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在网络上生产内容的行为本质是什么?
- 获得关注、认同、赞赏
- 获得收入
- 单纯记录
现在大的社区已经非常成熟了,如问答社区知乎,苹果社区威锋网,闲人社区贴吧,文青社区简书。不太了解那些天涯、虎扑之类的社区,就现在这个年代而言,大型社区的窗口期可以说已经关闭。
细分市场的社区又大概分为如下几类
- 功能型社区:红岭创投,百合网,小红书,咸鱼等
- 职能型社区:pmcaff,Github,掘金,UI中国,Dribbble等
- 泛娱乐社区:Bilibili,掌上英雄联盟,各大直播平台等
- 兴趣型社区:Lofter,Keep,陌陌,悦跑圈,网易云音乐,微信读书,铁血网等
定位是一个社区的灵魂
了解了社区的类型,然后思考为什么要做这个社区?什么人是用户?社区存在的意义对于这部分用户来说是什么?现在的社区分流非常严重,一个细分社区的用户数可能并不多。
核心用户往往决定了社区的成败。
可以采用典型用户画像分析法确立目标用户,在用户画像中,又可以用5W2H法去分析用户行为:
- who(用户是谁?)
- when(用户什么时候会来?)
- where(用户在哪里使用产品?)
- what(用户来做什么?)
- why(为什么用户要这么做?)
How(怎么做) How many(多久做一次)
把这些问题想清楚,在构建社区内容和生态的时候才不会没有方向。
在我们在构建社区的时候,想要在初期就吸引大量的用户,这是完全没有必要的也不可能的。因为根据20/80法则,社区中活跃的用户永远都只有那么一小部分,他们是社区的核心用户,社区的构建要服务好这部分人,让他们在社区里有收获,不管是什么收获(知识,娱乐,社交,装B,约P等),不能在初期就总想着如何通过传播和运营活动强迫用户去分享给更多的用户,而是想尽办法服务好现有的用户,只有用户用得爽了,社区才能经久不衰!
用户的价值:
1W个活跃核心用户所带来价值远>10W个非核心用户所带来的价值,假如每一个社区用户的CAC(平均获取成本)为5块钱的话,1个核心用户的LTV(生命周期价值)至少五倍甚至几十倍于普通用户,假如平均一个用户的潜在价值为3元,核心用户的LTV可能为30元,所以服务好核心用户,培养已有用户的忠诚度和维持较高地留存率,是一个初创社区应该最优先思考的问题。
几个方法
- 保持用户的新鲜感。前期时,社区的内容一定要经常更新,但又不能够更新一些没有意义和干货的东西,持续用吸引特定目标用户的内容让社区用户保持新鲜感,让用户留下来。
- 服务好创造优质内容的用户:创造优质内容的用户永远都只有1%,服务好这部分用户,让他们感受到被重视,社区才能平稳运行下去。比如简书的首页推荐,今日头条的头条号,知乎的日报,Keep的精选动态等。
- 促使用户产生自传播的想法:AARRR模型里,传播是最后一步,但这一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参考分答王校长事件,微博宝强事件,知乎阿里月饼事件。用户分享内容的心理本质是让别人看到自己在关注这件事,也就是希望别人知道自己知道这件事,传播模式本身的意义在于社交话题。因此,没人会把自己觉得无趣或低逼格的东西分享给自己的朋友的,No way!
当初咸鱼还叫淘宝二手,那个时候,平台社区根本没有形成,每个人都只能自顾自地发布商品→泛查找商品→寻求合适的商品→沟通达成交易,但随着后来咸鱼的用户越来越多,他就不单单只想做一个工具型平台了,由此咸鱼设立了“鱼塘”这个模块。不得不说,鱼塘给咸鱼带来的价值不可估量,这绝对不仅仅是一个社区的价值,甚至有可能是一个社交网络的价值。过去我上咸鱼是定向搜索,现在我上咸鱼会经常去查看我们学校是否有同学发布了有趣的商品或者有意思的数码产品,原因无非在于以下三点: - 社区认同感
- 高风险降为低风险
- 方便
咸鱼这一鱼塘属性的建立,相当于把二手交易社区,无形地划分为了泛社区和精准社区两种。而从心理学的角度上看,人们绝对更加愿意相信身边的人,这一点不用做调研都可以得出结论。因此让我思考良久。建立社区的意义究竟是什么?是为了社区去做社区?还是做一个工具型产品,让其在积累了一定的核心用户后,添加社区属性?大家思考一下。
我的看法:工具型产品积累了用户量之后,开始做社区,就解决了前期冷启动的问题,而且社区定位也比较明确。而直接做社区的话定位要非常清晰,寻找种子用户的过程非常关键,这就需要强大运营功力。
总之,社区的本质也是共享,但能够共享的资源永远是稀缺的。让用户在初期就生产内容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在现在这个社区多如牛毛的互联网更是如此,如何精准定位好自己的目标用户,挖掘出那核心的1W个种子用户,让他们成为社区的主人,成为你的第二员工,帮助你打造一个精品化的社区型态,是社区和内容创业者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其实吧,初看到这个问题感觉挺心塞的,社区现在越来越难建立,内容也越来越孤岛。引导用户生产内容?别逗了,初期的话,90%的内容都由工作人员或你们找一些朋友或熟人生产才是正解。哪个用户会闲着没事儿干在一个空荡荡的社区里写字上传东西,现在的年轻人表面上开朗活泼积极向上,其实内心里都难免有一些自闭。
本文转自pmcaff
我自己提炼的一点看法
- 定位:社区的定位是让用户认知社区,有了对社区的认知,才会有用户进行创建内容。根据产品定位去寻找对应的目标用户。
- 寻找种子用户:初期知乎也引进了一大批大牛做种子用户,比如说:李开复、薛蛮子、徐小平、雷军等,还有很多投资圈、媒体圈、互联网人士。这批人物自带强大的吸引力和粉丝群体,就像吸铁石一样能从各种各样的人之中快速的吸引到精准的用户群体,其中不泛很多高质量的用户,他们奠定了你产品的基调和基石,对产品的方向影响巨大。
- 发表优质内容(或自己贡献优质内容),这会形成一个很好的闭环,优质内容吸引人们的关注,而人们的关注又让优质内容不断产生。内容不等于社区,但没有内容,绝对不会有社区。
- 用户运营:几个要素:
平等感:要营造的就是一个人人平等的环境,在维护核心用户的同时又能不让小白用户感觉失去存在感,产生优质内容就能收获正反馈
参与感:话题,圆桌会议等
荣誉感就是:你认可我的回答 (赞同、收藏、专注、收录知乎周刊、知乎live以及知乎点赞数排名等)并不断给用户鼓励
互助感:感觉在社区中是与人在互动,有人可以给你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