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子胥复仇路上的牺牲品:
专诸:杀吴王僚而死(83.鱼肠剑)
要离:杀吴王僚儿子庆忌,为庆忌之义自杀(85.勇士和暴徒)
伍子胥复仇路上的同行人:
伯嚭:同是天涯沦落人。伯郤宛是楚平王丧事期间退吴的大将,历了大功,受到楚昭王重用,被费无极所嫉妒。费无极在令尹囊瓦和新红人伯郤宛之间,挑拨离间。借令尹之手灭了伯郤宛全家,只有伯嚭逃了出来。和伍子胥完全相同的复仇剧本。于是,吴王阖闾身边就有两个充满仇恨的左右手,复仇啊,复仇!(84.两边使坏)
伍子胥复仇路上推上舞台的大咖
孙武:孙武练兵一战成名。去除了吴王阖闾的内忧掩余和烛庸,吞并了徐国和锺吾。(86.孙子练兵)
楚国的霸业已经走到尽头了。霸主国不是真正调息各诸侯之间的利益纷争,霸主国君没有真正的道义声望,大夫们又贪图营头小利,索要贿赂,各诸侯小国都怨恨集结,但又没有真正强有力的势力把这些小国凝聚起来。
晋国中原老霸主没落,齐国想要恢复齐桓公时候的风采,吴国对楚国的地位虎视耽耽。但此时已非往昔,华夏大地正在酝酿着一场化学变化。而非仅仅是诸侯国之间的兼并,诸侯国土地实力的大小变化,而是一场全部打散之后的重新组合,重新用新的体制去融合一统的变化。这就是新的封建制代替奴隶制的新变化。
当然时机还并未真正成熟。
晋定公会合了宋、蔡、齐、鲁、卫、陈、郑、许、曹、莒、邾、顿、胡、滕、薛、杞、小邾,一共十八路诸侯,替天王去征伐楚国。各国的诸侯没有不恨囊瓦的,都想借着这个机会恢复中原的威风。
但晋国大将荀寅比楚国令尹囊瓦也好不到哪去,也是明里暗里向诸侯国讨要贿赂,讨不到好处便没有干劲。加上战事期间天气不好,晋国没了劲头,整个盟军就疲乏涣散了。(87.贪污勒索)
吴王阖闾这边,蔡国、唐国看晋国带领下的盟军不是那么回事了,就又去向吴王请求支援了。这边正愁人生地不熟呢,可巧就来了指路人。
不知道是阖闾的时气已到,还是伍子胥和伯嚭的仇恨执著,还是孙武用兵如神,又或是楚国的气数,被费无极、囊瓦等一批批奸佞之人败坏至尽,吴国的大军连着打了五阵胜仗。这是东周时期一个大战争。楚国从来没败得这么惨,连建都两百来年的郢城也丢了。囊瓦逃向郑国,楚昭王逃到随国。孙武、伍子胥、伯嚭、蔡昭侯、唐成公护卫着吴王阖闾进了郢都。吴国的君臣和将士就在楚国的朝堂上开了个庆功大会。
伍子胥积攒了毕生的仇恨,阖闾贪图楚国的土地,两人一拍即合就拆人宗庙,挖人祖坟了。可巧挖坟也有带路人,楚平王怎么也不会想到伍子胥会做到掘墓鞭尸的地步。(88.掘墓鞭尸)
回想起来吴越的这段历史上,还真是出了许多能够守着一个信念走到头的人。
除了伍子胥,伯嚭也算一个,尽管后来报完仇之后跟伍子胥开始在君侧较高下,还曾进谄言陷害这个和自己同病相怜的人,也是帮着他报了家仇的人。
夫差也算一个,当年父亲阖闾和越国交战时失利,幸亏有伍子胥帮他立为新君,为他筹划计策,要给他父亲报仇。夫差叫人每天提醒他几回。一清早起来,他手下的人就扯开了嗓子,问他:“夫差!你忘了越王杀了你的父亲吗?”夫差流着眼泪,说:“不,不敢忘!”吃饭的时候,临睡的时候,也这么一问一答地提醒着他。直到把越国打败。(95.不,不敢忘)
勾践也必须算一个。无论是失国后的甘为马夫,还是回国后卧薪尝胆,都是抱着信念赴汤蹈火的人。(96.石屋看马 97.卧薪尝胆 99.皱眉捧心)
可叹的是,当他们的信念一旦达成,就会有一种生命不能承受之轻,失去方向感而迷茫。
当年孙武在吴国立了数次大的军功,激流勇退,归隐山中;范蠡和西施帮勾践完成越国的复仇大业之后,也选择泛舟湖上,隐于市间,成为隐姓埋名的大富豪,不为人所乐道,不是谁都能够轻易放下。
当年孙武想要在浮沉中捞伍子胥一把,范蠡也曾用夫差的话“狡兔死,走狗烹”来劝文种早日脱身。两个人都心心念念的犹疑,可叹的是两人都死在了君王的宝剑“属镂”下,前有夫差,后有勾践,称霸的君王不同,烹治臣下无异,黄泉之下,伍子胥和文种可结为“刎颈之交”了。(104.狡兔死,走狗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