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曾国藩如何从屌丝逆袭!
——《曾国藩传》书评
大家好!
今天,我推荐给大家的书是《曾国藩传》,说起来也是有点惭愧,对我个人来说,特别是近几年来,看的书并不多,但作为一名党员,我觉得还是要多支持党支部的工作!我个人看的书也不多,有说的不好、说错的地方,也请大家多批评指正!
今天的介绍大概10分钟左右,分三个板块,第一,我们为什么读个人传记;第二,我为什么要推荐曾国潘这本书;第三,就是我读这本书简单地一点感受。
一
开始第一个板块,我们为什么要读个人传记书,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理解,我谈谈我自己的理解。
人的一生七八十年,说长也长,说短也短,大家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自己为什么成为现在的自己。大学时为什么会读当初的那个专业?为什么会来到瑞丽工作?工作后又是怎么进入了现在这个单位?为什么会找现在的这个老公或者老婆?等等,这一系列的问题。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这些问题的原因。
说实话,这些问题到现在我也没弄明白。
但是我们知道,正是大家人生中的不断选择,影响到我们。某一个节点,大家选择了另外一个答案,走了另外一条路,那大家的生活会是完全不一样的
以前的选择,过去了,就没有办法改变,但是,有没有什么办法,怎样能够让自己未来在做选择的时候,稍微选择好一点呢?
我感觉读名人传记多多少少能让我们在人生的重大抉择中,有那么一丝丝借鉴,让自己往更好、更优的那个方向上靠。每一个伟人,他的人生比我们普通人更波折,可能也更精彩一些,当然重大选择就比我们普通人要多得多。如果你不喜欢曾国潘,那你就读毛泽东;你不喜欢毛泽东,那你就读居里夫人。每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菜。同时,看着那些伟人在这样那样的人生难题中,经过的不同思考,做不同的选择,而这些选择,三年、五年、十年后的不同结果。通过不断的看,自己也跟着书中的人一起成长,一起经受苦难,感觉像重新过了另外一个人的人生一样。
所以,这就是,我推荐大家看名人传记的原因!
二
在那么多的人物传记中,为什么我要推荐曾国潘传这本书!
人物传记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就是某个伟人去世很多年后,其他人来边揣测边写的个人传记,比如:《张居正传》、《海瑞传》,这类书的特点就是,很客观,后人根据史料写的传记,但未必好看,有的感觉就像读历史课本一样;
第二类,比第一类要少一点,伟人自己在晚年的时候,想留点什么给后人,于是就把自己写自己的传记,我知道的有《卓别林自传》《罗素自传》,这类书的特点就是,有很多的个人主观观点在里面,很吸引人,很好看,但未必客观,未必真实,因为写自己写自己的书,难免会把自己写得太高大上了。
第三类,《曾国潘传》就是属于这一类的,这类型的应该还是有一些的,可能也是因为自己读的少的原因,到目前为止只读过这一本书。在这里,我三句话讲一个关于这本书的小野史,曾国潘他每天都写日记,他死后,民间就不断流传着曾国潘的家书、书信、笔记的各种手抄稿,但因为战乱,基本都找不到了。文革期间,这本书的作者因为种种原因成了湖北省博物馆看大门的,因为文革破四旧,而省博物馆就经常被各种红卫兵,大肆打砸。期间,作者拼命保护了一堆破旧古书,当时他也不敢看,不知道保护的东西到底是什么东西,后来才知道这是流落民间的曾国藩日记。等文革结束之后,作者就写出了我今天要推荐《曾国潘传》,可以说,这本书还是算一个奇迹的。因为有曾国潘当时自己亲自写的家书和书信作为依据,加上作者多年以来的研究,这本书结合了之前两类传记的优点,既有伟人当时自己对一些事情的见解和想法,读起来想是曾国潘站在你面前跟你讲述当时的事情,又有一些史书上客观的情况。可以说既好看,又真实。
三
第三个板块就是我读下来的感受。
我感觉,曾国潘这个人,资质非常差,不是一般的差,德智体美一样都不合格。第一,智商非常一般,读了15年的书,考一个秀才就考了七次才考上。相当于现在22岁考上高中,22岁,我们在坐的好多人,已经就业了。第二,身体禀赋很差,一生从青年时期就存在着很多疾病,而且这些身体疾病伴随终生。第三,情商非常低。他性格中有很多毛病,年轻的时候,特别是抗击太平天国初期,得罪了很多人,被其他人贬回故乡,守陵两年。但是,跟这个相对比的是,最后他的成绩非常厉害。不是一般的厉害,他通过不懈的个人努力,完成了脱胎换骨的变化,达到了中国古代伟人眼中的“完人”,也就是完美的人的意思,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的境界,在清代所有历史中,他是第一个掌管全国所有兵权的汉人,大家知道清朝是满人的天下,对汉人掌管兵权,是很忌讳的,这个曾国潘是第一个;带出了很多很厉害的徒弟,李鸿章、张之洞等等,都是在他的教导下成才的。这本书就是记录了他的从弱变强,从差生变成学霸的过程,这个过程非常有意思,很好看。
我读了一遍半,两次读下来的感受都不一样,而且我觉得我以后还会再读几遍,我跟大家推荐这本书。
最后,我想用董卿女神的一句话,作为结束。“有人说,我们这个时代不缺机会,所以也势必会让每个人面临很多选择,那么,是遵从自己内心,还是随波逐流;是直面挑战还是落荒而逃;是选择喧嚣一时的功利,还是恒久平静的善良;无论如何,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做出一个在日后回想起来,不让自己后悔的选择。”