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你已经发现微信里那个该死的下拉拍视频功能随着安卓6.3.8版本的更新一去不复返了,
作为一名马后炮选手,今天,就让我来为大家分析一下为什么微信要回滚这个“非常棒”的设计吧。
前些日子《谁在被“打脸”?跟着微信产品经理做一个“正确”的产品决策》一文运用大胆的想象力,为我们还原了这桩微信设计史上的惨案,一名天赋异禀的设计师的创意不幸沦为运营数据的牺牲品。
文末,作者以《don't let me think》一书中的理论作为基础,劝解大家不要尝试去挑战用户的心理认知模型,要做符合用户的预期的设计,永远要为中间用户设计,balabala~
难道这个设计只是因为数据表现差太而被回滚了么?事情没那么简单。
张小龙:产品经理不要迷信数据,调研获得需求是骗人。
好的,那让我们忘掉数据,重新思考这个问题吧。
我认为,微信砍掉这个功能,无外乎两点:
1,从用户出发、从需求出发,成本太大。
2,从用户出发、从需求出发,收益太小。
先来看看做好这个功能需要哪些成本?
教育成本
很多用户反馈说,从这个功能上线到下线,自己都没用过。
这自然是微信的教育工作没做到位,但是倘若这个功能是微信今后发展的重点,微信自然会下血本教会用户使用这个功能的。
就像通过春晚抢红包、真功夫吃饭扫二维码立减20那样兴师动众地去教你使用的。
可以说,教育成本固然存在,但微信对这个功能的放弃治疗了,却也并非只因教育成本。
误操作成本
很多用户反馈说,滑出这个拍视频的功能,基本都是误操作。
可是,据我所知,在一本叫作《在你身边为你设计》的书中,腾讯的设计师可是在防止误操作上面,给我们展现了100种花式技巧。难道,做产品那么6的腾讯团队设计不出一套防止误操作的方案,来完善这个功能么?非也,非也。
法律风险成本
很多用户反馈,腾讯的短视频“很黄很暴力”,这样的担心是合理的。
但是没有转发功能的朋友圈传播功率很弱,群发毛片亦不是大多数黄图哥的上策。倘若是因此而造成的破窗效应,迫使腾讯放弃了这一功能。显然,你是在低估了企鹅老大哥的能力。更何况,说得这个功能很多人在用似的。
既然对企鹅而言,用户教育、误操作、法律风险这些都不是事,是事也就烦一会,一会就没事。但腾讯执意挥刀砍掉这个功能的原因也就很明显了,因为这个功能的收益实在太小。
下拉拍摄,用户有这个需求么?
记得上次听某情怀手机产品设计师传道时,大谈特谈自己的手机如何在只需要两只手、四个指头,同时按住就可以立即解锁手机进行抢拍,并且宣称自己的这个设计已经达到业界领先水平,东西半球同步首创,其实听到这里,我的内心是抗拒的。好像这手机就是专门为时刻战斗在一线的卓伟之辈们量身打造似的。
再看看微信产品经理Genie在面对“只有5%的用户通过下拉来拍摄小视频,为什么还没把这个入口干掉”的问题时,说了这样的一段话:
“因为我们不是完全按数据说话的产品,更重视用户体验:主界面快捷方式对于要拍摄稍纵即逝的瞬间,需要最短路径马上拍摄,如果撤掉,当遇到非常好瞬间要拍摄的时候,拍摄路径太长会导致错过很多好的瞬间,并且这些稍纵即逝的瞬间的内容价值可能远高于慢慢从固定路径录制的内容价值。”
看来微信产品经理在对待“稍纵即逝”这个问题上也有着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怀。
可当我真正面对“非常好瞬间要拍摄”的时候,我的动作流程应该是:第一时间掏出手机,输入密码解锁,然后找到微信,看到我自己面朝清冷的地球一灯如豆,两秒钟后,进入主界面,下拉拍摄视频。
先不说这个需求有多么地小,我就问一句,这个功能能够实现么,体验能够得到满足么?
