沛的上午,体力活为主的活放在晚上,并每天留出点空余时间给自己,而不是像机器一样不知疲倦地工作。
从小到大,我一直被教育着要集中精力,提高注意力,渐渐觉得发呆是坏事,是浪费时间的行为,然而前不久的一次行为,改变了我的看法。
那阵子,一天到晚的忙,让我疲惫不堪,再加上各种不顺心的事情一股脑儿的发生,我实在受不了了,然后什么事都不干地发了近半小时呆,最后竟自我恢复,又充满了能量。
这段发呆经历让我惊讶发现,原来,发呆不是坏孩子,ta是个会安抚人心的暖宝。
如今,我虽然不会常常发呆,但偶尔几次的大脑放空,会让我的思维和心灵得到解放,更具活力。
急不如缓,留点时间思考,留点时间规划,留点时间发呆 ,让自己的心灵慢下来,会更利于行动的高效,这是我今天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