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越享生活馆
Part1 关键词:真话、真诚、真实
春秋周庄王九年,齐国联合四个诸侯国攻打卫国。卫国被攻陷后,齐襄公就派大夫连称为将军、管至父为副将,统领兵马在葵邱镇守。二位将军临行前请示齐襄公:“戍守边疆虽然劳苦,但是作为你的臣子不敢推辞,只是我们去驻守得有个期限,主公以什么为期限呢?”
当时,齐襄公正在吃瓜,就顺口应付说:“现在正是瓜熟时节,等到明年瓜再成熟的时候,朕会派遣别人替代你们的。”二位将军于是带兵前往葵邱驻扎。不知不觉间一年光景过去了。但是齐襄公却并未兑现自己的承诺,两位将军很是不满。于是他们给齐襄公献上刚成熟的瓜,暗示齐王能履行诺言,谁料齐王根本就没招回他们的打算。两人气得牙痒痒,暗地联合公孙无知,起兵造反,推举了新的国君。
有些人觉得:现在是经济社会,不说假话根本活不下去。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说真话还是说假话,是一个人的底线问题。如果你觉着真话说出来可能对自己不利,那完全可以沉默不说。
正如康德所说:“一个人所说的必须真实,但是他没有义务把所有的真实都说出来。”生活中,我们常常评价一个人情商高,很会说话,其实正是因为他懂得在适当的时机说适当的话,既不让他人难堪,也显得自己大方得体。
季羡林教授曾说过“假话全不说,真话不全说”耐人咀嚼,值得玩味,可称为是经典之语,警世之言。人常常为自身的利益,不惜说假话、欺骗别人,有时候甚至用尽心机,占尽别人的便宜。谎言假话在佛教称为“妄语”,就是不吻合真实情况、损人利己的言语。
《周易》兑卦:“孚兑,吉,孚于剥,有厉。”意思是:说真话,不虚伪,吉祥,没有麻烦。说话缺乏诚信,早晚会出事的。当面对一个人或一件事的时候,我们可以选择性的不说真话,但一定不能说假话。不说真话,可以有自己的态度;但说假话,则失去了一个人处事的原则。
撒谎是需要成本的,为了圆一个谎,必须再撒几个谎,漏洞越堵越多,最终是要付出代价的。
言语是锋锐的武器,一不小心就会伤到人。无论在任何场合,无论是任何人,被他人讨论自身的缺点与缺陷,谁也不会高兴。所以就算是你说的是真话,是大实话,也不能随便说出口。俗话说:“当着矮人,别说短话”就是这个道理。
说话的时候,不要揭人伤疤,不然只能害人害己。每个人都有尊严,你伤了别人的面子,别人也不会给你面子。
鲁迅曾在《立论》中说了一个故事:有户人家生了一个男孩,激动之下把孩子抱出来给客人看,希望能讨个好彩头。一个客人说:“这孩子将来一定能发大财!”一个客人说:“这孩子将来一定能当大官!”两个客人得到大家的赞同和主人的感谢,而第三个客人却说:“这孩子将来一定会死的!”刚说完,便被大家痛打一顿。人有生老病死,第三个客人说的不对么?对!但是他在不恰当的时机说“没人性”的“真话”,无疑是引来大家的厌恶。
孔子告诫说:“可与言之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说话之前,先得想清楚“可与言”和“不可与言”这两种人和两种情况。真话不可不说,但一定不能说得失了分寸。该与谁说,不与谁说,哪些该说,那些不该说,其中的分寸掌握,需要生活的历练。
美国艺术家安迪·沃霍尔曾经跟他的朋友说过:“我学会闭上嘴巴后,获得了更大的威望和影响力!”古人崇尚一种“大智若愚”的境界,有学问的人一般不乱讲话;只有那些胸无点墨又爱慕虚荣的人才喜欢信口开河、大发言论。“满桶水不响,半桶水叮当”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正如一个哲人所说的:“宁可把嘴巴闭起来,使人怀疑你浅薄,也不要一开口就让人证实你的浅薄。”说话的时候要谨慎,每句话都要深思熟虑,这样才不会给自己招惹灾祸。
海明威说:“人一辈子用两年时间学会说话,却要用一辈子学会闭嘴。”我们总羡慕会说话的人,而适时的止语更是一种智慧。止语,是一种沉默的力量。在沉默面前,语言显得苍白,行为变成无力。
我们热衷于争论是非长短,是因为我们的二元知见,这些知见来自对自我的过分执着。以自我为中心,以自我为标准。实相真理,不必是争辩而得,默然观照更能有所感悟和理解。“止语”让自己的心“定”下来。心定下来的时候,智慧就升上来了。
大恶大善、大是大非都不是永无休止的争论所能辨得清的,语言无法止息,心情就难以平静。
部分文字摘要以下书籍
Part2 ✨ 每日复盘、不断精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