能解决这个痛点的安卓系统都不急,微信作为一个第三方APP急什么,这是微信能解决的痛点么?如果腾讯真的很坚持这个功能的实现,那可能需要给用户提供的是一部深度定制的大企鹅手机,而不是微信上的一个快捷方式。
好吧,就算我手速惊人,完成了这一系列的操作,成功拍摄之后,发到哪里,这又是个问题。
如果说,发给自己的通讯录好友。我觉得,这个功能至少还是有点作用的。
如果微信能够掌握情怀厂那般的全球领先科技,实现自然是可以的。
但是为了这样一个给朋友发“快拍短视频”的功能,获取到那么底层的权限,企鹅有这必要?
如果说这个功能是为了发送给朋友圈的,那我就为微信大呼不值。
先不说朋友圈充斥着各种短视频是一种什么体验,我想谈谈朋友圈之于微信到底是个怎样的定位。
很多朋友讲微信就是“即时通讯+社交平台”。
对此,我是不认可的。
虽然不得不承认朋友圈有社交的基因,但朋友圈并不能构成一个独立的社交闭环。
显然,微信也无意于扩充朋友圈的功能,将其作为一个单独的社交平台来发展。
对于微信而言,朋友圈只是起到了一个辅助通讯录的作用。
按照我的理解,朋友圈就是一个基于通讯录的名片。
比如,有时候不知道在哪里加了新的朋友,后来他在微信上跟你打招呼时,你对着这个名字却想不起他到底是谁。这时你打开他的朋友圈,发现他也参加了上个月你表哥的婚礼,然后你就突然记起原来他是表哥的一个同学。
我想,这才是朋友圈的正确用法。
而对于那些通讯录里你所真正关心的人,朋友圈提供了一个你与他们交流沟通的方式。
很多时候,即使是面对最亲近的人,很多人也不会在没有必要的情况下,突然写一段话发送过去。但是朋友圈,就提供了一个可以交流沟通的语境,在没有事的时候也能对着朋友发的状态,那么随便地聊一句。
这里的朋友圈,我认为是维系通讯录,增进友情,增进亲情的一个工具。
因此,“通讯——通讯录——状态”就是“即时消息——人——异步状态”的用户需求逻辑,可以说,“通信录”为“通讯”服务,“朋友圈”为“通讯录”服务。
理解到这一层,自然也就明白这种下拉拍摄的“抢拍”对于朋友圈这个“异步状态”意味着什么。
本身朋友圈的即时性和传播效率比较低,朋友圈自然也没有必要去刻意追求什么即时性,建立一个快捷方式,让用户“第一时间”将“第一新闻”发布出去,这本身就不符合朋友圈的逻辑。
朋友圈可以是好友间的分享,也可以是自己在时间流上的一套“名片”。
而访问你朋友圈的人,他可能是在今天,可能是在明天,甚至可能是很久以后你给他发一则消息,他突然忘记你是谁的时候。
如果你想通过朋友圈广播你的新闻,那么你可能需要的是微博。
如果你想打造一个属于自己的时间流名片,朋友圈倒是很合适。
通过这个不成功的“彩蛋”,我希望做产品的人可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
不要为了数据而放弃自己的设计,面对数据表现不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即可。
但前提是,要审视这个设计是有必要的,这个必要体现在它与主功能、主需求的关联性上。
很多时候,我们在讲体验,可是改进体验的地方有很多,是有取舍和优先级的。
甚至可以说:能改进主需求的体验才是体验,干扰主需求但是能提高次需求的体验不是体验。
在微信中这样的例子很多,为什么朋友圈使用频率这么高的模块是二级导航,为什么要将使用频率并不高的通讯录放置在一级导航TAB中,为什么要将公众号这么有发展前景的功能收录在消息列表的二级导航。
从用户出发,从需求出发,从产品逻辑出发自然人人都会说,但是这之间是存在矛盾的。
怎样调和这些矛盾,我认为,这是一个关于产品的哲学问题。
Tips:
很多朋友苦恼于自己微信加的朋友太多,朋友圈太乱的时候,我建议大家,将那些并非时常需要联系的朋友,设置为“不看他的朋友圈”+“让他看我的朋友圈”,如果你的朋友也这么做的话。你们就可以保持不扰乱彼此的朋友圈,却还能在需要联系的时候,点进对方的朋友圈,更新一下彼此的近况。我认为,这才是正确使用微信的姿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