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做事没有毅力的人。这种三分钟热度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微博跑步打卡最多一次持续了三天,坚持早起英语晨读持续了一周,就连我最爱的做饭,在国外读书时也仅仅坚持了一个月。
这种不能坚持做好一件小事的状态严重地打击着我的自信,让我质疑自己的能力。当看到别人成功地通过“一百天计划”收获了成长和进步时,我会更加焦虑,不断谴责自己的缺乏自制力,却又无可奈何。
所以,当我考虑要不要报名文叨叨的写作打卡训练营时,我的内心是缺乏底气的。我担心自己又一次坚持不下来,不仅仅是金钱上的浪费,更增添了自己的不自信。但写作对我的诱惑太大了。无论是梳理思绪,还是记录心情,分享见解,打造个人品牌,坚持写作能够带来的好处,太多太多,让人无法拒绝。于是,犹豫再三后我还是入了坑,加入了打卡训练营。
今天是我坚持写作的第50天,在这期间,我输出了7篇长文,若干小短文,总共写下了近3万的文字,它们是我过去五十天对于很多话题、事物的思考集合。为了不让打卡成为一种虚幻的胜利,我对过去的写作经历进行复盘,思考背后可以挖掘的地方。回头想一年,这次能够坚持下来,其中是有一些规律的。
1)目标拆解,化复杂为简洁
当我们要推进一项很困难的事时,将大目标进行拆解,往往是推动执行的好方法。比如,叨叨姐会在刻意练习周通过提示,引导大家每天推进长文的进度,从brainstorming到构思框架、填补血肉(具体例子),到调整语言和大小标题(给文章化妆),每天认真执行了叨叨的提示的要求,那么周末写出一篇长文也就不那么困难了。或许要一下子写出1000字的长文很难,但每天回答一个问题,给出一个200字左右的答案,却是很容易做到的事。
到了周末时,再去将某一天的思路扩展开来,加上讯飞语记等工具的辅助,可能前后要不了两个小时,就能完成这件看似困难到不行的长文写作。在学习中运用目标拆解法也是好用得不要不要的,导师给的课题要交初稿,知道的那个周末我都沉浸在焦虑中,一个周末都没过好。周一开始尝试用目标拆解的办法,给自己每天定下一个推进论文的小目标,如周一筛选完有用的文献,周二进行背景文献阅读,周三列完表格,周四画完图表......竟然也就在周四完成了这件之前看似困难不已的事。
2)自我对话,激发内在动力
有些时候,坚持不下去是因为没想清楚。我们为什么要做这件事?做这件事的时候,让我感觉抗拒的点是什么?比如写作,我曾经买了若干次趁早的年历,都没有坚持下来;若干次在微博跑步打卡,都不了了之,这背后制约我坚持的最大障碍是什么?第一反应是没有时间。而这个没有时间,背后的根源在于没有安排一个固定的时间去做事,以至于忙起来后什么都可以排在这件事之前,自然就放弃了。想清楚这一点后,我开始安排固定的时间给写作这件事。每天晚上下课回到寝室,或是睡前放松的时候,我会打开电脑的印象笔记开始写作。这段时间我的精力集中,思维活跃,效率极高,也总是能轻松完成每天的打卡目标。
后来我还报名了一个英语口语的训练营,我将练口语的时间放在每天早饭后上课前。七点二十到八点的时候,我会在教室前的草坪上一遍遍模仿标准的录音,直到能将今日的段落脱口而出。这种固定时间的方式,让我不再为没有时间做某件事而焦虑,大大提高了效率。
3)找到同伴,一起前行
人是群居的动物,不可避免会期待与他人产生互动和情感的链接。一个人前行时,会很容易说服自己放弃。而当一群人都在监督你时,受到面子的影响不可避免在放弃前会三思。如今这个互联网时代,个人的优缺点都会被无限放大,我们要更加珍惜自己的羽毛,不做让自己未来可能陷入不利境地的事。让很多人知道你是一个三心二意,无法坚持的人就是一件。借助同伴的力量,让自己学会坚守承诺,在承诺前学会更慎重地做选择,也是一项很重要的能力。听了群里朱苒的分享后,群里想要减肥的小伙伴们组成了一个减肥小分队,从周一建群到昨天,我已经连续三天坚持锻炼30分钟以上。昨天运动时,太久没有锻炼的肌肉酸痛不已,如果是以前我自己监督自己,肯定已经有一百个理由放弃了;跑步的时候,也无比想到将运动量减半,不要严格遵守三十分钟的规定。但这时,脑海里就会冒出一个小人,对我说:你已经在群里的小伙伴们面前给出了承诺,如果放弃,你就是一个言而无信的人。客观上,他人的监督激发了我底层的自尊,慢慢地坚持了下来。
做到了上面的三点,坚持一件事便也不再那么困难。成长的质变是积累的量变带来的,祝我们都能成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